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shèng

释义:1.最崇高的,最有智慧的。2.称学问、技术有特殊成就的人。3.指圣人。4.封建社会尊称帝王。5.宗教徒尊称教主或与教主有关的。6.(Shèng)姓。

组词

神圣 圣地 圣人 圣经 圣火 圣洁 圣旨 圣诞 圣贤 圣诞节 圣诞树 圣安妮 圣诞老人 圣代精灵 圣诞袜子 圣道同源 圣帝明王 圣浮里亚 超凡入圣 齐天大圣

拼音

shèng

笔顺


上宽下窄。“又”撇捺开张。“土”两横平行,竖画正直,大小适中。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同音字

拼音为shèng的字 拼音为sheng的字

基础解释

1.最崇高的:~地。神~。 2.称学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手。诗~。 3.指圣人:~贤。 4.封建社会尊称帝王:~上。~旨。 5.宗教徒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经。~灵。 6.姓。

详细解释

〈形〉

  1.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2. 同本义

    圣,通也。——《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

    听信之谓圣。——《管子·四时》

    睿作圣。——《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圣功(神灵的功力);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圣意(神灵的旨意);圣明(英明)

  3. 聪明;才智胜人

    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是故圣愈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又如:圣相(德智才能出众的宰相);圣童(智力特优的儿童);圣通(圣明通达);圣智(亦作“圣知”。聪明睿智,无所不通);圣善(聪明贤良);圣时(圣明之时);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

  4. 神圣的。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词。亦为宗教圣徒对所崇拜事物的尊称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圣虑(帝王的思虑);圣裁(皇上的决定;皇帝的裁决);圣治(皇帝的治理);圣眷(皇帝的爱护);圣聪(帝王的听闻);圣朝无阙事(指当代朝廷没有过失);圣寿节(皇帝诞辰纪念日);圣眷隆重(皇帝的深切关怀);圣驾(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圣鉴(指帝王或临朝太后的鉴察);圣子神孙(称皇帝的子孙)

  5. 刁钻;精灵、乖觉或敏锐、迅速之意 。

    如:圣觉(犹灵感);圣得知(谓迅速灵敏地知道)

〈名〉

  1. 精通一事,对某门学问、技艺有特高成就的人 。

    如:棋圣;诗圣

  2. 圣人。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

    或圣或否。——《诗·小雅·小宛》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唐· 韩愈《师说》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又如:圣曹(神圣之辈);圣贤(指神佛);圣讳(圣人的名讳);圣经(圣人的经典);圣文(指圣人的文章典籍);圣心(圣人的心怀);圣臣(指德行智能超群出众之臣);圣法、圣制(古代圣人的法则);圣则(圣人所定的法则);圣轨(圣人的规范);圣神(泛称古代的圣人)

  3. 指传说中的神仙等 。

    如:圣诞(泛指神、仙、佛、菩萨的生日);圣贤爷(天上的神灵);圣姑(传说中称得道成仙的女子);圣女(贤慧而有德行的女子;女神)

  4. 神通 。

    如:斗圣;显圣

  5. 清酒的代称。亦泛指酒 古时称清酒为圣人,简称“圣”。

    如:圣贤

  6. 古之王天下者。亦为对于帝王或太后的极称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圣父(对太上皇的尊称指上帝);圣主(对当代皇帝的尊称);圣帝(犹圣主、圣君);圣皇(对皇帝的尊称);圣国(称皇帝)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圣-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圣-中華語文大辭典

圣1ㄎㄨkū〈書〉挖掘土地。[例]吾負母而逃,~野菜充飢(清‧施補華〈別弟文〉)。圣2ㄕㄥˋshènɡ「聖」的異體字;「聖」的簡化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èng

1、[神圣]shén shèng

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的使命。我国的~领土不容侵犯。

2、[圣洁]shèng jié

神圣而纯洁:~的心灵。

3、[圣明]shèng míng

认识清楚,见解高明(多用来称颂皇帝)。

4、[圣贤]shèng xián

圣人和贤人:人非~,孰能无过?

5、[千载一圣]qiān zǎi yī shèng

千年出一圣人。指圣人不常有。

6、[圣诞]shèng dàn

1.旧时称孔子的生日。 2.基督教徒称耶稣的生日。

7、[圣地]shèng dì

1.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如基督教徒称耶路撒冷为圣地,伊斯兰教徒称麦加为圣地。 2.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革命~。

8、[圣经]shèng jīng

1.犹太教的经典。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部。 2.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全书》《新约全书》。西方文学艺术作品,尤其在中世纪,很多取材于《圣经》故事。

9、[圣人]shèng rén

1.旧时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如孔子从汉朝以后被历代帝王推崇为圣人。 2.封建时代臣子对君主的尊称。

10、[大圣]dà shèng

1.古谓道德最完善、智能最超绝、通晓万物之道的人。《荀子·哀公》:“孔子 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汉 扬雄《法言·吾子》:“委大圣而好乎诸子者,恶覩其识道也。”明 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人皆以 孔子 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 2.称帝王。《吕氏春秋·君守》:“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史记·秦始皇本纪》:“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纲纪。”宋 彭乘《墨客挥犀》卷一:“帝曰:‘忠鯁之言固苦口而逆耳,盖有所益也。设或无益亦无所害,又何必拒而责之?’大圣之度,慈厚若此。” 3.佛教称佛、菩萨。《法华经·方便品》:“今慧日大圣尊久乃説是法。”《无量寿经》卷上:“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4.谓极有神通。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我女大圣,死经二十三年,犹能与生人交往。” 5.指小说《西游记》中的 孙悟空。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齐天大圣》:“客言大圣灵著,将祷诸祠……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盖 齐天大圣 孙悟空 云。”

11、[朝圣]cháo shèng

1.宗教徒朝拜宗教圣地,如伊斯兰教徒朝拜麦加。 2.到孔子诞生地(山东曲阜)去拜谒孔府、孔庙、孔林。

12、[圣母]shèng mǔ

1.迷信者称某些女性的神。 2.天主教徒称耶稣的母亲马利亚。

13、[圣旨]shèng zhǐ

封建社会里称皇帝的命令,现多用于比喻:他的话你就当成~啦?

14、[圣战]shèng zhàn

发生在民族或不同教派之间的为某种宗教目的而发动的战争。

15、[圣火]shèng huǒ

神圣的火焰,特指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火炬:点燃奥运~。

16、[圣湖]shèng hú

玛旁雍措、纳木措和羊卓雍措是西藏三大圣湖。“措”在藏语里就是“湖”的意思。

17、[圣城]shèng chéng

1.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城市。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我那时是那样狂妄,当我坐着 川 陕 公路上的汽车向这个年轻人的圣城进发,我竟想到了 倍纳德·萧 离开 苏维埃联邦 时的一句话:请你们容许我仍然保留批评的自由。”沙汀《磁力》:“十多天前,小袁 和 黄俊 退了学,从省城里跑回来,打算弄到一笔路费,就立刻到新 中国 的革命圣城 延安 去的。” 2.宗教徒称与教主或教中重要人物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城市。

18、[圣水]shèng shuǐ

迷信的人指用来降福、驱鬼或治病的水。

19、[圣殿]shèng diàn

锡克教的礼拜场所。

20、[圣杯]shèng bēi

据中世纪传说为基督在最后的晚餐上用过的那个杯或盘子,它被带到英国,然后就成为骑土们追求的目标,而只有思想、言辞和行为纯洁高尚的人才能获得。

21、[三圣]sān shèng

1.三个圣人。指尧、舜、禹。 2.三个圣人。指夏禹、周公、孔子。 3.三个圣人。指伏羲、文王、孔子。 4.三个圣人。指文王、武王、周公。

22、[圣手]shèng shǒu

指某些方面技艺高超的人:国医~。

23、[圣灵]shèng líng

神灵。

24、[圣徒]shèng tú

见“圣人之徒”。

25、[圣女]shèng nǚ

有圣德的女子。常指将为后妃者,亦指女神。汉 刘向《列女传·齐宿瘤女》:“今日出游,得一圣女。”《汉书·元后传》:“后六百四十五年,宜有圣女兴。”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漾水》:“﹝ 武都 秦冈山 ﹞悬崖之侧,列壁之上,有神象若图,指状妇人之容,其形上赤下白,世名之曰圣女神,至于福应愆违,方俗是祈。”王统照《母爱》:“对于这位惠爱和祥的‘圣女’,她的良心不许她当面说谎。”

26、[圣泉]shèng quán

1.泉名。孔子泉 的别称。在今 四川省 巫山县 东北。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 巫溪 ﹞水又南屈逕 巫县 东,县之东北三百步,有 圣泉,谓之 孔子泉,其水飞清石穴,洁竝高泉,下注溪水。” 2.泉名。在今 四川省 中江县 东南。唐 骆宾王《圣泉诗》序:“玄武山 有 圣泉 焉,浸淫歷数百千年,垂巖泌涌,接磴分流,下瞰 长江。”

27、[圣像]shèng xiàng

1.特指 孔子 的画像。清 左暄《三馀偶笔·圣像》:“若 孔圣 之有画像其来已久,汉孝景 时,太守 文翁 作石室刻石像,有 孔子 及七十二子像,韩 勅修孔庙后碑,立于 桓帝 永寿 三年,而碑中有改画圣像之语。” 2.尊称皇帝的像。《宋史·真宗纪三》:“﹝三月﹞乙卯,建安军 铸 玉皇、圣祖、太祖、太宗 尊像成,以 丁谓 为迎奉使……﹝五月﹞甲辰,圣像至。” 3.指各种宗教或民间所崇奉的画像和偶像。前蜀 杜光庭《道教灵验记·果州开元观验》:“又於 白鹤山观 掘地得铁数万斤,铸三尊铁像,仅高二丈,今谓之圣像,远近祈祷,立有徵验。”郑振铎《大佛寺》:“大殿的四周都是一方一方的小方格,立着圣像,各有一张奇形的椅子,预备牧师们听忏悔者自白时用的。”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二:“青年们到 三仙姑 那里去,要说是去问神,还不如说是去看圣像。”

28、[医圣]yī shèng

古代对医学上有极高成就的人的美称。

29、[至圣]zhì shèng

1.指道德智能最高的人。《礼记·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墨子·辞过》:“天壤之情,阴阳之和,莫不有也,虽至圣不能更也。”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一》:“夫 大舜 生於东,文王 生於西,其实天下至圣,非东西可得而限也。” 2.旧时亦以专指 孔子。《史记·孔子世家论》:“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六》:“宋 祥符 元年,幸 曲阜,謁 文宣王 庙,諡 玄圣文宣王;五年,改諡 至圣。”翁元圻 注引 明世宗 时礼部议曰:“人以圣人为至,圣人以 孔子 为至。宋真宗 称 孔子 为 至圣,其意已备。”参见“至圣先师”。 3.谓极圣明;超脱凡俗。汉 扬雄《剧秦美新》:“陛下以至圣之德,龙兴登庸,钦明尚古,作民父母,为天下主。”晋 潘岳《闲居赋》:“顾常以为士之生也,非至圣无轨,微妙玄通者,则必立功立事,効当年之用。”

30、[圣德]shèng dé

亦作“圣惪”。犹言至高无上的道德。一般用于古之称圣人者。也用以称帝德。《史记·五帝本纪》:“昌意 娶 蜀山氏 女,曰 昌僕,生 高阳,高阳 有圣惪焉。”《后汉书·李固传》:“四海欣然,归服圣德。”唐 杜甫《哀王孙》诗:“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明 宋濂《送刘永泰还江西序》:“圣德神功,巍巍煌煌,固非前代帝王所可及。”《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那 周公 姓 姬 名 旦,是 周文王 少子,有圣德,辅其兄 武王 伐 商,定了 周 家八百年天下。”《清史稿·礼志八》:“惟 世祖皇帝 神功圣德,纂述成书,光华万世,羣臣欢忭,礼当庆贺。”

31、[圣心]shèng xīn

词语解释圣心ㄕㄥˋ ㄒㄧㄣ德智完备的仁心。后汉书.卷二十六.韦彪传:「勿妄迁徙,惟留圣心。」天子的美意。文选.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良辰感圣心,云旗兴暮节。」

32、[圣者]shèng zhě

比一般人更为慈善、耐心、自我克制或有德行的人。

33、[圣境]shèng jìng

1.宗教信徒所向往的超凡入圣的境界。 2.指传道的境域。有时用于比喻或讽刺。 3.比喻艺术作品或自然景物中出神入化的境界。

34、[诗圣]shī shèng

造诣极高的诗人。如杜甫。

35、[圣药]shèng yào

封建迷信者指能医治百病的万灵之药。

36、[书圣]shū shèng

指造诣最高的书法家。

37、[圣上]shèng shàng

封建社会称在位的皇帝。

38、[圣子]shèng zǐ

1.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 2.“上帝圣子”的简称。基督教基本信条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

39、[圣域]shèng yù

犹言圣人的境界。

40、[圣迹]shèng jì

圣人的遗迹。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圣的反义词 圣的近义词 圣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圣能组什么词
  • 圣能组什么词语
  • 圣可以组什么词
  • 圣可以组什么词语
  • 圣字可以组什么词
  • 圣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圣字能组什么词
  • 圣字能组什么词语
  • 圣字开头的成语
  • 圣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