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
拼音:zhì
释义:1.做;造。2.拟定;规定。3.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4.制度,法度,法则。5.(Zhì)姓。
组词
制度 控制 体制 制定 制造 机制 限制 法制 研制 责任制 股份制 公有制 制高点 私有制 复制品 一国两制 因地制宜 社会制度 激励机制 先发制人 生物制品 粗制滥造 克敌制胜 出奇制胜拼音
zhì笔顺
丿 一 一 丨 𠃌 丨 丨 亅同音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1.制造:~版。~革。~图。炼~。缝~。这块奖牌是用铜~成的。 2.拟订;规定:~定。因地~宜。 3.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压~。限~。管~。节~。~伏。 4.制度:全民所有~。民主集中~。 5.姓。详细解释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制,裁也。——《说文》
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淮南子·主术》
制彼裳衣。——《诗·豳风·东山》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
又如:制割(裁剪切割);制义(制宜,裁断适宜);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研究制造);配制;提制(提炼制造);精制;中国制
制定,用文字规定
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易·节》
今也,制民之产。——《孟子·梁惠王上》
故王者之制法,昭乎如日月。——《盐铁论·刑德》
周之王也,制礼。——《左传·哀公七年》
又如:制宜(谓区别不同的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方式方法);制则(制定法度);制立(建立制度);制改(改制。谓制定典章革除弊端)
控制;制服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孙子·虚实》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威制豪强。——《汉书·赵广汉传》
制其兵。——汉· 贾谊《过秦论》
又
制六合。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又
自制足之。
又如:制屈(制伏;使屈服);制地(控制土地);制驭(控制驾驭);制御(统治,控制)
抑制,限制,忍住
衣服有制,饮食有节,则出寡矣。——《商君书·画策》
又如:制劫(牵制);制使(制约);制遏(抑制);制约(限制约束);制限(限制);制缚(制约束缚);制防(限制防范)
主管 。
如:制兵(统辖军队);制局(职掌内府器杖兵役的机构)
裁决,决断
行无专制。——《淮南子》
当是时,晋国政皆决 知伯, 晋哀公不得有所制。——《史记·晋世家》
通“质”。抵押
昔不谷先委制于越君。——《国语·吴语》
委制于吴。——《国语·越语》
规章,制度
擅作典制。——《史记·礼书》
虽有典制。——《三国志·孙权传》
今京不度,非制也。——《左传·隐公元年》
又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又如:公制;制令(制度法令);制象(制度,法制);制号(制度号令);制节(制度适宜);全民所有制
式样
俎豆犹古法, 衣裳无新制。——陶潜《桃花源诗》
其制稍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制样(犹样式)
规模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范仲淹《岳阳楼记》
守父母之丧为制
因在制中,不便行礼。——《红楼梦》
帝王的命令。也指法令
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史记·汲黯列传》
制曰:“下京兆尹治。”——《汉书·赵广汉传》
又如:制曰(皇帝的诏书上说);制敕(皇帝的诏令)
各种有关的重量单位制 。
如:常衡制
(会意。从衣从制。本义:裁制衣服)
同本义
製,裁也。——《说文》
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制芰荷以为衣兮。——《楚辞·离骚》。注:“制,裁也。”
服短衣楚制。——《汉书·叔孙通传》
旌性行以制珮兮。——《文选·张衡·思玄赋》
又如:制裁(裁制的式样);制芰(以芰荷之叶裁制衣裳。指象征芳洁的隐者之服)
制造,制作器物
牙机巧制。——《后汉书·张衡传》
所制蜡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制出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所制火药。——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制锦(制造美锦。引申为赞颂县令有政绩);制冷(人工制造低温(低于环境温度)的技术);制琢(制造雕刻)
撰写 。
如:制文(撰写文章);制形(钩描轮廓);制作(写作;撰述);制述(著述);制碑(撰作碑文)
用炮炒等法炼成中药 。
如:制剂(根据处方,按一定操作规程将药物加工制成药剂)
作品,文章
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宋书》
又如:佳制;鸿篇巨制
式样
通儒服, 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 楚制。——《汉书》
〈动〉
〈名〉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制-漢語大字典制
《説文》:“制,裁也。从刀,从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o܌古文制如此。”朱駿聲通訓定聲:“按,以刀斷木,从未猶从木也……古文从彡,象斫木紋。”林义光《文源》:“未,古枚字,枝榦也。古制、折通用。”按:以下义项(1)(2)(8)繁体字作“製”。
zhì 《廣韻》征例切,去祭章。月部。
(1)裁断;切割。《韓非子·難二》:“管仲善制割,賓須無善削縫,隰朋善純緣,衣成,君舉而服之。”《淮南子·主術》:“賢主之用人也,猶巧工之制木也。”高誘注:“制,裁也。”《禮記·郊特牲》:“詔祝於室,坐尸於堂。”鄭玄注:“主人親制其肝,所謂制祭也。”孔穎達疏:“制,割也。謂割其肝而不相離。”
(2)制作;制造。《字彙·刀部》:“制,造也。”《詩·豳風·東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孟子·梁惠王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趙岐注:“制,作也。”清顧炎武《日知録》卷二十二:“《營衛志》言:冀州以南,歷洪水之變,夏后始制城郭,其人土著而居。”
(3)规划;制订。如:因地制宜。《易·節》:“象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唐韓愈《上宰相書》:“抑又聞上之設官制禄,必求其人而授之者,非苟慕其才而富貴其身也。”清顧炎武《日知録》卷八:“審形勢以制統轄,度輻員以界郡縣。”
(4)禁止;抑制。《説文·刀部》:“制,一曰止也。”《廣雅·釋詁四》:“制,禁也。”《商君書·畫策》:“衣服有制,飲食有節,則出寡矣。”唐杜甫《前出塞九首》之六:“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清丘逢甲《夏夜與季平蕭氏台聽濤追話舊事作》:“五年鄉淚愁中制,半夜軍聲夢裏馳。”
(5)约束;控制。《增韻·祭韻》:“制,檢也。”《字彙·刀部》:“制,節也。”《書·盤庚上》:“相時憸民,猶胥顧于箴言,其發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長之命?”《淮南子·脩務》:“夫馬之為草駒之時,跳躍揚蹏翹尾而走,人不能制。”高誘注:“制,禁也。”唐韓愈《原性》:“上之性就學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
(6)决断;裁决。《廣雅·釋詁一》:“制,折也。”《玉篇·刀部》:“制,斷也。”《淮南子·氾論》:“行無專制。”高誘注:“制,斷也。”《史記·晋世家》:“當是時,晋國政皆決知伯,晋哀公不得有所制。”章炳麟《秦政记》:“人主独贵者,政亦独制。”
(7)法度;制度。如:百分制;集体所有制。《玉篇·刀部》:“制,法度也。”《國語·越語下》:“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韋昭注:“制,度也。”《禮記·曲禮上》:“越國而問焉,必告之以其制。”鄭玄注:“制,法度。”清林則徐《議復團練水勇情形摺》:“蓋其來衆烏合,非比有制之師。”
(8)形制;式样。《周禮·考工記·弓人》:“弓長六尺有六寸謂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長六尺有三寸謂之中制,中士服之;弓長六尺謂之下制,下士服之。”晋陶潛《桃花源詩》:“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清洪仁玕《資政新篇》:“一屋宇之制,堅固高廣任其財力自為,不得雕鏤刻巧,並類王宫朝殿。”
(9)守父母之丧为制。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宫調》卷六:“比及鶯鶯終制以來,庻無反覆,以斷前約。”《紅樓夢》第一百一十四回:“因在制中,不便行禮。”
(10)帝王的命令。也指法令。《廣雅·釋言》:“制,誓也。”《禮記·曲禮下》:“士死制。”鄭玄注:“制,謂君教令所使為之。”漢蔡邕《獨斷上》:“制者,王者之言必為法制也。”唐李肇《翰林志》:“王命之制有七……二曰制書,行大典、賞罰、授大官爵、釐革舊政、赦宥降虜,則用之。”
⑪古称布帛长宽的法定尺度为“制”,又为一般法定物的通称。《周禮·天官·内宰》:“凡建國,佐后立市……出其度量淳制。”鄭玄注:“故書淳為敦。杜子春讀敦為純,純謂幅廣也;制謂匹長。玄謂:純制,天子巡守禮所云‘制幣丈八尺,純四ঐ֢\u0019與。”《禮記·王制》:“八政:飲食、衣服、事為、異别、度、量、數、制。”鄭玄注:“制,布帛幅廣狹也。”清林則徐《籌議嚴禁鴉片章程摺》:“每銀一兩易制錢一千六百有零。”
⑫古邑名。西周时东虢,春秋时为郑邑,后入晋。故址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北。《左傳·隱公元年》:“制,巖邑也。”又《襄公十年》:“諸侯之師城虎牢而戍之,晋師城梧及制。”
⑬姓。《萬姓統譜·霽韻》:“制,漢初有制氏,以雅樂聲律,世在樂官。”
同:製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ì
1、[制作]zhì zuò
制造:~家具。
2、[制造]zhì zào
1.用人工使原材料成为可供使用的物品:~机器。~化肥。 2.人为地造成某种气氛或局面等(含贬义):~纠纷。~紧张气氛。
3、[制服]zhì fú
1.同“制伏”。 2.军人、机关工作者、学生等穿戴的有规定式样的服装。
4、[制定]zhì dìng
定出(法律、章程、计划等):~宪法。~学会章程。~年度计划。
5、[制度]zhì dù
1.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工作~。财政~。 2.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社会主义~。封建宗法~。
6、[因地制宜]yīn dì zhì yí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宜:适当。
7、[控制]kòng zhì
1.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操纵:自动~。~人数。 2.使处于自己的占有、管理或影响之下:殖民地的经济为宗主国所~。制高点的火力~了整片开阔地。
8、[抑制]yì zhì
1.大脑皮质的两种基本神经活动过程之一,是在外部或内部刺激下产生的,作用是阻止皮质的兴奋,减弱器官的活动。睡眠就是大脑皮质全部处于抑制的现象。 2.压下去;控制:他~不住内心的喜悦。
9、[机制]jī zhì
1.属性词。用机器制造的:~纸。~煤球。 2.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如计算机的机制。 3.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如动脉硬化的机制。 4.指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如优选法中优化对象的机制。‖也叫机理。 5.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市场~。竞争~。
10、[限制]xiàn zhì
1.规定范围,不许超过:~其行动自由。文章的字数不~。 2.规定的范围:有一定的~。
11、[复制]fù zhì
依照原件制作成同样的(多指通过临摹、拓印、印刷、复印、录音、录像、翻拍等方式):~品。~软件。这些文物都是~的。
12、[定制]dìng zhì
确定的做法和制度。
13、[体制]tǐ zhì
1.国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经济~。政治~。教育~。~改革。 2.文体的格局;体裁:五言诗的~,在汉末就形成了。
14、[强制]qiáng zhì
用政治或经济力量强迫:~执行。
15、[制动]zhì dòng
使运动物体减速或停止运动。
16、[编制]biān zhì
1.把细长的东西交叉组织制成器物:用柳条~的篮子。 2.编造;制订:~计划。 3.军队、工矿企业、学校、机关、团体等机构的人员定额和组织形式:超过~。按连队~。
17、[制品]zhì pǐn
制造成的物品:乳~。塑料~。化学~。
18、[压制]yā zhì
1.竭力限制或制止;抑制:不要~批评。~不住自己的愤怒。 2.用压的方法制造:~砖坯。
19、[研制]yán zhì
研究制造:~新产品。
20、[法制]fǎ zhì
法律制度体系,包括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法规以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
21、[管制]guǎn zhì
1.强制管理:~灯火。 2.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但限制其一定的自由,受公安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在原单位或居住地进行改造的刑罚。是中国特有的刑种。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
22、[制约]zhì yuē
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互相~。
23、[录制]lù zhì
用录音机或录像机把声音或形象记录下来,加工制成某种作品:~唱片。~电视剧。
24、[自制]zì zhì
1.自己制造:~糕点。~玩具。 2.克制自己:~力。难以~。
25、[遏制]è zhì
1.用力控制(某种感情)。 2.阻止;迫使停止。
26、[制表]zhì biǎo
列表。
27、[制裁]zhì cái
1.对违法者依法给予惩罚。 2.中国国家机关、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军队等,对违反其纪律的人员予以处分。
28、[腌制]yān zhì
用糖、盐等浸渍的方法制。
29、[抵制]dǐ zhì
抵抗,阻止,不让 消极或错误的事物侵入或发生作用:~错误做法。
30、[制订]zhì dìng
创制拟订:~汉语拼音方案。
31、[制止]zhì zhǐ
强迫使停止;不允许继续(行动):~侵略。我做了一个手势,~他再说下去。
32、[克制]kè zhì
抑制(多指情感):采取~的态度。他很能~自己的情感,冷静地处理问题。
33、[绘制]huì zhì
画(图表):~工程设计图。
34、[制冷]zhì lěng
人工制造低温的技术。即使某一空间或区域的物质的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低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冰箱、空调器和液化空气等方面。
35、[改制]gǎi zhì
改变政治、经济等制度。
36、[监制]jiān zhì
1.监督制造(商品)。 2.监督摄制(影片、电视片)。 3.担任监督影视片摄制工作的人。
37、[制剂]zhì jì
生药或化学药品经过加工制成的药物,如片剂、水剂、酊剂、血清、疫苗。
38、[受制]shòu zhì
1.受辖制:~于人。 2.受害;受罪。
39、[订制]dìng zhì
1.定制。指某一产品经双方协商同意、签订合同,甲方预付部分货款、乙方负责制造。 2.制订。
40、[仿制]fǎng zhì
仿造:~品。
近义词
zhì
1、[造]zào
1.做;制作:创~。建~。~船。~纸。~预算。~名册。 2.假编;捏造:~谣。 3.姓。 4.指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两~。甲~。 5.农作物的收成:早~。晚~。 6.农作物收成的次数:一年三~皆丰收。 7.前往;到:~访。登峰~极。 8.成就:~诣。深~。 9.培养:可~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