集
拼音:jí
释义:1.聚,会合,总合。2.定期交易的市场。3.会合诸多文献或图片编成的书。4.某些篇幅较长的著作或作品中相对独立的部分。5.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的第四类。6.集合的简称。7.(Jí)姓。8.〈书〉成就。9.群鸟停在树上。
组词
集中 集体 集团 收集 聚集 召集 筹集 征集 采集 集装箱 集体舞 集散地 集团军 集中营 集约化 集体经济 集体主义 集成电路 集思广益 中央集权 百感交集 集腋成裘 集成家装拼音
jí笔顺
丿 丨 丶 一 一 一 丨 一 一 丨 丿 ㇏同音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1.集合;聚集:汇~。齐~。~思广益。惊喜交~。 2.集市:赶~。 3.集子:诗~。文~。全~。地图~。 4.某些篇幅较长的著作或作品中相对独立的部分:《康熙字典》分为子、丑、寅、卯等十二~。影片上下两~,一次放映。三十~电视连续剧。 5.集合 6.的简称。 7.姓。详细解释
同本义
集,群鸟在木上也。——《说文》
集,会也。——《尔雅》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诗·周南·葛覃》
又如:集隼(栖息的隼鸟);集凤(凤停于树)
引申为停留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
齐集有其一。——《孟子·梁惠王上》
沙鸥翔集。——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集合;聚集;收集
人皆集于苑。——《国语·晋语》
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资治通鉴》
皆集于此。——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四面集。——明· 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集凑(收集拼凑);集叠(收取,打叠);集贤院(唐文学三馆之一。掌秘书图籍等事);集缀(聚集联缀,编辑)
依就
有命既集。——《诗·大雅·大明》
又如:集服(顺从,服从);集附(归心,顺服)
至;遭受
不其集亡。——《国语·晋语》。注:“至也。”
又如:集蓼(遭遇苦难);集枯(遭到冷遇)
成功
谋夫孔多,是用不集。?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左传·成公二年》
又如:集事(成事;成功)
召集
莫不毕集。——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集诸将而语。——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集谢庄少年。——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通“辑”
和协,安抚
问所以安集百姓。——《史记·曹相国世家》
而吏安集之不称之效也。——《汉书·匡衡传》
安集洛阳。——《后汉书·杜诗传》
安集吏民,顺俗而教。——《吴子·图国》
安定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史记·秦始皇本纪》
几可以解释安集。——《汉书·王莽传下》
存抚天下,安集中国。——《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集子,诗文的汇集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曹丕《与吴质书》
又如:文集;诗集;地图集;画集
集市 。
如:集场(集市);集期(集日)
集镇,市镇
那山里关帝庙有两处,集东一个,集西一个。——《老残游记》
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个幺村,叫做 薛家集,这集上有百十来人家,都是务农为业。——《儒林外史》
书、影片的一部分 。
如:这些文章分三集出版;这部影片分上、下两集;十集电视连续剧
由某些规定的或满足一定条件的事物(称为元素)组成的总体 。
如:空集
集部,中国图书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把诗文等作品列为集部
至唐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新唐书》
中国古州名 。北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巴州置。取东北集川水为名,寄治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
姓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集-中華語文大辭典集集ㄐ丨ˊjí1.聚在一起。[例]聚~|~會|~合|~腋成裘。2.匯集許多單篇著作或單幅作品而成的書冊。[例]文~|圖~|總~︱選~。3.集市,定期或臨時聚在一起進行商品交易的場所。[例]拿到~上去賣︱趕~︱~日。4.古代圖書四部(經、史、子、集)分類之一。5.集合的簡稱。數學上指具有共同屬性的事物的統稱。6.量詞。用於計算某些書籍、影視片等因篇幅較大而分成的相對獨立部分。[例]上~|最後一~|全書共12~︱30~資料片。7.姓。
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集 jí
① 动群鸟栖息在树上。《诗经·周南·葛覃》:“黄鸟于飞,~于灌木。” ② 动泛指鸟降落或栖止。《岳阳楼记》:“沙鸥翔~,锦鳞游泳。” ③ 动停留;止息。《促织》:“临视,则虫~冠上,力叮不释。” ④ 动会集;聚集。《大铁椎传》:“贼二十馀骑四面~。” ⑤ 动召集。《冯婉贞》:“于是~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⑥ 名集子;汇合若干著作、作品编成的书。《少年中国说》:“龚自珍氏之~有诗一章。” ⑦ 名 集部,我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与“经”、“史”、“子”相对,包括诗诗作品。⑧ 名集市。《范进中举》:“那邻居飞奔到~上,一地里寻不见。” ⑨ 动集会;聚会。《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 ⑩ 动成就;成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日之事幸而~,晋国赖之。” ⑪ 形安定。《史记·淮阴侯列传》:“而天下已~,乃谋畔逆。”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í
1、[采集]cǎi jí
收集;搜罗:~标本。~民间歌谣。
2、[集思广益]jí sī guǎng yì
集中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可以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三国蜀诸葛亮《与群下教》:“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宋许月卿《次韵陈肇芳竿赠李相士》诗:“集思广益真宰相,开诚布公肝胆倾。”
3、[赶集]gǎn jí
到集市上去买卖货物。有的地 区也叫赶场、赶墟。
4、[收集]shōu jí
使聚集在一起:~资料。~废品。
5、[集合]jí hé
1.许多分散的人或物聚在一起:全校同学已经在操场~了。 2.使集合;汇集:~各种材料,加以分析。 3.数学上指若干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的总体。如全部整数就成一个整数的集合,一个工厂的全体工人就成一个该工厂全体工人的集合。简称集。
6、[集体]jí tǐ
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跟“个人”相对):~生活。~领导。个人利益服从~利益。
7、[集中]jí zhōng
1.把分散的人、事物、力量等聚集起来;把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兵力。~资金。 2.专注;不分散:精神很~。
8、[集团]jí tuán
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统治~。工商~。
9、[召集]zhào jí
通知人们聚集起来:~人。队长~全体队员开会。
10、[募集]mù jí
广泛征集:~经费。
11、[聚集]jù jí
集合;凑在一起:~力量。~资金。广场上~了很多人。
12、[集成]jí chéng
同类著作汇集在一起(多用于书名):《丛书~》。《中国古典戏曲论著~》。
13、[密集]mì jí
1.数量很多地聚集在一处:人们~在广场上。 2.稠密:人口十分~。
14、[征集]zhēng jí
1.用公告或口头询问的方式收集:~资料。 2.征募并聚集:~新兵。
15、[集聚]jí jù
集合;聚合:人们~在老槐树下休息。
16、[集资]jí zī
聚集资金:~经营。
17、[汇集]huì jí
聚集:~材料。把资料~在一起研究。游行队伍从大街小巷~到天安门广场。也作会集。
18、[集群]jí qún
聚群。
19、[搜集]sōu jí
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意见。~革命文物。
20、[集结]jí jié
聚集,特指军队等集合到一处:~待命。~兵力。
21、[云集]yún jí
像天空的云一样从各处聚集在一起:各地代表~首都。
22、[筹集]chóu jí
筹措聚集:~资金。
23、[集装]jí zhuāng
暂未释义
24、[集市]jí shì
农村或小城市中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贸易。
25、[集约]jí yuē
1.农业上指在同一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跟“粗放”相对)。这种经营方式叫做集约经营。 2.泛指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加强分工、协作,提高资金、资源使用效率的(经营方式)。
26、[集散]jí sàn
集聚和分散。
27、[交集]jiāo jí
(不同的感情、事物等)同时出现:百感~。惊喜~。雷雨~。
28、[集锦]jí jǐn
指编辑在一起的精彩的诗文、书画、图片等。也指集合各种花样的图案。
29、[全集]quán jí
把一个作者的所有著作尽可能完全地搜集起来而编成的一部书,如《列宁全集》《鲁迅全集》。有时也指把两位经常在一起共同发表著作的作者的著作,搜集在一起而编成的一部书,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30、[集会]jí huì
1.集合在一起开会。 2.集合在一起开的会:盛大~。
31、[市集]shì jí
1.于固定地方定期举行的贸易活动。《元史·刑法志三》:“诸在城及乡村有市集之处,课税有常法。” 2.市镇,集镇。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盗贼》:“若夫贸易,多在市集,典舖指货当银,彼寧计其物所从来哉?”
32、[续集]xù jí
续篇(多用于文学、影视作品等)。
33、[合集]hé jí
将两人或多人的作品汇合成集的书籍。
34、[诗集]shī jí
编辑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诗而成的书。
35、[调集]diào jí
调动使集中:~军队。~防汛器材。
36、[集镇]jí zhèn
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比城市小的居住区。
37、[文集]wén jí
把某人的作品汇集起来编成的书(可以有诗有文,多用于书名):《茅盾~》。
38、[集权]jí quán
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中于中央。
39、[大集]dà jí
1.大会聚;大集会。《后汉书·刘盆子传》:“三年正月,俱至 弘农,与 更始 诸将连战剋胜,众遂大集。”《北史·元文遥传》:“文遥 歷事三主,明达世务,每临轩大集,多令宣敕,号令文武,声韵高朗,发吐无滞。” 2.规模大的集市。浩然《一匹瘦红马》:“每逢二、七大集,店里都有东方红农业社的运输车,坐上很方便。” 3.敬称对方的文集。清 姚莹《与陆次山论文书》:“来教欲僕为大集作序,意在取义论文,循其涂轨,以进於成就。”
40、[纠集]jiū jí
集合;召集(含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jí
1、[散]sàn
1、[散]sǎn
1.由聚集而分离。2.分发;分给。3.排遣;排除。
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把稻子捆紧,别~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