峙
拼音:zhì
释义:1.〈书〉耸立;屹立。直立。
组词
储峙 错峙 层峙 对峙 顿峙 鼎峙 高峙 环峙 鹄峙鸾停 瓜分鼎峙 川渟岳峙 鹄峙鸾翔 鸾鹄停峙 鸾停鹄峙 棋布错峙 渊渟岳峙 岳峙渊渟拼音
zhì笔顺
丨 ㇄ 丨 一 丨 一 一 亅 丶同音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耸立;屹立。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山,寺声。本义:稳固地、高高地立起)
同本义
五山始峙而不动。——《列子·汤问》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步出夏门行》
又如:峙立
引申为相对耸立,对立
六国互峙。——晋· 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
储备
峙乃糗粮。——《书·费誓》
以峙其峙。——《诗·大雅·崧高》
又如:峙积(积储)
另见 shì
——如“繁峙”,( Fánshì)山西一县名
另见 zhì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峙-中華語文大辭典峙峙1ㄓˋzhì屹立;聳立。[例]聳~|~立|對~僵持。峙峙2ㄕˋshì用於地名。繁峙,縣名,在山西。
峙-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峙 zhì
❶山屹立,聳立。
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
喬嶽峻~。(喬:高。峻:高大。)
引立。
《後漢書·河間孝王開傳》:
景~不爲禮。(景:人名。)
引對峙。
潘岳《爲賈謐作贈陸機》:
六國互~。
❷備,儲備。
《詩經·大雅·崧高》:
以~其粻(zhāng)。(粻:糧。)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ì
1、[对峙]duì zhì
两相对立:两山~。两军~。峙(zhì):直立。
2、[耸峙]sǒng zhì
耸立:峭壁~。
3、[夹峙]jiā zhì
左右耸峙。
4、[鼎峙]dǐng zhì
三方对立。鼎有三足,故名。《晋书 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昔汉运将终,三国鼎峙。” 峙(zhì)。
5、[峙立]zhì lì
耸立。
6、[环峙]huán zhì
围绕耸立。
7、[霄峙]xiāo zhì
云气中的高峰。
8、[卓峙]zhuó zhì
卓立,高超卓绝。
9、[栖峙]qī zhì
栖止伫立。
10、[骈峙]pián zhì
并立,屹立。
11、[崿峙]è zhì
耸立。
12、[鹤峙]hè zhì
犹鹤立。
13、[鹄峙]hú zhì
亦作“鵠跱”。直立貌。
14、[悚峙]sǒng zhì
高耸峙立。
15、[鸱峙]chī zhì
谓气势威猛,相持对立。
16、[储峙]chǔ zhì
见“储偫”。
17、[凤峙]fèng zhì
形容巍然屹立。
18、[巍峙]wēi zhì
高耸。
19、[罗峙]luó zhì
环绕屹立。
20、[顿峙]dùn zhì
指摆设的器具。
21、[轩峙]xuān zhì
高高屹立。
22、[踞峙]jù zhì
犹蹲踞。
23、[方峙]fāng zhì
方正刚直。
24、[峋峙]xún zhì
形容山石、建筑等突兀、重叠的样子。
25、[躇峙]chú zhì
见“躇跱”。
26、[秀峙]xiù zhì
秀美超逸。
27、[英峙]yīng zhì
才智特出。《北史·魏纪二·穆帝》:“帝天姿英峙,勇略过人。”清 曾国藩《江忠烈公神道碑铭》:“公讳 忠源 ……少而豁朗英峙,以县学附生,选为 道光 十七年丁酉科拔贡生。”
28、[盘峙]pán zhì
安然耸立。
29、[蟠峙]pán zhì
蟠踞耸峙。
30、[雄峙]xióng zhì
昂然屹立。
31、[交峙]jiāo zhì
相对耸立。
32、[嵥峙]jié zhì
耸立。
33、[京峙]jīng zhì
高丘。
34、[介峙]jiè zhì
形容耿介坚定,不可动摇。
35、[峙玉]zhì yù
玉,峻玉也。峙,屹立也。
36、[孤峙]gū zhì
孤立高耸。
37、[险峙]xiǎn zhì
险峻。
38、[列峙]liè zhì
是谓并立。
39、[竦峙]sǒng zhì
耸立;挺立。
40、[中峙]zhōng zhì
屹立其中。
shì
1、[峙峪人]shì yù rén
在朔城区峙峪村附近发现的。
2、[繁峙十景]fán shì shí jǐng
繁峙十景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