坳
拼音:ào
释义:1.山间平地。2.〈文〉低洼的地方。
组词
盘坳 堂坳 坳泓 积坳 螭坳 坳堂 坳窊 沦坳拼音
ào笔顺
一 丨 ㇀ 𠃋 𠃋 丶 𠃌 丿同音字
拼音为ào的字 拼音为ao的字基础解释
山间的平地: 山~。详细解释
(形声。从土,幼声。本义:低凹的地方)
同本义
下者飘转沉塘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坳窊(地面的低洼处);坳堂(堂上的低洼处);坳洼(地面的低洼处)
山间的平地
下至山坳,瞑色已合。——《徐霞客游记》
又如:山坳(山间平地)
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井冈翠竹》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坳-中華語文大辭典坳ㄠāoㄠˋào低窪的地方。[例]山~。
坳-漢語大字典坳
《説文新附》:“坳,地不平也。从土,幼聲。”鄭珍新附考:“《莊子》‘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始見此字。《釋文》引司馬云:‘坳,塗地令平。’知司馬彪以為《爾雅》‘地謂之黝’黝字……至支遁以‘堂有坳垤形’解《莊子》,乃轉為地不平。‘坳’與‘黝’因别字别義,幾莫究其原矣。”
(一)ào(又读āo) 《廣韻》於交切,平肴影。又《集韻》於教切。幽部。
(1)低凹的地方。《説文新附·土部》:“坳,地不平也。”《集韻·爻韻》:“坳,地窊下也。”《莊子·逍遥遊》:“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唐韓愈《詠雪贈張籍》:“坳中初蓋底,垤處遂成堆。”《紅樓夢》第五十回:“坳垤審夷險,枝柯怕動摇。”
(2)山曲岸隈的地方。凡转角处也名“坳”。《新唐書·百官志二》:“其後,復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若仗在紫宸内閤,則夾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筆,皆即坳處。”清王士禛《見梅寄蕭亭山中二首》:“老人峯下北山坳,幾點梅花映斷橋。”
(二)yǒu 《〈經典釋文〉李軌音》伊九反。
同“黝”。清鄭珍《説文新附考·坳》:“蓋黝,本黑色,以黑塗地亦曰黝。而字俗作坳,故黑色即亦用坳。《宋書》劉胡本名坳胡,以其面黑似胡,故以為名,是也。”《南史·鄧琬傳》:“劉胡,南陽涅陽人也,本以面坳黑似胡,故名坳胡,及長單名胡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ào
1、[山坳]shān ào
山间的平地。
2、[坳洼]ào wā
地面的低洼处。
3、[泓坳]hóng ào
深水湾。
4、[坳泓]ào hóng
谓凹地所积水。
5、[污坳]wū ào
亦作“汙坳”。低洼。
6、[坳塘]ào táng
犹坳堂。
7、[堂坳]táng ào
堂的低处。泛指低洼之处。
8、[盘坳]pán ào
盘旋凹陷。
9、[坳窊]ào wā
地面的低洼处。
10、[积坳]jī ào
指土地的低洼处。
11、[螭坳]chī ào
宫殿螭阶前坳处。朝会时为殿下值班史官所站的地方。
12、[坳垤]ào dié
(地势)高低不平。
13、[塘坳]táng ào
池塘;低洼地。
14、[汙坳]wū ào
低洼。
15、[坳胡]ào hú
南朝 宋 刘胡 的原名。
16、[坳沟]ào gōu
由侵蚀而成的宽而浅的干沟。
17、[鼻坳]bí ào
鼻凹,鼻洼子。
18、[沦坳]lún ào
凹陷的地方。
19、[坳堂]ào táng
堂上的低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