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
拼音:qī
释义:1.同“攲”。
组词
欹器 欹斜 欹侧 斜欹 倾欹 欹倾 欹案 欹倒 欹危拼音
qī笔顺
一 丿 丶 一 丨 𠃍 一 亅 丿 ㇇ 丿 ㇏同音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同“攲”。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欹-中華語文大辭典欹1ㄑ丨qī同「攲」。欹2丨yī嘆詞。表示讚嘆。
欹-中華大字典1、欹讀音:於宜切,音漪,支韻。釋文:~歟。歎美辭。見《玉篇》。
2、攲讀音:去奇切,音崎,支韻。居綺切,音掎,紙韻。釋文:
❶持去也。見《說文》。《通訓定聲》:持去、疑持夾之誤。
〔按通俗文以箸取物曰~。則朱說似不爲無見〕。
❷不正也。《荀子宥坐》: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器焉。
3、敧讀音:居宜切,音羈,支韻。釋文:以箸取物也。見《廣韻》。
4、敧讀音:去倚切,音綺,紙韻。釋文:㪁~。不齊貌。見《集韻》。
5、㿲釋文:同欹。見《字彙補》。
6、鿫釋文:同欹。見《字彙補》。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ī
1、[欹牀]qī chuáng
古代的一种卧具。明 胡侍《真珠船·卧视书》:“《三国志》:‘曹操 作欹案,卧视书。’曹 智人想便甚,但欹案之制不传。沉括《忘怀録》有欹牀,云如今倚牀,但两向施档齐高,令曲尺上平,若臂倚左档,则右档可几;臂倚右档,则左档可几。臂左右互倚,令人不倦。仍可左右蟠足,或枕档角欹眠,无不便适。其度坐方二尺,足高一尺八寸,档高一尺五寸,木製藤綳,或竹为之。又云尺寸随人所便增损。余意欹案之制,或当不大殊。”
2、[欹床]qī chuáng
古代的一种卧具。
3、[欹倾]qī qīng
1.歪斜;歪倒。 2.形容道路崎岖。
4、[欹倒]qī dǎo
歪倒。
5、[欹突]qī tū
倾斜突兀貌。
6、[倾欹]qīng qī
1.倾斜,歪斜。 2.倾覆。
7、[欹危]qī wēi
1.倾斜危险貌;倾斜欲坠貌。宋 陆游《永秋》诗:“小彴欹危度,邻园曲折通。”清 吴伟业《归云洞》诗:“万载长欹危,撑拄良亦苦。” 2.歪斜不平貌。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之二:“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宋 欧阳修《和丁宝臣游甘泉寺》:“欹危一径穿林樾,盘石苍苔留客歇。” 3.危难。唐 元稹《答胡灵之》诗:“潦倒沉泥滓,欹危践矫衡。”宋 苏辙《和子瞻新居欲成》:“过此欹危空比梦,年来瘴毒冷如冰。”清 郑燮《淮安舟中寄舍弟墨》:“囊中数千金,随手散尽,爱人故也。至于缺阨欹危之处,亦往往得人之力。”
8、[欹曲]qī qǔ
1.弯曲;歪斜。 2.犹曲折。
9、[斜欹]xié qī
见“斜攲”。
10、[欹偏]qī piān
偏向一边;偏袒。清 徐大椿《洄溪道情·劝孝歌》:“你道他作事糊涂,説话欹偏。要晓得老年人的性情,倒像了个婴年。”
11、[跷欹]qiāo qī
见“蹺蹊”。
12、[欹垂]qī chuí
倾斜下垂。
13、[欹枕]qī zhěn
欹 歪斜;倾斜容貌憔悴通“倚”.斜倚,斜靠古同“攲”:“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原是一盛水的器物 欹枕,即斜倚枕头之意.。
14、[欹仆]qī pú
倾倒;跌倒。
15、[欹侧]qī cè
1.倾斜;歪斜。 2.歪倒摇晃貌。
16、[欹矬]qī cuó
犹欹垂。
17、[欹削]qī xuē
倾斜陡峭。
18、[欹案]qī àn
1.即懒架。读书时用来托书的架。 2.斜靠床椅。 3.谓披览。
19、[欹区]qī qū
同“崎嶇”。喻处境困难。
20、[欹架]qī jià
即欹案。
21、[欹仄]qī zè
同“欹侧”。倾斜;歪斜。
22、[欹嵌]qī qiàn
不平貌。
23、[欹斜]qī xié
歪斜不正。汉 陆贾《新语·怀虑》:“管仲 相 桓公,詘节事君,专心一意,身无境外之交,心无欹斜之虑,正其国如制天下。”唐 高适《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喙,亦从乌帽自欹斜。”宋 苏辙《再赋葺居》之三:“南北高堂本富家,百年梁柱半欹斜。”清 纳兰性德《锦堂春·秋海棠》词:“夜来微雨西风里,无力任欹斜。”朱自清《儿女》:“桌子上是饭粒呀,汤汁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
24、[崟欹]yín qī
险峭不平。欹,通“攲”。
25、[偏欹]piān qī
偏斜;倾斜。
26、[仙人欹器]xiān rén qī qì
北朝 西魏 文帝 时所造的攲器。《北史·薛憕传》:“大统 四年,宣光、清徽殿 初成,憕 为之颂。文帝 又造二欹器:一为二仙人共持一鉢,同处一盘,鉢盖有山,山有香气,一仙人又持金缾以临器上,倾水灌山,则出於缾而注乎器,烟气通发山中,谓之仙人欹器。”
27、[欹嵚磊落]qī qīn lěi luò
欹嵚:山高俊的样子。形容品格特异,心地光明。
28、[东倒西欹]dōng dǎo xī qī
同“东倒西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