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bàng

释义:1.〈书〉指责、宣扬别人的过失。2.〈书〉恶意攻击。

组词

诽谤 毁谤 谤勃 谤嘲 谤刺 谤诬 贬谤 诽谤罪 薏苡谤 抱柱含谤 谤书一箧 飞谋荐谤 腹诽心谤 腹非心谤 诽谤之木

拼音

bàng

笔顺

丿 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bàng的字 拼音为bang的字

基础解释

攻击人,说人坏话: 毁~。 诽~。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2. 同本义

    谤,毁也。——《说文》。按,谤者道人之实,事与诬谮不同。大言曰谤,小言曰诽,曰讥。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有能谤讥于市朝。——《战国策·齐策》

    以致天下怨谤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谤书(攻击别人或揭发别人隐私的文书;亦专指《史记》)

  3. 诽谤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是故事修而谤兴。——唐· 韩愈《原毁》

    又如:谤言(公开指责他人的话。同谤议);谤誉(毁谤或赞誉)

  4. 诅咒

    进胙者莫不谤令尹。——《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谤-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谤-漢語大字典


谤“謗”的简化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àng

1、[诽谤]fěi bàng

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诬蔑:恶意~。~中伤。

2、[毁谤]huǐ bàng

不怀好意地说别人坏话。

3、[谤国]bàng guó

诽谤国政。

4、[谤木]bàng mù

相传 尧 舜 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柱,让人在上面写谏言,称“谤木”。见《史记·孝文本纪》。

5、[弭谤]mǐ bàng

止息诽谤。

6、[谤帖]bàng tiē

毁谤别人的帖子。

7、[假谤]jiǎ bàng

诽谤。

8、[负谤]fù bàng

蒙受责难。

9、[疑谤]yí bàng

猜疑诽谤。

10、[谤焰]bàng yàn

指纷乱的议论、诽谤。

11、[谤嫉]bàng jí

诽谤嫉妒。

12、[罪谤]zuì bàng

罪责毁谤。《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愿陛下思云雨之均泽,识贯鱼之次序,使小妾得免罪谤之累。”唐 柳宗元《寄京兆许孟容书》:“伏念得罪来五年,未尝有故旧大臣肯以书见及者。何则?罪谤交积,羣疑当道,诚可怪而畏也。”清 吴敏树《与梅伯言先生书》:“今幸获请於先生,凡所为状,固未敢有一言之欺,以辱高文而滋罪谤。”

13、[谤史]bàng shǐ

旧时指直书统治者过、罪的史书。

14、[浮谤]fú bàng

1.无中生有、毁坏他人声誉的坏话。 2.指凭空说人的坏话。

15、[监谤]jiān bàng

《国语·周语上》:“厉王 虐,国人谤王。

16、[离谤]lí bàng

遭受诽谤。

17、[谀谤]yú bàng

奉承和毁谤。

18、[谤诋]bàng dǐ

毁谤诋毁。

19、[嘲谤]cháo bàng

嘲笑毁谤。《宋史·文苑传一·宋白》:“陈彭年 举进士,轻俊喜嘲谤,白 恶其为人,黜落之。”宋 苏轼《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诗:“嗟君老狂不知愧,更吟丑妇恶嘲谤。”《通俗编》卷一引 隋 侯白《启颜录》:“又一人患眼侧及翳,一人患鼻齆,以《千字文》互相嘲谤。”

20、[谤刺]bàng cì

毁谤讥刺。《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以谤刺而伏法者,前有 戴名世 ,继有 查嗣廷 、 汪景祺 。”

21、[造谤]zào bàng

诽谤;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

22、[风谤]fēng bàng

谓纷纷诋毁。

23、[谤誉]bàng yù

毁谤和称誉。

24、[谤嗤]bàng chī

诽谤嗤笑。

25、[谤论]bàng lùn

指斥过失的言论。

26、[谤亵]bàng xiè

诽谤丑诋。

27、[谤讟]bàng dú

怨恨毁谤。《左传·昭公元年》:“民无谤讟,诸侯无怨。”《隋书·儒林传·何妥》:“屈辱既加,则有怨恨,谤讟之言出矣。”《清史稿·选举志二》:“时京僚瞢於时务,谤讟繁兴,原疏排斥众议,言之剴切。”

28、[讪谤]shàn bàng

讥讪毁谤。

29、[谗谤]chán bàng

谗毁诽谤。

30、[谤诽]bàng fěi

诽谤。

31、[官谤]guān bàng

因居官不称职而受到的责难和非议。《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齐侯 使 敬仲 为卿。辞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以速官谤?’”《南齐书·王僧虔传》:“吾衣食周身,荣位已过,所慙庸薄无以报国,岂容更受高爵,方貽官谤邪!”宋 秦观《辞史官表》:“以蕞尔不胜任之材,处灼然非所居之地,必招官谤,上累恩私。”清 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年谱>小引》:“方忧官谤,又辱詔追。半道遣行,虽嘆栖迟之薄命;频年省记,要为比数於诸公。”

32、[诋谤]dǐ bàng

诋毁诽谤。

33、[姗谤]shān bàng

讥讽诽谤。

34、[流谤]liú bàng

造谣中伤。

35、[枉谤]wǎng bàng

诬陷诽谤。

36、[群谤]qún bàng

犹言众口交攻。

37、[谤法]bàng fǎ

诽谤正法的意思。

38、[阿谤]ā bàng

大声喝叱和毁谤。阿,通“訶”。

39、[喧谤]xuān bàng

1.谓大声指责。《明史·崔恭传》:“成化 五年,尚书 李秉 罢,商輅 欲用 姚夔,彭时 欲用 王概,而北人居言路者,谓 时 实逐 秉,喧谤於朝。” 2.谓众口诽谤。《隋书·房陵王勇传》:“於是内外諠谤,过失日闻。”

40、[谤词]bàng cí

1.指责的言词。 2.毁谤之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谤的反义词 谤的近义词 谤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谤能组什么词
  • 谤能组什么词语
  • 谤可以组什么词
  • 谤可以组什么词语
  • 谤字可以组什么词
  • 谤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谤字能组什么词
  • 谤字能组什么词语
  • 谤字开头的成语
  • 谤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