埳
拼音:kǎn
释义:1.亦作“塪”。同“坎”。2.地面凹陷之处;坑穴。3.埋。
组词
埳室 穴埳 埳坷 埳井 埳蛙拼音
kǎn笔顺
一 丨 ㇀ 丿 ㇇ 丿 丨 一 𠃍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kǎn的字 拼音为kan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坎”。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埳-中華語文大辭典埳ㄎㄢˇkǎn〈書〉地面凹陷處;坑。同「坎」。[例]掘地作~(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卷八‧作豉》)。
埳-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埳 kǎn
❶同「坎」。坑,地洞。
《墨子·節葬》:
滿~無封。
[埳井]廢井。
《莊子·秋水》:
子獨不聞乎~~之蛙乎?
❷[埳坷]同「坎坷」。
1.路不平的樣子。
《論衡·宣漢》:
夷~~爲平均,化不賓爲齊民。
2.受挫,不得志。
《後漢書·馮衍傳》:
非惜身之~~兮,憐衆美之憔悴。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kǎn
1、[坎埳]kǎn kǎn
坑穴。《资治通鉴·唐僖宗乾符三年》:“蜀 土疏恶,以甓甃之,环城十里内取土,皆剗丘垤平之,无得为坎埳以害耕种。”严复《救亡决论》:“凡舟车之运转流行,道里之险易涩滑,巖墙之必压,坎埳之至凶,擿埴索涂,都忘趋避。”
2、[埳坷]kǎn kē
坎坷。
3、[瘗埳]yì kǎn
见“瘞坎”。
4、[穴埳]xué kǎn
洞穴。
5、[满埳]mǎn kǎn
见“满坎”。
6、[坑埳]kēng kǎn
即阬阱。
7、[马埳]mǎ kǎn
陷马的土坑。
8、[埳井]kǎn jǐng
见“坎井”。
9、[埳蛙]kǎn wā
见“坎井之鼃”。
10、[埳室]kǎn shì
安放牌位的地方。多于室内就墙壁砌成。
11、[机埳]jī kǎn
见“机陷”。
12、[埳轲]kǎn kē
坎坷。汉 东方朔《七谏·怨世》:“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軻而留滞。”《后汉书·冯衍传下》:“非惜身之埳軻兮,怜众美之憔悴。”
xiàn
1、[阬埳]kēng xiàn
即阬阱。《后汉书·蔡邕传》:“衰老白首,横见引逮,随臣摧没,并入阬埳,诚寃诚痛。”参见“阬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