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
拼音:jù
释义:1.火把。2.焚烧。3.蜡烛。
组词
秦炬 慧炬 智炬 烛炬 莲炬 脂炬 金莲炬 松明炬 雉尾炬 火炬手 火炬树 楚炬秦灰 付之一炬 楚人一炬 金莲花炬 金莲华炬 目光如炬 咸阳一炬 付诸一炬拼音
jù笔顺
丶 丿 丿 丶 一 𠃍 一 ㇄同音字
拼音为jù的字 拼音为ju的字基础解释
1.火把。也指用火烧:火~。付之一~。 2.烛:蜡~。详细解释
(形声。从火,巨声。本义:火把)
同本义
苣,束苇烧。从艸,巨声。俗字作炬。——《说文》
束苣乘城。—《后汉书·皇甫嵩传》
炬可以昭明。——《张衡传》注
牛尾炬火,光明炫耀。——《史记·田单列传》
炬焰(火把燃烧的光芒)
蜡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又如:炬烛(指蜡烛)
火烧;放火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炬火;炬炭(炽热的炭火)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炬-中華語文大辭典炬炬ㄐㄩˋjù1.火把。[例]火〜∣目光如〜。2.蠟燭。[例]蠟〜。3.〈書〉焚燒。[例]牛尾~火,光明炫燿(《史記‧卷八十二‧田單列傳》)。4.量詞。古代用於計算燈燭等。[例]此處有紅燭五六百〜。
炬 -古漢語常用詞典jù
①火炬;火把。《淮南子•說山》:“亡者不敢夜揭~。”②火;火焰。《序》:“吾黨菁華,付之一~。”③放火;縱火燒。《阿房宮賦》:“楚人一~,可憐焦土。”④燭。李商隱《無題》:“蠟~成灰淚始幹。”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ù
1、[火炬]huǒ jù
火把:~接力赛。
2、[蜡炬]là jù
即蜡烛。
3、[付之一炬]fù zhī yī jù
一把火烧光。唐杜牧《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遍搜东南坊肆,得三百四 十余部,尽付诸一炬。” 一炬:一把火。
4、[束炬]shù jù
1.扎火把。亦指举火把。 2.犹言一把火。
5、[莲炬]lián jù
莲花形的蜡烛。
6、[庭炬]tíng jù
庭燎。
7、[慧炬]huì jù
佛教语。谓无幽不照的智慧。
8、[宝炬]bǎo jù
蜡烛的美称。
9、[凤炬]fèng jù
1.对烛火的美称。明 薛蕙《元夕篇》:“龙膏凤炬列千行,蕙火兰烟百和香。” 2.《新唐书·令狐綯传》:“﹝ 令狐綯 ﹞还为翰林承旨。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及 綯 至,皆惊。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辅政十年。”后即以“凤炬”代称皇宫的金莲华炬。借指帝王的恩宠。明 陈汝元《金莲记·慈训》:“你父亲恩降凤炬,金仗鼠鬚。”
10、[炬烛]jù zhú
1.火炬照耀。 2.指蜡烛。
11、[脂炬]zhī jù
即脂烛。
12、[晚炬]wǎn jù
夜间的火炬。
13、[炬火]jù huǒ
1.显眼的灯光。 2.点燃的火把。
14、[膏炬]gāo jù
泛指火炬。
15、[然炬]rán jù
1.点燃火炬。 2.指已点燃的火炬。
16、[金炬]jīn jù
以金粉作饰的蜡烛。
17、[燎炬]liáo jù
火把。
18、[秦炬]qín jù
犹秦火。
19、[智炬]zhì jù
佛教语。指能破除迷暗的智慧。
20、[麻炬]má jù
用麻秆作的火把。
21、[炬炭]jù tàn
炽热的炭火。
22、[炬焰]jù yàn
火把燃烧的光芒。
23、[炬眼]jù yǎn
谓明亮如炬的慧眼。
24、[花炬]huā jù
即花灯。
25、[猛炬]měng jù
光度强烈的火炬。
26、[法炬]fǎ jù
佛教语。喻佛法。谓佛法如火炬,能照明黑暗的世间。
27、[蜜炬]mì jù
蜡烛。
28、[松炬]sōng jù
指松明炬。
29、[焊炬]hàn jù
焊枪。
30、[青炬]qīng jù
指磷火。磷火色绿,故称。
31、[灯炬]dēng jù
灯烛等照明物。亦比喻给人指明前途的人。
32、[列炬]liè jù
1.排列火炬。唐 皮日休《叉鱼》诗:“列炬春溪口,平潭如不流。” 2.古代朝觐会同、郊庙祭飨等大礼时列于门内的火炬。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评诗》:“《年谱》谓 天寳 十载时 林甫 在相位,盍簪列炬之盛。”
33、[烛炬]zhú jù
指火炬或蜡烛。
34、[烈炬]liè jù
火把。
35、[电炬]diàn jù
电灯。柯灵《踯躅》:“年红灯织成的云彩从紫色烟霭中透出,电炬苍黄如寒星。”碧野《闪光的浪花》:“使激流变成平湖,使电炬照耀千里。”
36、[飞炬]fēi jù
投掷火炬。
37、[气割炬]qì gē jù
利用可燃气体同氧混合燃烧所产生的火焰分离材料的热切割,又称氧气切割或火焰切割。
38、[松明炬]sōng míng jù
即松明火把。
39、[雉尾炬]zhì wěi jù
古时火攻用的一种兵器。《梁书·羊侃传》:“贼为尖顶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 作雉尾炬,施铁鏃,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七年》:“掷雉尾炬焚其舰。”胡三省 注:“雉尾炬,束草之一头,施铁鏃,草尾则散开如雉尾然,爇火以投敌。”
40、[目光如炬]mù guāng rú jù
眼光亮得像火炬。形容目光远大,洞察细微。也用以形容怒视。《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