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jiù

释义:1.过失;罪过。2.怪罪,处分。3.〈书〉凶;灾祸。4.(Jiù)姓。

组词

归咎 咎丑 休咎 托咎 自咎 咎败 天咎 咎由自取 引咎辞职 既往不咎 动辄得咎 不咎既往 引咎自责 难辞其咎 无咎无誉

拼音

jiù

笔顺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jiù的字 拼音为jiu的字

基础解释

1.过失;罪过:~由自取。 2.责备;处分:既往不~。 3.凶:休~(吉凶)。

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从人,从各。从“各”,表示相违背。违背人的心愿。本义:灾祸,灾殃)

  2. 同本义

    咎,灾也。——《说文》

    弃宝者必离其咎。——《吕氏春秋·侈乐》。注:“殃也。”

    嗟苦先生,独离此咎。——贾谊《吊屈原赋》

    又如:咎征(天降灾祸的征验);咎有应得(罹祸受罚是由于自己的原因,完全应得的);咎戒(上天所降的灾祸与警告)

  3. 过失,罪过

    无咎者,善补过也。——《易·系辞》

    其作汝用咎。——《书·洪范》。疏:“咎是过之别名。”

    微我有咎。——《诗·小雅·伐木》

    以彰其咎。——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咎戾(罪过);咎责(罪责,罪过);咎省(引过反省);咎累(罪过的牵累);咎过(过错);咎恶(罪恶)

〈动〉

  1. 责备,追究罪过

    楚人既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咎其欲出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咎罪(怪罪);咎毁(归咎怪罪,诋毁);既往不咎;自咎

  2. 产生灾祸,作祟 。

    如:咎悔(犯过悔恨);咎祟(作祟的邪怪);咎魅(作祟致祸的鬼怪)

  3. 憎恶

    殷始咎 周。——《书·西伯戡黎》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咎-中華語文大辭典

咎咎1ㄐ丨ㄡˋjiù1.災禍。[例]~由自取。2.過錯。[例]引~辭職。3.追究;怪罪。[例]既往不~。咎咎2ㄍㄠɡāo1.大鼓。通「鼛」。2.姓。

咎-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咎㈠口58ㄐㄧㄡˋjiù名①災禍。如:「咎由自取」。《書經.大禹謨》:「民棄不保,天降之咎。」②過失。如:「引咎辭職」、「難辭其咎」。《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責攸之、褘、允等咎,以彰其慢。」動①責罰、怪罪。如:「既往不咎」。《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國人皆咎公。」②憎惡。《史記.卷三.殷本紀》:「紂之臣祖伊,聞之而咎周。」咎㈡口58ㄍㄠgāo名①大鼓。通「鼛」。《後漢書.卷六〇上.馬融傳》:「伐咎鼓,撞華鍾,獵徒縱,赴榛叢。」②姓。如虞舜時有咎繇。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iù

1、[归咎]guī jiù

把罪过或错误推给某人或某方面:自己错了,不要~于人。咎(jiù)。

2、[引咎]yǐn jiù

把过错归到自己身上:~辞职。咎(jiù):过错。

3、[无咎]wú jiù

1.没有祸殃;没有罪过。《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子必来,我受,其无咎。”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论说》:“邹阳 之説 吴梁,喻巧而理至,故虽危而无咎矣。”《清史稿·后妃传·太祖继妃富察氏》:“今我顺天命,安疆土。彼纠九国以虐无咎之人,天不佑也。” 2.无灾祸;无过失。《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孔颖达 疏:“谓既能如此戒慎,则无罪咎。”汉 刘向《列女传·鲁宣缪姜》:“终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 3.谓过由自取,无所怨咎。《易·节》:“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孔颖达 疏:“哀嗟自己所致,无所怨咎,故曰无咎也。”

4、[哗咎]huá jiù

谓纷纷指责。

5、[奸咎]jiān jiù

犹奸恶。

6、[休咎]xiū jiù

吉凶;善恶。《汉书·刘向传》:“向 见《尚书·洪范》,箕子 为 武王 陈五行阴阳休咎之应。”唐 刘知几《史通·书志》:“然而古之国史闻异则书,未必皆审其休咎,详其美恶也。”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岁暮杂务》:“出门听人言之吉凶,卜来年之休咎,名曰听讖语。”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因此又想起我今天‘不成’了大半天,运气殊属欠佳,不如也卜一课,以觇晚上的休咎罢。”

7、[内咎]nèi jiù

自我责备或惭愧不安。

8、[时咎]shí jiù

时艰。

9、[任咎]rèn jiù

承担罪过或罪责。

10、[咎谴]jiù qiǎn

因过错而招致的罪谴。《北史·崔光传》:“以 崔光 之高才大量,若无意外咎谴,二十年后当作司空。”

11、[后咎]hòu jiù

后日的灾祸。

12、[凶咎]xiōng jiù

灾殃。汉 王充《论衡·譋时》:“以一刃之金,一炭之火,厌除凶咎,却岁月之殃,如何也?”《后汉书·张衡传》:“礼制修则奢僭息,事合宜则无凶咎。”三国 魏 曹植《卞太后诔》:“宜享斯祜,蒙祉自天,何图凶咎,不勉斯年。”

13、[畏咎]wèi jiù

怕犯错误。

14、[弃咎]qì jiù

谓弃恶为善。

15、[咎患]jiù huàn

祸患。

16、[咎舋]jiù xìn

见“咎衅”。

17、[逭咎]huàn jiù

逃避罪责。

18、[速咎]sù jiù

招致过错。唐 柳宗元《祭吕衡州温文》:“岂非修正直以召灾,好仁义以速咎者耶?”宋 沉作喆《寓简》卷八:“语言之速咎,盖有无心而致之者。”明 唐顺之《封孺人庄氏墓志铭》:“而余所居官,每不能过慎以速咎,则孺人口不敢止也,而心切苦之。”

19、[疵咎]cī jiù

缺点;过失。

20、[追咎]zhuī jiù

追究责怪。

21、[咎毁]jiù huǐ

1.归咎,诋毁。 2.犹咎悔。

22、[咎戒]jiù jiè

上天所降的灾祸与警告。

23、[获咎]huò jiù

获罪。

24、[变咎]biàn jiù

变故,灾异。

25、[征咎]zhēng jiù

灾祸的征兆。

26、[罪咎]zuì jiù

罪责;罪过。

27、[咎慝]jiù tè

灾祸。

28、[谢咎]xiè jiù

悔过;谢罪。

29、[咎省]jiù shěng

引过反省。清 陈梦雷《绝交书》:“而老年兄怙终迷復,善於饰非文过,不稍自加咎省。”

30、[咎陶]jiù táo

见“咎繇”。

31、[塞咎]sāi jiù

抵补罪过。《后汉书·列女传·盛道妻》:“君可速潜逃,妾自留狱,代君塞咎。”《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 心怨之。因天有变,欲以塞咎,使人言 温 与 袁术 交关,遂笞杀之。”《资治通鉴·梁武帝大通二年》:“大兵交际,难可齐壹,诸王朝贵,横死者众,臣今粉躯,不足塞咎。”

32、[咎过]jiù guò

过错。

33、[罹咎]lí jiù

遭受祸患。语出《书·洪范》:“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国语·晋语一》:“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而祗罹咎也。”汉 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帝乃忧中国之不康,悼黎元之罹咎。”

34、[咎征]jiù zhēng

过失的报应;灾祸应验。《书·洪范》:“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暘若。”蔡沉 集传:“某事失,则某咎徵应。”晋 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下》:“惧羣臣奢泰,昬迷典式,自下逼上,用速咎徵。”唐 李邕《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入自卧内,问以咎徵。”严复《<原富>按语》:“閲今而考古,格物而致知,必求真实而后已者……夫非妖祥咎徵之谓也。”

35、[灾咎]zāi jiù

祸殃。

36、[咎教]jiù jiào

灾祸的垂戒。

37、[悔咎]huǐ jiù

1.过错;祸殃。《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庶望上遵策戒,下免悔咎。”宋 曾巩《与王深甫书》:“顾初至时遇在势者横逆,又议法数不合,常恐不免於构陷……今在势者已更,幸自免於悔咎。” 2.追悔前非。宋 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軾 感荷恩贷,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復有所为。”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礼部·议革张浚祀》:“朱晦翁 晚年深自悔咎,轻信其子 张拭 家稿,遽草行状,以致天下不言。”清 钮琇《觚賸续编·李生孝友》:“父深自悔咎,垂泪而瞑。”

38、[通咎]tōng jiù

犹通病。

39、[咎祥]jiù xiáng

凶吉。

40、[諐咎]qiān jiù

过错。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咎的反义词 咎的近义词 咎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咎能组什么词
  • 咎能组什么词语
  • 咎可以组什么词
  • 咎可以组什么词语
  • 咎字可以组什么词
  • 咎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咎字能组什么词
  • 咎字能组什么词语
  • 咎字开头的成语
  • 咎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