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bì

释义:1.〈书〉宠爱;受宠爱。2.〈书〉受宠爱的人。

组词

嬖昵 嬖臣 嬖惑 嬖爱 嬖宠 嬖近 嬖褒 嬖姬 嬖媚 嬖大夫 嬖御人 嬖御士

拼音

笔顺

𠃍 丿 𠃍 丿 𡿨 丿

同音字

拼音为bì的字 拼音为bi的字

基础解释

1.宠爱:~爱。~昵。 2.受宠爱:~臣。~妾。 3.受宠爱的人。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女,辟声。本义:宠爱) 同本义

    便嬖,爱也。——《说文》

    毋以嬖御人疾庄后。——《礼记·缁衣》

    嬖人之子也。——《左传·隐公三年》。注:“亲幸也。”

    而嬖是女也。——《国语·郑语》。注:“以邪僻取爱曰嬖。”

    叔孙还,纳其女于 灵公,嬖,生 景公。——《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宋公子地嬖 蘧富猎。——《左传·定公十年》

    又如:嬖昵(嬖近。宠幸亲昵);嬖奴(得宠的奴仆);嬖爱(宠爱);嬖艳(宠爱美女);嬖色(喜爱女色)。又表示受宠爱

    骊姬嬖,欲立其子。——《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又如:嬖女(受宠爱的女子);嬖臣(得宠的近臣)

〈名〉

  1. 受宠爱的人

    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左传·僖公十七年》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嬖-中華語文大辭典

嬖嬖ㄅ丨ˋbì1.〈書〉寵愛;寵幸。[例]~愛∣〜幸∣帝夜〜李夫人。2.〈書〉受寵幸的人。[例]寵~∣外〜。3.〈書〉受到寵愛的。[例]~臣∣〜妾∣〜姬。

嬖-漢語大字典


《説文》:“嬖,便嬖,愛也。从女,辟聲。”
bì 《廣韻》博計切,去霽幫。支部。
(1)宠爱;宠幸。《説文·女部》:“嬖,便嬖,愛也。”《玉篇·女部》:“嬖,《春秋傳》曰:賤而獲幸曰嬖。”《廣韻·霽韻》:“嬖,愛也。”《墨子·尚賢中》:“不黨父兄,不偏富貴,不嬖顔色。”《史記·周本紀》:“幽王嬖愛褒姒。”《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三年》:“令坤入揚州,希崇以楊氏遺令坤,令坤嬖之。”
(2)宠妾。《釋名·釋親屬》:“嬖,卑賤。婢妾媚以色事人得幸者也。”《廣韻·霽韻》:“嬖,妾也。”《逸周書·時訓》:“蚯蚓不出,嬖奪后命。”《新唐書·三宗諸子傳·邠王守禮》:“守禮以外支為王,不甚才而多寵嬖,子六十餘人,無可稱者。”又泛指受宠的人。《左傳·成公十七年》:“晋厲公侈,多外嬖。”杜預注:“外嬖,愛幸大夫。”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幸嬖]xìng bì

1.嬖幸。宠爱狎昵。 2.谓受宠幸。

2、[昵嬖]nì bì

指帝王狎昵宠幸的人。

3、[谗嬖]chán bì

1.因进谗而被宠幸。 2.指进谗而被宠幸的人。

4、[女嬖]nǚ bì

受君王宠爱的女人。

5、[嬖妾]bì qiè

犹爱妾。《左传·宣公十五年》:“初,魏武子 有嬖妾,无子。”《南史·臧质传》:“质 顿兵不肯时发,又顾恋嬖妾,弃军营垒,单马还城。”宋 曾巩《陈书目录序》:“惑於邪臣,溺於嬖妾,忘患纵欲,则其终之所以亡。”明 孙仁孺《东郭记·殆不可复》:“寳马香车,偕着咱娇妻嬖妾。想当初寒困堪嗟。”清 唐甄《潜书·远谏》:“亦有嬖妾,南威、西子,身之蛊也。”

6、[嬖习]bì xí

君主宠幸亲近的小人。

7、[嬖褒]bì bāo

指 周幽王 的宠妃 褒姒。

8、[嬖奴]bì nú

得宠的奴仆。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中:“大和 九年秋,沐 方説 涯 之嬖奴,以导所欲。涯 始一召见款曲,而许微官处焉。”

9、[嬖幸]bì xìng

1.受宠爱。 2.也指被宠爱狎昵的人。

10、[嬖僮]bì tóng

1.亦作“嬖童”。受宠爱的小童。《左传·哀公十一年》:“公为 与其嬖僮 江錡 乘,皆死,皆殯。”陆德明 释文:“僮,本亦作童。”《礼记·檀弓下》亦载此事,作“邻重”。郑玄 注:“重,皆当为童。童,未冠者之称。”朱起凤 曰:“嬖童即比童,亦即邻童,若作便嬖解,非特重诬古人,且亦大背经训矣。”见《辞通·一东·童》。清 戴名世《孑遗录》:“罗九武 从数骑独后,夜宿道中,密为书付其嬖僮前行,教其兵作乱,俟 九武 至 桐 乃止。” 2.指娈童。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男子生子》:“福建 总兵官 杨富 有嬖童,生二子。”

11、[嬖竖]bì shù

受宠幸的宫内小臣。

12、[孽嬖]niè bì

犹宠妾。

13、[嬖惑]bì huò

宠爱迷恋。

14、[嬖近]bì jìn

1.宠幸亲昵。 2.君主宠幸亲近的小人。

15、[六嬖]liù bì

谓 春秋 时 齐桓公 所宠幸的六个姬妾:长卫姬、少卫姬、郑姬、葛嬴、密姬、宋华子。桓公 死,六姬之子争立,酿成 齐国 内乱。见《左传·僖公十七年》。宋 苏轼《东坡志林·七德八戒》:“大哉,管仲 之相 桓公 也……恨其不学道,不自诚意正身以刑其国,使家有三归之病而国有六嬖之祸,故 桓公 不王,而 孔子 小之。”宋 岳珂《桯史·馆娃浯溪》:“齐 有六嬖,威公 以兴,正而不譎,圣人称焉。”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三》:“不然,三归之卿,岂能禁六嬖之霸?”

16、[嬖童]bì tóng

见“嬖僮”。

17、[嬖子]bì zǐ

犹庶子。姬妾所生之子。《左传·闵公二年》:“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嫡,大都耦国,乱之本也。”南朝 梁 元帝《金楼子·杂记下》:“主有三殆:倍德而好色,亲諂諛,远忠直,嬖子众多,嫡嗣无立,是一殆也。”

18、[嬖昵]bì nì

1.宠幸亲昵。 2.宠爱、亲近的小人。

19、[便嬖]pián bì

能说会道,善于迎合的宠臣,亲信。

20、[嬖宠]bì chǒng

1.受宠爱;宠爱。《管子·君臣上》:“妇人嬖宠,假於男之知以援外权。”尹知章 注:“妇人既得君之嬖宠,又因大臣之智以引其外权,则何为而不成也。”《后汉书·崔駰传》:“中常侍 江京、陈达 等,得以嬖宠惑蛊先帝。”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无真叟》:“有 亚禄 者,年已冠,虽色艺未衰,而人皆嬖宠幼穉。” 2.指受君主宠爱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弃嬖宠而用三良。”杜预 注:“七年杀嬖臣 申侯,十六年杀宠子 子华 也。”《孔丛子·杂训》:“毁不居之室以赐穷民,夺嬖宠之禄以振困匱。”清 唐甄《潜书·卿牧》:“嬖宠不得邀厚禄;贵戚不得窃尊位。” 3.特指受君主宠爱的妃嫔。《左传·昭公三年》:“今嬖宠之丧,不敢择位,而数于守适。”《旧唐书·后妃传序》:“然而三代之政,莫不以贤妃开国,嬖宠倾邦。”

21、[嬖姬]bì jī

受宠爱的姬妾。

22、[嬖孽]bì niè

1.受君主宠爱的小人。指庶妾、宦官等。 2.谓宠爱庶子。

23、[嬖佞]bì nìng

得宠的奸伪小人。

24、[嬖女]bì nǚ

受宠爱的姬妾。

25、[嬖媵]bì yìng

爱妾。

26、[嬖人]bì rén

皇帝或国王所偏爱的人。

27、[嬖爱]bì ài

1.宠爱。 2.指受宠爱的人。

28、[嬖色]bì sè

喜爱女色。

29、[邪嬖]xié bì

受帝王宠爱狎昵的人。

30、[正嬖]zhèng bì

纠正邪僻。

31、[嬖艳]bì yàn

宠爱的美女。

32、[嬖臣]bì chén

受宠幸的近臣。

33、[亲嬖]qīn bì

亲近宠爱。

34、[冢嬖]zhǒng bì

嫡长子与宠爱之子。

35、[媵嬖]yìng bì

宠妾。

36、[内嬖]nèi bì

1.谓受君主宠爱。《左传·僖公十七年》:“齐侯 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 2.指受君主或达官贵人宠爱的人。《后汉书·皇甫规传》:“陛下八年之中,三断大狱,一除内嬖,再诛外臣。”李贤 注:“无德而宠曰嬖,谓废 邓皇后 也。”《明史·于孔兼传》:“陛下徇内嬖之情,而摇主鬯之器。”

37、[外嬖]wài bì

指宫禁外的宠臣(包括男宠)。《左传·庄公二十八年》:“驪姬 嬖,欲立其子,赂外嬖 梁五,与 东关嬖五。”杜预 注:“姓 梁 名 五。在闺闥之外者。东关嬖五,别在关塞者,亦名 五。皆大夫,为 献公 所嬖幸,视听外事。”章炳麟《讨满洲檄》:“幕僚外嬖,交伍於道,官邪之成,为古今所未有。”参见“内嬖”。

38、[宠嬖]chǒng bì

1.犹宠幸、宠爱。 2.指得宠的佞幸。

39、[淫嬖]yín bì

1.滥施宠幸。《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金史·后妃传上序》:“海陵 淫嬖,后宫寖多。” 2.指受帝王宠爱的女人。晋 潘岳《西征赋》:“忲淫嬖之匈忍,勦皇统之孕育。”《晋书·阎缵传赞》:“续伯 区区,舆櫬陈謩。偪兹淫嬖,弗遂良图。”

40、[嬖媚]bì mèi

1.谄媚取宠。 2.指亲近宠爱的人。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嬖的反义词 嬖的近义词 嬖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嬖能组什么词
  • 嬖能组什么词语
  • 嬖可以组什么词
  • 嬖可以组什么词语
  • 嬖字可以组什么词
  • 嬖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嬖字能组什么词
  • 嬖字能组什么词语
  • 嬖字开头的成语
  • 嬖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