幂
拼音:mì
释义:1.表示一个数自乘若干次的形式叫幂,如四个5相乘,写成54,叫作5的四次幂,5是幂的底数,4是幂的指数。2.覆盖,遮盖。3.〈书〉覆盖东西的巾。
组词
幂篱 幂历 幂零 幂幂 幂人 幂首 彻幂 乘幂 降幂 幂级数 圆幂定理拼音
mì笔顺
丶 ㇇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 丨 𠃌 丨同音字
拼音为mì的字 拼音为mi的字基础解释
1.n个a相乘,当写成an的形式时,叫做a的n次幂,也叫做a的n次乘方,简称a的n次方,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如四个5相乘,写成54,叫做5的四次幂,5是底数,4是指数。 2.覆盖;罩。 3.古代覆盖食器的巾:盖~。详细解释
(形声。从巾,冥声。本义:盖东西用的巾)
同本义
大巾谓之幂。——《小尔雅·广诂》
幂人,掌共巾幂。——《周礼·天官·幂人》。注:“共巾,可以覆物。”
幂用锡若絺。——《仪礼·大射礼》。注:“幂,覆尊巾也。”
幂用疏布。——《仪礼·既夕礼》
簠有盖幂。——《仪礼·公食大夫礼》
又如:幂首(古代妇女障面的一种头巾);幂人(《周礼》官名。掌共巾幂);幂篱(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头巾)
数学名词。表示一个数自乘若干次的形式,如a自乘n次的幂为a n 。
如:立方是一个数的三次幂
云南少数民族计算布帛的单位
用布覆盖
祭祀,以疏布巾幂八尊。——《周礼·天官》
又如:幂历(分布覆被的样子;弥漫笼罩的样子)
遮;蒙
幂窗用纸。——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通“塓”。涂刷
葺墙幂室,房庑杂袭。——左思《魏都赋》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幂幂-汉语大词典幂幂1.浓密貌。
●唐韩愈《叉鱼招张功曹》诗:“盖江烟幂幂,拂桌影寥寥。”
●宋梅尧臣《次韵景彝三月十六日范景仁家同饮还省宿》诗:“匆匆跨马人归省,幂幂生烟树敛花。”
2.覆被貌。
●唐贾至《巴陵寄李二户部张十四礼部》诗:“江南春草初幂幂,愁杀江南独愁客。”
同:冪冪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ì
1、[升幂]shēng mì
多项式中,各项是按照某一字母的指数依次增加的顺序排列的,叫做这一字母的升幂。如ab+a 2 b 2 +a 3 b为a的升幂。
2、[幂零]mì líng
自乘若干次(方)为零的式子。
3、[面幂]miàn mì
蒙面的罗、纱等。
4、[霞幂]xiá mì
红色头巾。
5、[幂首]mì shǒu
古代妇女障面的一种头巾。宋 无名氏《异闻总录》卷四:“宣和 七年春,相州 士人来京师,调官归,出 封丘门,见妇人着红背子,戴紫幂首,行於马前。”
6、[扃幂]jiōng mì
见“扃鼏”。
7、[绵幂]mián mì
1.亦作“绵羃”。亦作“緜幂”。微细貌。 2.谓稠密地覆盖着。
8、[幂人]mì rén
亦作“幂人”。《周礼》官名。
9、[幂篱]mì lí
一种遮盖头部之巾,通常以黑色三纱罗做成。
10、[彻幂]chè mì
1.见“彻幂”。 2.亦作“彻幂”。谓撤去食物上的罩巾。古代宴宾时的一种礼节。
11、[幂历]mì lì
1.分布覆被貌。 2.弥漫笼罩貌。
12、[巾幂]jīn mì
1.亦作“巾幂”。古代覆盖、裹扎器物的巾。 2.见“巾幂”。
13、[绤幂]xì mì
古代覆盖酒器的葛巾。
14、[积幂]jī mì
乘积和乘幂。
15、[降幂]jiàng mì
多项式各项的先后按照某一个字母的指数逐渐减少的顺序排列,叫做这一字母的降幂如 a +{3}-2b a +{2}+a b +{3}为a的降幂。
16、[乘幂]chéng mì
乘方
17、[幂级数]mì jí shù
各项是一变量的连续整幂方和常数之积的无穷级数。
18、[幂平均]mì píng jūn
设x1,x2,…,xn为n个正数,则称Mp为这n个正数的p次幂平均。当p=1时,即为算术平均;当p→0时,Mp的极限存在,即为几何平均;当p=-1时,即为调和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