苾
拼音:bì
释义:1.〈书〉芳香。2.(Bì)姓。
组词
苾勃 苾苾 苾蒭 苾刍 苾芬 芳苾 芬苾 苾刍尼拼音
bì笔顺
一 丨 丨 丶 ㇂ 丶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bì的字 拼音为bi的字基础解释
1.芳香。 2.[苾]梵语音译词。也译作比丘。俗称和尚。(chú)。详细解释
香;芳香苾
苾芬孝祀。——《诗·小雅·楚茨》
字又作“吡”
晻薆咇咈。——司马相如《上林赋》
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荀子·礼论》
又如:苾芬(芬芳。本指祭品的馨香);苾苾(香气浓郁)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苾苾-辞源3【苾苾】形容香氣濃烈。詩 小雅 信南山:“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箋:“苾苾芬芬然香,祀禮於是則甚明也。”唐 張九齡 曲江集一 荔枝賦:“綠穗靡靡,青英苾苾。”
苾苾-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苾苾ㄅㄧˋ ㄅㄧˋbì bì香氣濃郁。《詩經.小雅.信南山》:「是蒸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漢.鄭玄.箋:「苾苾芬芬然,香祀禮於是則甚明也。」也作「飶飶」。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ì
1、[苾蒭]bì chú
见“苾芻”。
2、[苾刍]bì chú
亦作“苾蒭”。即比丘。本西域草名,梵语以喻出家的佛弟子。为受具足戒者之通称。
3、[芬苾]fēn bì
芳香。
4、[契苾]qì bì
1.古族名。敕勒 诸部之一,隋 唐 时居 焉耆 西北。贞观 六年(公元632年)归 唐。徙 甘 凉 间。后北徙 乌特勤山(今 杭爱山 东支)。《新唐书·回鹘传下》:“契苾 亦曰 契苾羽,在 焉耆 西北 鹰娑川,多览葛 之南。” 2.复姓。唐 代有 契苾何力。见《通志·氏族五》。
5、[苾勃]bì bó
香气浓烈。
6、[芳苾]fāng bì
犹芬芳。
7、[苾芬]bì fēn
1.犹芬芳。本指祭品的馨香。 2.指代祭品。
8、[苾苾]bì bì
香气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