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拼音:dà
释义:1.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跟“小”相对)。2.程度深。3.用于“不”后,合起来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4.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5.时间更远些。6.用在时令或节日前,表示强调。7.〈方〉称父亲或伯父。8.不很详细,不很准确。9.(体积、年龄等)大小的程度。10.排行第一的。11.(Dà)姓。12.古同“太”“泰”(tài),如“大子”“天下大而富”。
组词
大象 大众 大纲 大雁 重大 大体 大致 大人 大概 大自然 大无畏 大学生 大白菜 大悲咒 大熊猫 大智若愚 皆大欢喜 四大皆空 大展宏图 大千世界 树大招风 大大方方 大大咧咧拼音
dà笔顺
一 丿 ㇏横画不宜太长,撇画从横画中部穿过,捺画在撇和横相交处起笔,撇捺舒展,收笔大致齐平。
同音字
拼音为dà的字 拼音为da的字基础解释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2.指大小的对比。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5.年长,排行第一。6.敬辞。7.时间更远。8.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详细解释
〈形〉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
如:大作;尊姓大名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
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方〉∶父亲 。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方〉∶指伯父或叔父 。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姓
〈动〉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另见 dài
〈名〉
见“大夫”、“大王”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另见 dà
- 大 [dà]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
如:大作;尊姓大名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
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
如:大前天;大后天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方〉∶父亲 。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方〉∶指伯父或叔父 。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姓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另见 dài
〈形〉
〈副〉
〈名〉
〈动〉
- 大 [dài]
见“大夫”、“大王”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另见 dà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大大-中華語文大辭典大大ㄉㄚˋ ㄉㄚˋdàdà1.極大地;非常顯著地。[例]薪水比去年~縮減|今年3G手機的銷售量~提升。2.網路上對其他網友的敬稱。
大…大…-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大…大…dà…dà…
分别用在单音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规模大,程度深:~手~脚|~鱼~肉|~吵~闹|~吃~喝|~摇~摆|~红~绿。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à
1、[大山]dà shān
〈名〉泰山。“大”古通“泰”。
2、[大树]dà shù
指 东汉 冯异。
3、[天大地大]tiān dà dì dà
形容极大。
4、[大家]dà jiā
1.著名的专家:书法~。~手笔。 2.世家望族:~闺秀。 3.a)某人或某些人跟“大家”对举的时候,这人或这些人不在“大家”的范围之内,如:我报告~一个好消息。你讲个笑话给~听听。他们一进来,~都鼓掌表示欢迎。b)“大家”常常放在“你们、我们、他们、咱们”后面做复指成分,如:明天咱们~开个会谈谈。
5、[大人]dà ren
1.成人2.旧时称地位高的官长:巡抚~。
6、[大雁]dà yàn
1.鸿雁(鸟名)。 2.泛指雁类。
7、[大小]dà xiǎo
1.指大小的程度:这双鞋我穿上~正合适。 2.辈分的高低:不分~。没~。 3.大人和小孩儿:全家~五口。大大小小六个人。 4.或大或小(多偏于小),表示还能算得上:~是个干部。~也是笔生意。
8、[大米]dà mǐ
稻的子实脱壳后叫大米。
9、[大地]dà dì
1.广大的地面:~回春。阳光普照~。 2.指地球:~测量。
10、[大学]dà xué
1.实施高等教育的 学校。分综合大学、专科大学或学院。 2.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参见〔四书集注〕
11、[大量]dà liàng
1.属性词。数量多:~节日用品源源不断运来。~生产化肥,支援农业生产。 2.气量大,能容忍:宽宏~。
12、[大多]dà duō
大部分;大多数:大会的代表~是先进工作者。树上的柿子~已经成熟。
13、[重大]chóng dà
〈形〉大而重要。
14、[巨大]jù dà
(规模、数量等)很大:耗资~。~的工程。~的成就。
15、[大众]dà zhòng
群众;民众:~化。劳苦~。
16、[大会]dà huì
1.国家机关、团体等召开的全体会议。 2.人数众多的群众集会:动员~。庆祝~。
17、[大型]dà xíng
属性词。形状或规模大的:~钢材。~歌剧。~比赛。~展销会。
18、[较大]jiào dà
一群中比较大的部分或数字。
19、[大幅]dà fú
大幅就是幅度很大的意思。
20、[广大]guǎng dà
1.(面积、空间)宽阔:~地区。拖拉机在~的田野上耕作。 2.(范围、规模)巨大:有~的组织。掀起~的绿化植树热潮。 3.(人数)众多:~群众。~顾客。~读者。
21、[扩大]kuò dà
使(范围、规模等)比原来大:~生产。~战果。~眼界。~影响。~耕地面积。
22、[强大]qiáng dà
(力量)坚强雄厚:~的国家。阵容~。国力日益~。
23、[大概]dà gài
1.大致的内容或情况:他嘴上不说,心里却捉摸了个~。 2.属性词。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他把情况做了个~的分析。这件事我记不太清,只有个~的印象。 3.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雪并没有多厚,~在半夜就不下了。从这里到西山,~有四五十里地。那道题~很难。
24、[不大]bù dà
1.范围有限或影响有限。 2.表示程度不深。 3.表示次数不多,不甚频繁。
25、[大大]dà dà
强调数量很大或程度很深:费用~超过了预算。室内有了通风装置,温度~降低了。
26、[大赛]dà sài
大型的、级别较高的比赛:世界杯排球~。国际芭蕾舞~。
27、[大力]dà lì
1.很大的力量:出~。下~。 2.用很大的力量:~支持。~协作。
28、[大师]dà shī
1.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艺术~。 2.某些棋类运动的等级称号:国际象棋特级~。 3.对和尚的尊称。
29、[大道]dà dào
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之行也,天下为公。
30、[大约]dà yuē
1.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句子里有数字):他~有六十开外了。 2.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他~是开会去了。
31、[大陆]dà lù
1.面积广大的陆地。全球有六块大陆,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 亚大陆。 2.特指中国领土的大陆部分。
32、[极大]jí dà
最大值。
33、[大盘]dà pán
指股票、期货市场 交易的整体行情。
34、[大气]dà qi
1.〈名〉大的气度;大的气势。2.〈形〉气度大;气势大。
35、[大脑]dà nǎo
脑的一部分。是中 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位于颅腔内,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半球间有横行纤维相联系。外层 为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内部的空腔叫脑室,是产生和容纳脑脊髓液的地方。人类的 大脑最发达。
36、[伟大]wěi dà
品格崇高;才识卓越;气象雄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钦佩的:~的领袖。~的祖国。~的事业。~的成就。
37、[人大]rén dà
人民代表大会的简称:~代表。省~。
38、[大队]dà duì
1.队伍编制,下辖若干中队。 2.军队中相当于营或团的一级组织。
39、[长大]zhǎng dà
〈动〉生长壮大。
40、[大街]dà jiē
城镇中路面较宽、比较繁华的街道。
tài
1、[大皇]tài huáng
1.亦作“太皇”。 2.亦作“太皇”。
2、[大息]tài xī
见“太息”。
3、[大子]tài zǐ
1.旧时一种较大的铜元,一枚抵普通铜元二枚。许地山《街头巷尾之伦理》:“抱小孩的大兵,在地下捡了一个大子。”老舍《骆驼祥子》九:“祥子 要了四两白干,三个大子儿的落花生。” 2.即太子。《周礼·夏官·诸子》:“国有大事,则帅国子而致於大子。”《左传·隐公元年》:“惠公 之薨也,有 宋 师,大子少,葬故有闕。”《庄子·人间世》:“颜閤 将傅 卫灵公 大子。”成玄英 疏:“大子,蒯瞶 也。”
4、[大仓]tài cāng
设在京城的国家粮库。
5、[槃大子]pán tài zǐ
佛学术语,梵语bandhya^-putra。比喻如龟毛兔角之虚幻不实。
6、[大皇城]tài huáng chéng
明正统十四年内迁山西,城遂空废。
7、[大璞不完]tài pú bù wán
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8、[大山小山]tài shān xiǎo shān
汉 淮南王 刘安 招集文人从事著述,各造辞赋,以类相从,分别称为大山或小山,犹《诗经》之有《大雅》和《小雅》。见 汉 王逸《楚辞章句·招隐士序》。或以为大小、小山是人名,见 汉 高诱《〈淮南子〉序》。后用来称呼同时有名的两兄弟。如 南朝 梁 何点、何胤 兄弟俱隐遁不仕,世号 点 为“大山”。
近义词
反义词
dà
1、[小]xiǎo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3.时间短:~坐。~住。 4.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5.谦辞:~弟。~可。~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6.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