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
拼音:xiàn
释义:1.坠入;掉进;沉入。2.被攻破;被占领。3.使陷落;攻破。4.为捕捉野兽或敌人而挖的坑。5.设计害人。6.物体表面的一部分凹进去。7.缺点。
组词
陷坑 冲锋陷阵 陷入 陷阱 诬陷 凹陷 窈陷 陷入僵局 缺陷 沦陷拼音
xiàn笔顺
㇌ 丨 丿 ㇇ 丿 丨 一 𠃍 一 一“阝”的“了”曲弯自然,稍短,竖画正直。“臽”上部两撇平行,下部框形上宽下窄,中间两横断开相对。
同音字
拼音为xiàn的字 拼音为xian的字基础解释
1.陷阱。 2.掉进;沉下:~进泥潭。地~。 3.凹下去:两颊深~。 4.设计害人:~人于罪。 5.攻破:冲锋~阵。 6.缺点:缺~。详细解释
(会意兼形声。从阜( fù);从臽,臽( xiān)亦声。据金文,象人掉进陷阱形。本义:坠入,掉进)
同本义
陷,高下也。一曰陊也。——《说文》
不可陷也。——《论语》。孔注:“下也。”
上陷而不振。——《国语·鲁语》。注:“坠也。”
一拥而入,人马俱陷。——《三国志通俗演义》
又如:陷狱(入狱);沉陷(地面陷下去)
陷溺,淹没
陷没而死。——宋· 文天祥《 后序》
又如:陷溺
陷害
三长史皆害汤( 张汤),欲陷之。——《史记》
又如:诬陷(诬告陷害);陷灭(陷害诛灭)
攻破
[灌孟] 战常陷坚。——《史记》
又如:陷敌(陷队。冲入敌阵);陷坚(攻破敌军坚强的阵地。同陷锐)
陷入,落在不利的境地
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又如:陷败(遭到失败);陷误(陷入误区);陷身(身陷泥坑、火坑)
陷阱 。诱捕猎物或诱杀动物用的坑
鱼可使之吞钩,虎可使之入陷。——《齐丘子》
又如:陷车(古时押解犯人的囚车)
缺点;过失
陷而入于恭。——《国语》
又如:缺陷(欠缺或不够完善的地方)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陷-中華語文大辭典陷ㄒ丨ㄢˋxiàn1.沉入;掉進。[例]~入∣~進泥潭∣身~囹圄。2.使陷落;被攻破。[例]連~五城∣衝鋒~陣∣失~。3.陷阱;陷坑。[例]設~。4.陷害;設計害人。[例]誣~∣構~。5.凹下去。[例]沉~∣兩腮深~∣天塌地~。6.缺點;欠缺。[例]缺~。
陷-汉语大词典陷(I)k?n
ㄎㄢˇ
〔《广韵》苦感切,上感,溪。〕
同“坎”。
1.地面凹陷之处;坑穴。
●《墨子·节葬下》:“满陷无封。”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豉法》:“掘地作陷,令足容瓮器。”
●《魏书·慕容永传》:“定果勇善战,冲深惮之,纳永计,穿马陷以自固。”
2.埋。
●宋叶适《母杜氏墓志》:“用敢略序始末,陷名于墓隅。”
陷(II)xian
ㄒ〡ㄢˋ
〔《集韵》乎韽切,去陷,匣。〕
同“陷”。
坍塌,塌陷。
●《集韵·去陷》:“陷,或从土。”
陷(2)(无)陷(I)xian
ㄒ〡ㄢˋ
〔《广韵》户韽切,去陷,匣。〕
亦作“錎”。
1.陷阱,坑穴。
●《韩非子·六反》:“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
●《汉书·晁错传》:“其立法也,非以苦民伤众,而为之机陷也。”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陷,阱也。”
2.坠入;陷入。
●《国语·鲁语上》:“若以邪临民,陷而不振,用善不肯专,则不能使。”
韦昭注:“陷,坠也。”
●《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学士大人,一时忽略,陷于不知,何不到京中太师门下赔罪一番,必然回嗔作喜。”
●峻青《黎明的河边·马石山上》:“然而,为了拯救陷在地狱里的人们,已经冲出了地狱的战士们,他们又再次地投入了地狱!”
3.淹没,埋没。
●《礼记·檀弓下》:“毋使其首陷焉。”
郑玄注:“陷,谓没于土。”
●唐苏颋《垄上记·古冢铭》:“旁有石铭云,欲陷不陷被藤缚,欲落不落被沙阁。”
●余开选《狮子》:“‘狮子’已经‘扑’地一声跳下去了。厚厚的淤泥,一下深深的陷到她的膝盖。”
4.陷害。
●《史记·酷吏列传》:“三长史皆害汤,欲陷之。”
●宋叶适《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其在朝,而陈丞相自强愎,公不附己,故出以使虏;又疑虏复犯淮,故就用为提盐,皆欲以危地陷公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今日有个下处主人江溶,被海贼诬扳,吏典熟知他是良善人户,必是仇家所陷,故此斗胆禀明,望老爷天鉴之下,超豁无辜。”
5.刺入。
●《韩非子·难一》:“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
●《汉书·贾谊传》:“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匈矣。”
6.攻破;占领。
●《吕氏春秋·贵卒》:“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六月,陷赵军。”
●《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黄巢陷长安,凡唐之宗室在长安者,尽行屠杀。”
●清叶廷琯《吹网录·胡注失收考异》:“朱全忠陷孟州,逐河阳节度使赵克裕。”
7.覆没;陷落。
●《左传·宣公十二年》:“彘子以偏师陷,子罪大矣。”
●《孙子·地形》:“吏强卒弱曰陷。”
李筌注:“陷,败也。”
8.缺少;不足。
●《淮南子·缪称训》:“满如陷,实如虚。”
高诱注:“陷,少也。”
9.过失,缺陷。
●《国语·鲁语下》:“齐闾丘来盟,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于恭。’”
韦昭注:“陷,犹过失也。”
10.嵌入。
●唐韩愈《徐泗濠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故请刻石以记之,而陷置于壁间,俾来者得以览观焉。”
●《说郛》卷六一引宋陶谷《清异录·盏中游妓》:“予家有鱼英酒盏,中陷园林美女像。”
●宋沈括《梦溪笔谈·辩证一》:“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蜀冈录》:“今皆泐石陷楼壁。”
11.陷入某一处境或地方无法脱身。
●《水浒传》第十一回:“林冲看时,见那八百里梁山泊,果然是个陷人去处。”
●张天翼《蜜蜂·路》:“咱们现在孤零零陷在这儿了。”
12.通“含”。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势备》:“夫陷齿戴角,前蚤(爪)后锯(距),喜而合,怒而斗,天之道也,不可止也。”
整理小组注:“陷,借为含。‘含齿戴角,前爪后距’,指有牙、角、爪距的禽兽。”
陷(II)xian
ㄒ〡ㄢˋ
〔《广韵》户韽切,去陷,匣。〕
亦作“錎”。
1.陷阱,坑穴。
●《韩非子·六反》:“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
●《汉书·晁错传》:“其立法也,非以苦民伤众,而为之机陷也。”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陷,阱也。”
2.坠入;陷入。
●《国语·鲁语上》:“若以邪临民,陷而不振,用善不肯专,则不能使。”
韦昭注:“陷,坠也。”
●《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学士大人,一时忽略,陷于不知,何不到京中太师门下赔罪一番,必然回嗔作喜。”
●峻青《黎明的河边·马石山上》:“然而,为了拯救陷在地狱里的人们,已经冲出了地狱的战士们,他们又再次地投入了地狱!”
3.淹没,埋没。
●《礼记·檀弓下》:“毋使其首陷焉。”
郑玄注:“陷,谓没于土。”
●唐苏颋《垄上记·古冢铭》:“旁有石铭云,欲陷不陷被藤缚,欲落不落被沙阁。”
●余开选《狮子》:“‘狮子’已经‘扑’地一声跳下去了。厚厚的淤泥,一下深深的陷到她的膝盖。”
4.陷害。
●《史记·酷吏列传》:“三长史皆害汤,欲陷之。”
●宋叶适《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其在朝,而陈丞相自强愎,公不附己,故出以使虏;又疑虏复犯淮,故就用为提盐,皆欲以危地陷公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今日有个下处主人江溶,被海贼诬扳,吏典熟知他是良善人户,必是仇家所陷,故此斗胆禀明,望老爷天鉴之下,超豁无辜。”
5.刺入。
●《韩非子·难一》:“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
●《汉书·贾谊传》:“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匈矣。”
6.攻破;占领。
●《吕氏春秋·贵卒》:“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六月,陷赵军。”
●《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黄巢陷长安,凡唐之宗室在长安者,尽行屠杀。”
●清叶廷琯《吹网录·胡注失收考异》:“朱全忠陷孟州,逐河阳节度使赵克裕。”
7.覆没;陷落。
●《左传·宣公十二年》:“彘子以偏师陷,子罪大矣。”
●《孙子·地形》:“吏强卒弱曰陷。”
李筌注:“陷,败也。”
8.缺少;不足。
●《淮南子·缪称训》:“满如陷,实如虚。”
高诱注:“陷,少也。”
9.过失,缺陷。
●《国语·鲁语下》:“齐闾丘来盟,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于恭。’”
韦昭注:“陷,犹过失也。”
10.嵌入。
●唐韩愈《徐泗濠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故请刻石以记之,而陷置于壁间,俾来者得以览观焉。”
●《说郛》卷六一引宋陶谷《清异录·盏中游妓》:“予家有鱼英酒盏,中陷园林美女像。”
●宋沈括《梦溪笔谈·辩证一》:“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蜀冈录》:“今皆泐石陷楼壁。”
11.陷入某一处境或地方无法脱身。
●《水浒传》第十一回:“林冲看时,见那八百里梁山泊,果然是个陷人去处。”
●张天翼《蜜蜂·路》:“咱们现在孤零零陷在这儿了。”
12.通“含”。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势备》:“夫陷齿戴角,前蚤(爪)后锯(距),喜而合,怒而斗,天之道也,不可止也。”
整理小组注:“陷,借为含。‘含齿戴角,前爪后距’,指有牙、角、爪距的禽兽。”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iàn
1、[陷坑]xiàn kēng
陷阱。
2、[陷害]xiàn hài
设诡计害人:严防坏分子~好人。
3、[缺陷]quē xiàn
欠缺或不够完备的地方:生理~。
4、[冲锋陷阵]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向敌人冲击,深入敌阵。《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形容勇敢地战斗。陷:深入,攻破。
5、[沦陷]lún xiàn
1.(领土)被敌人占领;失陷:~区。国土~。 2.淹没。
6、[陷阱]xiàn jǐng
1.施以伪装的坑穴。猎人用来捕捉野兽;军事上多构筑在敌人可能经过的地方,使其人马、车辆和坦克陷入。 2.比喻害人的圈套。
7、[陷入]xiàn rù
1.落在(不利的境地):~重围。~停顿状态。 2.比喻深深地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沉思。
8、[凹陷]āo xiàn
向内或向下陷进去:两颊~。地形~。
9、[塌陷]tā xiàn
往下陷;沉陷:地基~。
10、[陷于]xiàn yú
陷入,落在不利的境地。如:谈判陷于僵局。
11、[攻陷]gōng xiàn
攻克;攻占。
12、[诬陷]wū xiàn
诬告陷害:遭人~。
13、[下陷]xià xiàn
向下或向内凹进:眼眶~。地基~。
14、[沉陷]chén xiàn
1.地面或建筑物的基础陷下去。 2.深深地陷入:车子~在泥泞中。老人~于往事的回忆里。
15、[陷落]xiàn luò
1.地面或其他物体的表面一部分向里凹进去:许多盆地都是因为地壳~而形成的。 2.陷入 3.(领土)被敌人占领。
16、[失陷]shī xiàn
(领土、城市)被敌人侵占。
17、[陷井]xiàn jǐng
陷阱。
18、[构陷]gòu xiàn
定计陷害,使别人落下罪名。
19、[低陷]dī xiàn
低洼;低凹。
20、[陷身]xiàn shēn
身体陷入:~囹圄。
21、[坍陷]tān xiàn
塌陷:地层~。
22、[洼陷]wā xiàn
凹陷(多指地面):路面~。颧骨隆起,两眼~。
23、[倾陷]qīng xiàn
1.设计陷害。 2.倒塌陷落。
24、[崩陷]bēng xiàn
倒塌陷落。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玉簪》:“韩城县 相传有 郭汾阳 墓,实非是。墓石往往崩陷,出金玉之属。”林伯渠《在首都庆祝十月革命四十一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他们原来赖以生存的,原来被当作巩固后方的殖民地,现在,正一大片、一大片地崩陷下去,变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前线。”
25、[中陷]zhōng xiàn
中伤陷害。
26、[陷本]xiàn běn
亏本。
27、[牵陷]qiān xiàn
牵拉而陷入。《唐摭言·酒失》引 唐 李萇《上李中丞书》:“中丞因赐赏鉴,辟书府,及陪接万里,星霜二年,正当策名之时,岂愿固有干触,此盖命之牵陷,一至於此,实非常情之所料也。”宋 叶适《与黄岩林元秀书》:“及其有志,则又以考之不详,资之不深,随其所论,牵陷於寡浅缺废之地,此自古之所患,是与无志者同为流俗也。”
28、[陷裂]xiàn liè
陷落坼裂。《后汉书·顺帝纪》:“三年春正月丙子,京师地震,汉阳 地陷裂。”宋 曾巩《熙宁转对疏》:“在天则有日食星变之异,在地则有震动陷裂、水泉涌溢之灾,在人则有饥饉流亡、讹言相惊之患,三者皆非常之变也。”
29、[坎陷]kǎn xiàn
1.犹下陷,塌陷。 2.指低洼。
30、[陷围]xiàn wéi
犹言包围圈。
31、[扳陷]bān xiàn
犹扳害。
32、[谋陷]móu xiàn
设法陷害:~忠良。遭人~。
33、[屈陷]qū xiàn
诬陷。
34、[陷谏]xiàn jiàn
勇于规劝。
35、[填陷]tián xiàn
见“填馅”。
36、[营陷]yíng xiàn
陷害。
37、[挤陷]jǐ xiàn
陷害。
38、[陷穽]xiàn jǐng
陷阱。
39、[顶陷]dǐng xiàn
矿顶的下沉或下陷。
40、[陷诈]xiàn zhà
陷害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