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
拼音:tā
释义:1.倒(dǎo),下陷。2.凹下。3.安定;镇定。4.(Tā)姓。
组词
塌趿 倾塌 遭塌 塌飒 塌撒 汗塌 摧塌 塌方 灰塌塌 光塌塌 鼻塌唇青 鼻塌嘴歪 地塌天荒 滑塌精光 没精塌彩 软嘴塌舌 山崩地塌 死心塌地 一塌糊涂拼音
tā笔顺
一 丨 ㇀ 丨 𠃍 一 一 𠃌 丶 ㇀ 𠃌 丶 ㇀左短右长,左窄右宽。“土”横与提距离适中,竖画正直。左部分上部横画均匀,下部左右等大并排;上下中心相对,重心安稳。
同音字
拼音为tā的字 拼音为ta的字基础解释
1.倒下;陷下:墙~了。~方。 2.因缺乏水分植物枝叶卷缩:~秧儿。 3.凹下:~鼻梁。 4.稳定;镇定:~心。~实。详细解释
因凹陷而倒塌
塌,堕也。——《广雅》
天崩地塌壮士死。——吴士玉《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
忽忆雨时秋井塌。——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又如:塌岸(朽坏、坍塌的埽岸或堤岸);房子塌了;倒塌(建筑物倒下来);塌翼
减掉;垮 。
如:塌锐气(削减士气;使积极性垮掉);塌趿(懒散,不振作)
贴紧 。
如:上衣湿漉漉的塌在身上。
安定;镇定 。
如:说一声,我就塌心了呵!
平 。
如:塌鼻子
精神委顿 。
皆垂头塌翼,莫所凭恃。——陈琳《讨曹操檄文》
又如:塌拉(衣着不整的样子);塌飒(不得志;不顺心);塌趿(方言。形容目闭失神的样子);塌然(哀痛、失意或落陷的样子);塌塌撒撒(萎靡不振的样子);塌翼(翅膀下垂。比喻失意不得志);塌飒(失意消沉的样子)
〈动〉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塌塌-汉语大词典塌塌1.象声词。
●《英烈传》第三一回:“他见了太祖,佯痴作舞,口叫‘告太平’,一会,便塌塌的只是拜。”
2.塌实,放心。
●浩然《艳阳天》第一章:“老萧,你尽管塌塌地回去,这边的事儿有我们大伙儿,你就不用挂心了。”
塌塌ㄊㄚtā1.凹陷。[例]~鼻梁|兩頰~了。2.倒塌;垮落。[例]崩~|牆~|山~路斷|路基~了。3.使安定;使鎮靜。[例]~下心來。4.動植物由肥變瘦、由鮮活變蔫軟。[例]~秧兒。5.下垂。[例]被子一角~到床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ā
1、[坍塌]tān tā
(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院墙~。
2、[塌陷]tā xiàn
往下陷;沉陷:地基~。
3、[崩塌]bēng tā
崩裂而倒塌:江堤~。
4、[倒塌]dǎo tā
(建筑物等)倒下来:房屋~。
5、[塌方]tā fāng
也说坍方。地槽、路堑、堤坝、渠道、悬崖等因风化、冲蚀、水浸、渗流、震动等而形成土石方坍塌现象。也指开挖隧道、巷道、矿井时,因土质岩层松软而形成土石方塌落现象(在矿山采矿作业中也叫冒顶)。
6、[塌秧]tā yāng
1.花草、蔬菜等因缺水而发蔫。 2.形容垂头丧气,精神不振。
7、[死心塌地]sǐ xīn tā dì
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多含贬义)。
8、[垮塌]kuǎ tā
倒塌;坍塌:河堤~。桥身突然~。
9、[塌落]tā luò
1.坍塌过程或事例。 2.冒落的过程或事例。
10、[塌实]tā shi
1.也作踏实。 2.切实,不浮躁:工作~。 3.(心神)安定;安稳:事情办完心里就~了。
11、[倾塌]qīng tā
倒塌:房舍~。
12、[滑塌]huá tā
谓脚步打滑。
13、[糟塌]zāo tā
1.蹂躏;侮辱; 2.损坏。
14、[塌车]tā chē
方言。人力运货车。
15、[塌岸]tā àn
朽坏、坍塌的埽岸或堤岸。《宋史·河渠志一》:“埽岸故朽,潜流漱其下,谓之‘塌岸’。”《明史·河渠志六》:“永乐 元年修 安陆 京山 汉水 塌岸。”
16、[塌橘]tā jú
橘名。
17、[塌趿]tā tā
方言。形容目闭失神之貌。
18、[塌然]tā rán
哀痛、失意或落陷之貌。
19、[日塌]rì tā
方言。垮;搞垮;糟蹋。
20、[塌心]tā xīn
心情安定:事情落实了,干活也~。
21、[塌翅]tā chì
形容失意而沮丧。
22、[塌掉]tā diào
彻底塌下,垮掉。
23、[塌房]tā fáng
又名邸店。宋 以后寄存商旅货物的场所。商人、军队、官员、寺观都有开设,寄存者须向主人支付寄存和保管费用。宋 吴自牧《梦粱录·塌房》:“富豪内侍诸司等人家於水次起造塌房数十所,为屋数千间,专以假赁与市郭间铺席宅舍及客旅寄藏物货并动具等物。”《明史·食货志五》:“帝乃命於 三山 诸门外,濒水为屋,名塌房,以贮商货。”
24、[塌坊]tā fāng
即塌房。
25、[塌翼]tā yì
垂翅。亦以喻失意消沉。唐 杜甫《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诗:“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塌翼,谓热不能飞。”唐 杜甫《别苏徯》诗:“十年犹塌翼,絶倒为惊呼。”宋 苏舜钦《答子履》诗:“塌翼下层云,飘然 江 汉 濆。”清 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之十八:“迟暮自怜长塌翼,垂杨古道数昏鸦。”
26、[拽塌]zhuài tā
1.推倒;倒塌。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我则见连天的大厦,大厦,声剌剌,被巡军横拽塌。”元 汤式《普天乐·钱唐怀古》曲:“总是当年题诗处,料应来满目荒芜,亭臺拽塌,笙歌静悄,风物萧疎。” 2.糟蹋。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頽气了‘惜花春起早’,拽塌了‘爱月夜眠迟’,强风情不晓事。”
27、[瓦塌]wǎ tā
一句成都方言,形容相当邋遢。
28、[蜡塌]là tā
邋遢;肮脏。
29、[塌膘]tā biāo
方言。(牲畜)消瘦。
30、[塌户]tā hù
户主的破产与亡失。
31、[颓塌]tuí tā
坍塌毁坏林边有一道土墙头,因年久失修。
32、[塌拉]tā lā
1.脚后跟踩着鞋后帮。如:塌拉着鞋走路;别把鞋塌拉坏了。 2.形容破旧或者不整齐。
33、[顿塌]dùn tā
指积聚,囤积。
34、[塌火]tā huǒ
方言。谓子弹打不响,不能发火。
35、[承塌]chéng tā
见“承搭”。
36、[塌撒]tā sā
粗疏,拙劣。元 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俺虽然文章塌撒,也是各人的福分,如今都是年纪小聪明的做官也。”
37、[塌香]tā xiāng
乳香的一种。
38、[塌中]tā zhōng
戏曲术语。演员在中老年时期,由于生理关系,发生失音现象,完全不能歌唱,叫“塌中”。
39、[塌冗]tā rǒng
疲塌;松懈。
40、[塌頞]tā è
低头。
近义词
反义词
tā
1、[撑]chēng
1.抵住:两手~着下巴沉思。 2.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船。 3.支持:说得他自己也~不住,笑了。 4.张开:~伞。把麻袋的口儿~开。 5.充满到容不下的程度:少吃点,别~着。装得连口袋都~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