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拼音:sī
释义:1.(马)叫。2.声音哑。3.同“咝”。
组词
惊嘶 喷嘶 嘶竭 嘶声 嘶嘶 嘶哑 嘶嗌 嘶啦啦 声嘶力竭 人喊马嘶 气竭声嘶 老马嘶风 老骥嘶风 力竭声嘶 人喧马嘶 昂首嘶鸣拼音
sī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丨 丨 一 一 一 丿 丶 丿 丿 一 丨“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斯”整体安排紧凑,横画平行、均匀,竖画正直,梳密得当。
同音字
拼音为sī的字 拼音为si的字基础解释
1.马叫:人喊马~。 2.声音沙哑:声~力竭。 3.鸟虫叫:雁~。蝉~。详细解释
(形声。从口,斯声。本义:声音沙哑)
同本义
莽为人,…露眼赤睛,大声而嘶。——《汉书·王莽传》
又如:嘶嚷(吵闹);嘶嗄(沙哑);嘶喝(声音沙哑无力);嘶竭(沙哑得发不出声);嘶丑(沙哑粗浊);嘶涩(沙哑干涩);声嘶力竭
虫鸟声凄切幽咽的
独在中庭倚闲树,乱蝉嘶噪欲黄昏。——唐· 元稹《哭子》
又如:嘶嗌(凄切幽咽);嘶啭(凄凉宛转)
牲畜鸣叫。亦特指马发出高而拖长的、典型的鸣叫声
嘶,马鸣也。——《玉篇》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嘶风(马迎风嘶叫);嘶号(马引声长鸣);嘶战(嘶叫战栗);嘶声(马鸣声);嘶噪(鸣声喧杂);人喊马嘶
发声凄楚哽噎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唐· 李颀《听董大弹胡茄声兼语弄寄房给事》
又如:嘶酸(发声凄楚)
歌吟
去年西京寺,众伶集讲筵。能嘶《竹枝词》,供养绳床禅。—— 唐· 孟郊《教坊歌儿》
细而尖的连续声 。
如:嘶唧;嘶啦;嘶啦啦;嘶嘶
确有细微的嘶声在树丛中传来
〈形〉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嘶嘶-汉语大词典嘶嘶象声词。
●宋梅尧臣《淘渠》诗:“老翁夜行无子携,眼昏失脚非有挤;明日寻者尔瘦妻,手提幼女哭嘶嘶。”
●清袁枚《新齐谐·木姑娘坟》:“帘内妇女,堂上宾客,语嘶嘶不可辨。”
●丁玲《团聚》:“凤姑把烟袋拿了来,他就嘶嘶的吸着烟。”
【嘶嘶】象聲詞。宋 梅堯臣 宛陵集十七 淘渠詩:“明日尋者爾瘦妻,手提幼女哭嘶嘶。”清 袁枚 子不語十七 木姑娘墳:“簾内婦女,堂上賓客,語嘶嘶不可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ī
1、[嘶哑]sī yǎ
声音沙哑。
2、[嘶叫]sī jiào
1.马鸣叫。 2.叫喊;吼叫。
3、[嘶鸣]sī míng
(骡、马等)大声叫:战马~。
4、[声嘶力竭]shēng sī lì jié
声音嘶哑,气力用尽。形容拼命地叫喊(含贬义)。嘶:哑。竭:尽。
5、[嘶吼]sī hǒu
大声的叫喊,咆哮。
6、[嘶嘶]sī sī
象声词。
7、[嘶喊]sī hǎn
大声地喊叫。
8、[马嘶]mǎ sī
发出高而拖长的典型属于马的嘶鸣声。
9、[嘶声]sī shēng
1.马鸣声。 2.犹言声音沙哑。
10、[嘶韵]sī yùn
谓哀吟。
11、[嘶唧]sī jī
象声词。
12、[长嘶]cháng sī
长声鸣叫。多指马鸣。
13、[嘶涩]sī sè
沙哑干涩。
14、[嘶丑]sī chǒu
沙哑粗浊。
15、[喷嘶]pēn sī
(马)嘘气嘶叫。
16、[嘶噪]sī zào
1.见“嘶噪”。 2.亦作“嘶譟”。鸣声喧杂。 3.指喧杂的鸣叫声。
17、[惊嘶]jīng sī
马受惊而嘶鸣。
18、[嗥嘶]háo sī
亦作“嘷嘶”。大声嘶叫。
19、[嘶啸]sī xiào
(马)引声长鸣。
20、[哑嘶]yǎ sī
嘶哑。
21、[嘶酸]sī suān
发声凄楚。
22、[鸣嘶]míng sī
鸣叫;嘶叫。
23、[嘶竭]sī jié
沙哑得发不出声。
24、[嘶喝]sī hē
声音沙哑无力。
25、[嗄嘶]á sī
嗓音嘶哑。
26、[嘶号]sī hào
(马)引声长鸣。
27、[悲嘶]bēi sī
凄凉的嘶鸣。
28、[号嘶]hào sī
啼哭叫喊。
29、[嘶战]sī zhàn
嘶叫战栗。
30、[酸嘶]suān sī
1.酸痛剧烈之貌。 2.哀鸣;悲叹。
31、[嘶歕]sī pēn
(马)边嘘气边嘶叫。歕,同“喷”。
32、[嘶盐]sī yán
语本 汉 贾谊《吊屈原赋》:“驥垂两耳,服盐车兮。”谓骏马面对盐车悲鸣。喻贤才屈居贱役。
33、[嘶嗌]sī ài
(声音)凄切幽咽。
34、[呻嘶]shēn sī
呻吟叫喊。
35、[嘶啭]sī zhuàn
(声音)凄凉宛转。
36、[嘶啦啦]sī lā lā
象声词。
37、[老骥嘶风]lǎo jì sī fēng
见“老馬嘶風”。
38、[耳鬓嘶摩]ěr bìn sī mó
两人的耳朵和鬓发互相接触,形容亲密相处(多指小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