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sù

释义:1.塑造。2.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统称。3.塑像。

组词

装塑 土塑 塑性 塑像 塑炼 塑建 捏塑 画塑 塑料 泥塑 泥塑人 可塑性 氟塑料 塑性炸药 塑料薄膜 木雕泥塑 工程塑料 酚醛塑料 塑性粘度 人物塑造

拼音

笔顺

丿 丿 丿 𠃌
上长下短。“朔”整体紧凑,左边竖向笔画大致均匀,右边横画均匀。“土”两横平行,竖居中,底横稍长。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同音字

拼音为sù的字 拼音为su的字

基础解释

1.用石膏或泥土等做成人物等形象:~像。泥~木雕。 2.指塑料:全~家具。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土,朔( sù)声。本义:用泥土抟成人物形象)

  2. 同本义

    明道先生(程颢)坐如泥塑人。——《二程全书·传闻杂记》

    ——宋· 苏轼《凤翔八观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

    又如:塑人;塑像;泥塑;面塑

  3. 呆愣

    把个公子如同泥塑一般,塑在那里。——《儿女英雄传》

  4. 垒砌

    但奇妙的是在那堂屋的天井边上塑着一个一连有三口锅的长灶头。——郭沫若《革命春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塑-中華語文大辭典

塑ㄙㄨˋsù1.塑造。[例]雕~|陶~|木雕泥~|一尊~像。2.指塑膠。一種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樹脂形成的有機聚合物,具有因熱或機械加工成型的可塑性及耐腐蝕性。也作「塑料」。★即「塑料」。

塑-中華大字典

1、塑讀音:蘇故切,音素,遇韻。釋文:
❶埏土象物也。或从素。見《類篇》。
❷今俗揑土象鬼神象貌亦曰~。《程子語錄》:明道坐如泥~人。接人渾是一團和氣。
2、塐釋文:同塑。見《類篇》。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塑料]sù liào

一般指以树脂为主要成分而具有可塑性的材料及其制品。在一定条件下,塑化成形,产品最后保持形状不变。种类很多,如电木、有机玻璃等。塑料具有质轻、绝缘、耐酸等优良特性。广泛用于制造业和生活用品,可代替金属、木材等。

2、[塑造]sù zào

1.用泥土等可塑材料制成人物形象:庙里~了一尊泥菩萨。 2.用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形象:这篇小说成功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形象。

3、[雕塑]diāo sù

造型艺术之一。以泥、木、石、金属等材料雕刻和塑造有体积的立体形象。一般分圆雕、浮雕两类。也指雕塑而成的 艺术品。

4、[重塑]chóng sù

重新塑造。

5、[塑形]sù xíng

通过身高、体重、年龄、三围等人体数据经科学计算而得出个体标准尺寸,进行有针对性地塑形计划,修震补正,使个体的外形符合标准,获得视觉上的外在美。

6、[塑身]sù shēn

对形体的一种塑造。

7、[塑像]sù xiàng

1.用石膏或泥土等制作人像。 2.用石膏或泥土等塑成的人像。

8、[泥塑]ní sù

民间工艺,用黏土捏成各种人物形象。也指用黏土捏成的工艺品。

9、[面塑]miàn sù

民间工艺,用加彩色的糯米面捏成各种形象。

10、[塑化]sù huà

塑化指塑料在料筒内经加热达到流动状态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的全过程。

11、[彩塑]cǎi sù

民间工艺,用黏土捏成各种人物形象,并涂上彩色颜料。也指彩塑的工艺品。

12、[吹塑]chuī sù

也称中空吹塑,一种发展迅速的塑料加工方法。

13、[塑型]sù xíng

对人物根据剧本中人物形象的要求进行塑造。

14、[堆塑]duī sù

也称‘堆贴’‘塑贴’‘堆雕’。引出或者塑出立体状的纹饰贴与胚体上的一种装饰方法。

15、[塑炼]sù liàn

用塑炼机捏揉。

16、[塑毒]sù dú

一种对树脂或塑料或橡胶或粘合剂等高分子材料有溶剂化作用的一类功能性化学品,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

17、[壁塑]bì sù

中国 绘画、雕塑合一的一种艺术形式。借壁势塑造神鬼、人物、山水、楼阁、花卉等像,并施以色彩,形成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特殊样式。

18、[握塑]wò sù

双陆,在古代又叫“握塑”、“长行”,另外还有“波罗塞戏”的别名,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棋类活动。

19、[滴塑]dī sù

利用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具有状态可变的特性,即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黏流性,而常温下又可恢复固态的特性,并使用适当的方法和专门的工具喷墨,在其黏流状态下按要求塑造成设计的形态,然后在常温下固化成型。

20、[捻塑]niǎn sù

揉捏塑造。

21、[土塑]tǔ sù

泥塑。

22、[画塑]huà sù

绘画与雕塑。

23、[装塑]zhuāng sù

亦作“装塐”。装潢塑造。

24、[捏塑]niē sù

亦作“揑塑”。以泥塑造。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唐朝上》:“时有 张爱儿 学 吴 画不成,便为揑塑。”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逸文》:“江 左人以泥揑塑人物,有机关以动手足,货於市,谓之快活三郎。”清 赵翼《捏塑传真》诗序:“虎邱 陆起元,以揑塑人像称能手。”

25、[塑建]sù jiàn

塑造;用可塑材料建造。

26、[可塑性]kě sù xìng

1.也叫塑性。即物体受外力变形后,在除去外力情况下保持其所成形状的能力。是黏土、树脂、塑料等的一种特性。 2.生物体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影响下,某些性质能发生变化,逐渐形成新类型的特性。如人的可培养、可教育性:青年人~很大。

27、[增塑剂]zēng sù jì

加入塑料、橡胶等物料中以增加加工成型时的可塑性和流动性能,并使成品具有柔韧性的有机物质。通常是一些粘稠性液体或易熔化的固体。对增塑剂的要求是:无色、无臭、无毒、挥发性小、不燃和化学稳定性大。词语来源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词语造句1、它用增塑剂DEHP代替棕榈油,这都知道会导致癌症。2、某些增塑剂,如苯二甲酸盐,到2009年2月为止将不会被禁止。3、同一环氧值的EBR硫化胶气密性随配方中炭黑、硫磺用量的增加而升高,随增塑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4、在烘烤过程中,这些精细分布的树脂粒子溶解在增塑剂中。5、研究了甘油和木糖醇复合增塑剂对大豆蛋白塑料特性的影响。6、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增塑剂DOP含量的增加,试样表面硬度逐渐降低,拉伸强度逐渐降低,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加;7、着重讨论了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中聚合物、无机物及增塑剂对体系的界面结构和锂离子传递的影响。8、研究结果表明北江谭洲水道水体受到了石油类、生活污水、塑料增塑剂和工厂排放污水等的污染。9、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增塑剂,大豆蛋白塑料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均增加。10、其主要来源于塑料和树脂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增塑剂,也有相当部分来源于

28、[铸塑石墨]zhù sù shí mò

铸塑石墨又称浇注石墨。

29、[彩砖塑模]cǎi zhuān sù mó

生产水泥彩砖的塑料模具。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塑的反义词 塑的近义词 塑的同音词 宿

大家都在搜

  • 塑能组什么词
  • 塑能组什么词语
  • 塑可以组什么词
  • 塑可以组什么词语
  • 塑字可以组什么词
  • 塑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塑字能组什么词
  • 塑字能组什么词语
  • 塑字开头的成语
  • 塑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