赍
拼音:jī
释义:1.〈书〉怀着;抱着。2.将东西送给人。
组词
赍敕 班赍 赍持 赍传 赍表 财赍 赍装 轻赍纲 轻赍银 赍盗粮 赍志以没 赍志以殁 赍志而殁 行赍居送拼音
jī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丿 丶 丶 ㇇ 丨 𠃍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jī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1.怀着:~志而没(mò)(志未遂而死去)。 2.把东西送给别人。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赍-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齎
赍-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賫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ī
1、[囊赍]náng jī
行李。
2、[装赍]zhuāng jī
随行所携带的财物。
3、[赍发]jī fā
赠与;给人钱财帮助。
4、[赍装]jī zhuāng
1.携带行装。 2.资装;行装。《宋史·食货志下八》:“行旅齎装,非有货币当算者,无得发篋搜索。”
5、[重赍]zhòng jī
赠人的厚重礼物。
6、[约赍]yuē jī
轻装。
7、[赍子]jī zǐ
方言。称男性生殖器。《醒世姻缘传》第三七回:“好读书的小相公!人家这么大闺女在此,你却扯出‘賫子’来对着溺尿!”
8、[赍贷]jī dài
向人借贷。《史记·货殖列传》:“ 吴 楚 七国兵起时, 长安 中列侯封君行从军旅,齎贷子钱,子钱家以为侯邑国在 关 东, 关 东成败未决,莫肯与。”《汉书·货殖传》作“齎貣子钱家”。 颜师古 注:“行者须齎粮而出,於子钱家貣之也。貣谓求假之也。” 清 黄生 《义府》:“齎贷子钱,谓操券以贷钱也。”
9、[赍领]jī lǐng
持取。
10、[币赍]bì jī
礼品及行装费用。
11、[赍貣]jī dài
见“齎贷”。
12、[赍用]jī yòng
资用。齎,通“资”。《史记·陈丞相世家》:“平 既娶 张氏 女,齎用益饶,游道日广。”
13、[赍赉]jī lài
赠送。
14、[赍排]jī pái
置办安排。
15、[赍运]jī yùn
运送。
16、[赍送]jī sòng
1.亦作“賷送”。 2.持送。 3.齎送:1.持送;遣送。 4.殉葬品。
17、[赍挽]jī wǎn
用车辆运送。
18、[赍恨]jī hèn
抱恨:~而亡。机遇若失,将~终身。
19、[赍带]jī dài
携带。
20、[赍刺]jī cì
携带名帖。
21、[赍咨]jī zī
叹息。《易·萃》:“齎咨涕洟,无咎。”王弼 注:“齎咨,嗟叹之辞也。”唐 孙樵《序陈生举进士》:“累为连帅宾礼,贡之天子,齎咨喑呜,輒以穷尽。”明 刘基《旅兴》诗之三七:“浮云不可驻,顾盼空齎咨。”
22、[赍书]jī shū
亦作“賷书”。送信。《石点头·玉箫女再世玉环缘》:“差人賷书到镇府时,已是黄昏,辕门封闭。”《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先是 刘豫 在 东平,遣 立 故人 葛进 等賫书诱 立。”
23、[赍献]jī xiàn
持献,携物进献。
24、[财赍]cái jī
财物;钱财。齎,通“资”。
25、[赍助]jī zhù
1.亦作“賷助”。资助。《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老汉却是看你们不过,今日賷助你些少本钱,胡乱去开个柴米店,撰得些利息过日子。”《水浒传》第十四回:“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賫助他起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我在京时,有个教坊妓女苏盼奴,与我最厚,他賷助我读书成名,得有今日。” 2.齎助:送给;资助。
26、[赍物]jī wù
供应给屯戍、出使等远行者携带使用的物品。《史记·大宛列传》:“其使皆贫人子,私县官齎物,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汉书·张骞传》:“其使皆私县官齎物。”颜师古 注:“言所齎官物,窃自用之,同於私有。”
27、[赍嗟]jī jiē
叹息。
28、[赍具]jī jù
携带的用具。
29、[赍捧]jī pěng
1.捧持。 2.齎捧:捧着。
30、[赍汩]jī gǔ
《列子·黄帝》:“与齎俱入,与汩偕出。”张湛 注:“齎、汩者,水迴入涌出之貌。”本指水中漩涡。后引申谓泯灭;埋没。
31、[赍宣]jī xuān
谓持诏宣布君命。
32、[赍赏]jī shǎng
赏赐。
33、[赍材]jī cái
材料。
34、[入赍]rù jī
交纳财物。齎,通“资”,财物。
35、[赍祓]jī fú
祓除秽恶。《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二年》:“有不得已见之者,皆先令沐浴齎祓,然后见。”胡三省 注:“祓,祓除秽恶也。”
36、[赍赐]jī cì
亦作“賷赐”。赠送,赏赐。
37、[赍持]jī chí
1.捧持。 2.齎持:携带;携持。
38、[赍传]jī chuán
亦作“賷传”。奉旨传宣。
39、[赍诣]jī yì
送往。《剪灯新话·金凤钗记》:“生感 兴娘 之情,以釵货於市,得钞二十锭,尽买香烛楮币,賫诣 琼花观,命道士建醮三昼夜以报之。”周楞伽 校注:“賫诣,送往。”
40、[赍投]jī tóu
投送,持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