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sāo

释义:1.扰乱。2.指屈原写的《离骚》。3.泛指诗文。4.风流;轻佻。5.同“{臊}”(sāo)。腥臭。

组词

骚人 骚扰 牢骚 满腹牢骚 骚动 骚客 骚乱 骚体 风骚 离骚

拼音

sāo

笔顺

𠃍 𠃍
“马”窄长,上紧下松,竖向笔画略向左斜。右部撇捺舒展,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同音字

拼音为sāo的字 拼音为sao的字

基础解释

1.动乱,扰乱,不安定。2.忧愁。”3.指中国屈原的《离骚》,后泛指诗文。4.举止轻佻,作风下流。5.同“臊1”。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马,蚤声。本义:刷马)

  2. 同本义

    骚,摩马。——《说文》。段玉裁注:“人曰搔,马曰骚,其意一也。摩马,如今人之刷马。”

  3. 骚动;动乱

    骚,扰也。——《说文》。按,谓马扰动也。

    骚,动也。——《尔雅》

    徐方绎骚。——《诗·大雅·常武》

    南阳骚动。——《后汉书·李通传》。注:“骚,亦动也。”

    九年而王室始骚。——《国语·郑语》

    又如:骚害(骚扰,伤害);骚骚(急迫的样子);骚杀(下垂飘动的样子);骚边(骚扰边境)

  4. 通“搔”。抓,挠,以指甲轻刮

    其人坚劲,寡有疥骚,终无瘠酲。——《管子·地员》

    花县征徭,衡门贫困,两事不堪骚首。——明· 王錂《寻亲记》

  5. 跛行

    吴楚偏蹇曰骚。——《方言》

  6. 忧愁

    骚,愁也。——《楚辞·离骚·序》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索隐引应劭:“骚,忧也。”

    作离骚赋。——《汉书·贾谊传》。师古曰:“忧动曰骚。”

    小弁之诗作,离骚之辞兴。——《史记·冯奉世传赞

  7. 传:“骚,忧也。”

    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远。——《国语·楚语上》

    骚吾心,则固僵仆烦愦愈不可过矣。——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又如:骚离(忧愁而离心)

〈名〉

  1. 忧愁

    “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骚屑(纷扰不安的样子;状声词,风声);骚骚(忧思郁闷的样子)

  2. 指屈原的《离骚》的省称 。

    如:骚雅(离骚与诗经中的大雅与小雅);骚人韵士(诗人雅士);骚经(指《离骚》);骚学(关于《楚辞》的学问)

  3. 诗体的一种 。

    如:骚体;骚词(骚体诗的文词);骚赋(骚体作品);骚文(骚体作品)

  4. 泛指诗文 。

    如:骚章(诗章);骚句(诗句);骚坛(诗坛);骚兴(诗兴);骚肠(诗肠);骚垒(诗坛);骚语(诗的语句)

〈形〉

  1. 通“臊”。腋臭、狐臭

    食之不骚。——《山海经》

    又如:骚气(腥气);骚臭(腥臭)

  2. 卖弄风情的。

    如:骚货;骚托托(做出卖弄风情的样子);骚头(淫棍)

  3. 〈方〉∶雄性的 。

    如:骚驴;骚马

1. 骚 [sāo]

骚 [sāo]

〈动〉

  1. (形声。从马,蚤声。本义:刷马)

  2. 同本义

    骚,摩马。——《说文》。段玉裁注:“人曰搔,马曰骚,其意一也。摩马,如今人之刷马。”

  3. 骚动;动乱

    骚,扰也。——《说文》。按,谓马扰动也。

    骚,动也。——《尔雅》

    徐方绎骚。——《诗·大雅·常武》

    南阳骚动。——《后汉书·李通传》。注:“骚,亦动也。”

    九年而王室始骚。——《国语·郑语》

    又如:骚害(骚扰,伤害);骚骚(急迫的样子);骚杀(下垂飘动的样子);骚边(骚扰边境)

  4. 通“搔”。抓,挠,以指甲轻刮

    其人坚劲,寡有疥骚,终无瘠酲。——《管子·地员》

    花县征徭,衡门贫困,两事不堪骚首。——明· 王錂《寻亲记》

  5. 跛行

    吴楚偏蹇曰骚。——《方言》

  6. 忧愁

    骚,愁也。——《楚辞·离骚·序》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索隐引应劭:“骚,忧也。”

    作离骚赋。——《汉书·贾谊传》。师古曰:“忧动曰骚。”

    小弁之诗作,离骚之辞兴。——《史记·冯奉世传赞

  7. 传:“骚,忧也。”

    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远。——《国语·楚语上》

    骚吾心,则固僵仆烦愦愈不可过矣。——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又如:骚离(忧愁而离心)

〈名〉

  1. 忧愁

    “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骚屑(纷扰不安的样子;状声词,风声);骚骚(忧思郁闷的样子)

  2. 指屈原的《离骚》的省称 。

    如:骚雅(离骚与诗经中的大雅与小雅);骚人韵士(诗人雅士);骚经(指《离骚》);骚学(关于《楚辞》的学问)

  3. 诗体的一种 。

    如:骚体;骚词(骚体诗的文词);骚赋(骚体作品);骚文(骚体作品)

  4. 泛指诗文 。

    如:骚章(诗章);骚句(诗句);骚坛(诗坛);骚兴(诗兴);骚肠(诗肠);骚垒(诗坛);骚语(诗的语句)

〈形〉

  1. 通“臊”。腋臭、狐臭

    食之不骚。——《山海经》

    又如:骚气(腥气);骚臭(腥臭)

  2. 卖弄风情的。

    如:骚货;骚托托(做出卖弄风情的样子);骚头(淫棍)

  3. 〈方〉∶雄性的 。

    如:骚驴;骚马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骚骚-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骚骚】❶急迫的样子。《礼记·檀弓上》:“故骚骚尔则野, 鼎鼎尔则小人, 君子盖犹犹尔。” ❷愁思的样子。《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聊假日以须臾兮, 何骚骚而自故。” ❸象声词。 风声。《文选·张衡<思玄赋>》:“寒风凄其永至兮, 拂穷岫之骚骚。”

骚骚-汉语大词典

骚骚1.行动急疾貌。
●《礼记·檀弓上》:“故骚骚尔则野,鼎鼎尔则小人,君子盖犹犹尔。”
郑玄注:“谓大疾。”
●宋黄庭坚《寄裴仲谟》诗:“骚骚家治具,夫子且归沐。”
2.愁思貌。
●《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聊假日以须臾兮,何骚骚而自故。”
王逸注:“言己思年命欲暮,愿且假日游戏须臾之间,然中心愁思如故,终不解也。”
3.寂寞凄凉貌。
●唐姚合《秋日书事寄秘书窦少监》诗:“秋气日骚骚,星星双鬓毛。”
●宋张耒《南征赋》:“曰厚土之弥漫兮,予骚骚无以为家。”
4.象声词。风声。
●《文选·张衡<思玄赋>》:“寒风凄其永至兮,拂穷岫之骚骚。”
吕向注:“骚骚,风声。”一说,风强劲貌。
李善注:“骚骚,风劲貌。”
●唐吴融《风雨吟》:“风骚骚,雨涔涔,长洲苑外荒居深。”
●清姚鼐《题唐人关山行旅图》诗:“耳边不断风骚骚,猿鸟悲啸兕虎嗥。”
5.象声词。风吹树木声。
●唐徐凝《莫愁曲》:“玳瑁床头刺战袍,碧纱窗外叶骚骚。”
●唐李德裕《述梦诗四十韵》:“花光晨艳艳,松韵晚骚骚。”
6.象声词。风激水沫声。
●南朝梁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黯黯连障阴,骚骚急沫响。”
7.象声词。虫鸣声。
●宋张耒《寒蛩》诗:“寒蛩振翼声骚骚,夜深月影在蓬蒿。”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āo

1、[骚客]sāo kè

指诗人。

2、[骚动]sāo dòng

1.扰乱,使地方不安宁。 2.秩序紊乱;动乱:会场~。在人群里引起一阵~。

3、[骚扰]sāo rǎo

使不安宁;扰乱:外敌~边境。土匪~村寨。

4、[骚乱]sāo luàn

混乱不安。

5、[牢骚]láo sāo

láo sāo的又音。义同“牢骚láo sāo”。

6、[风骚]fēng sāo

1.《诗经》和 《楚辞》的合称。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作品 《离骚》。 2.才华;文采。 3.指妇女举止轻佻,不检点:卖弄~。

7、[离骚]lí sāo

战国时楚国屈原的抒情长诗。作品表达了关心国家命运、要求改革政治的进步理想,倾诉了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和忧愁,表现了对保守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塑造了诗人自己的忧国忧民、忠贞不渝的艺术形象。作品采用比喻夸张的手法,穿插大量神话,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8、[亮骚]liàng sāo

地方俗话,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摆谱”或“显派”或“臭美”之类的。亮骚有多种方式,最为常用的是借助于身外物来亮。

9、[骚货]sāo huò

詈词。淫荡的女人。

10、[骚人]sāo rén

屈原作《离骚》,因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也泛指诗人。

11、[骚体]sāo tǐ

也叫楚辞体。中国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起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其作品篇幅较大,字句较长,形式较自由,多用语气词“兮”字,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

12、[潮骚]cháo sāo

潮水拍击岸边的波浪声。

13、[骚屑]sāo xiè

1.风声。汉 刘向《九叹·思古》:“风骚屑以摇木兮,云吸吸以湫戾。”王逸 注:“风声貌。”唐 高适《酬李少府》诗:“来雁无尽时,边风正骚屑。”清 纳兰性德《眼儿媚·咏红姑娘》词:“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 2.凄清愁苦。唐 元稹《遣病》诗之三:“今来渐讳年,顿与前心别,白日速如飞,佳晨亦骚屑。”清 吴伟业《廿五日偕穆苑先孙浣心叶予闻允文游石公山盘龙洞石梁寂光归云诸胜》诗:“晚岁艰出门,端居意骚屑。” 3.扰乱;动乱。唐 杜甫《喜雨》诗:“农事都已休,兵戎况骚屑。”明 邵璨《香囊记·潜回》:“中原路阻音尘絶,兵戈正骚屑。”清 陈廷敬《赠孝感相公》诗:“黎元尚疮痍,原野恐骚屑。”

14、[骚气]sāo qì

腥臭的气味。骚,通“臊”。

15、[诗骚]shī sāo

1.《诗经》、《离骚》的并称。 2.泛指诗歌。

16、[骚踪]sāo zōng

指诗骚的风格传统。

17、[骚除]sāo chú

扫除。骚,通“扫”。

18、[骚魂]sāo hún

指 屈原。泛指死去的诗人。

19、[骚携]sāo xié

谓忧愁愤懑,离心离德。

20、[骚边]sāo biān

骚扰边境。

21、[骚攘]sāo rǎng

骚动纷乱。

22、[骚困]sāo kùn

骚乱困厄。

23、[骚策]sāo cè

指《离骚》和《战国策》。

24、[骚坛]sāo tán

1.诗坛。明 徐复祚《投梭记·折齿》:“他风流名士压骚坛,乌鬼寧同仙鹤班。”清 袁于令《西楼记·砥志》:“交好,无非词苑名流,与那骚坛年少,怎拚捨西楼月夜花朝。”清 秋瑾《读徐寄尘小淑诗稿》诗:“今日骚坛逢劲敌,愿甘百拜作降军。” 2.引申为文坛。清 张声玠《四十自序》:“与 闽 之学士大夫文人墨士,胔酒淋漓,骚坛树旗鼓。”

25、[骚弊]sāo bì

谓动荡不安而且疲困。

26、[骚骚]sāo sāo

1.急迫的样子。 2.形容大风的声音。

27、[骚掠]sāo lüè

骚扰掠夺。

28、[骚情]sāo qíng

1.指《离骚》所体现的情调。清 张佩纶《论闺秀诗》诗之十二:“骚情諫疏到今称,娬媚何当属 魏徵。” 2.风骚,轻佻。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生怕看见 翠娥 骚情的样子,他心软,两声‘妹子’三声‘哥’,他就控制不住自己了。”欧阳山《苦斗》四二:“你尽管骚情什么呢?你几时见过人家 胡杏 穿绫罗绸缎,搽脂荡粉来!” 3.方言。调情;谈情说爱。柳青《铜墙铁壁》第三章:“很多年轻人不一定想和她结亲,可是爱给她骚情,打她的歪主意。”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改霞 她妈吞吞吐吐地说:‘梁生宝 不是人,胡骚情。’”

29、[骚杀]sāo shā

下垂晃动貌。《文选·张衡<东都赋>》:“駙承华之蒲梢,飞流苏之骚杀。”李善 注:“垂貌。”刘良 注:“飘颺貌。”南朝 宋 鲍照《园中秋散》诗:“流枕商声苦,骚杀年志阑。”宋 范成大《馀杭道中》诗:“桑眼迷离应欠雨,麦鬚骚杀已禁风。”

30、[萧骚]xiāo sāo

1.形容风吹树叶等的声音。 2.形容景色冷落。

31、[骚僥]sāo jiǎo

骚扰边境。

32、[惊骚]jīng sāo

1.惊恐骚乱。 2.指惊吓骚扰。

33、[骚子]sāo zǐ

奸细。

34、[骚章]sāo zhāng

诗章。

35、[除骚]chú sāo

扫除,清扫。骚,通“扫”。

36、[骚话]sāo huà

指猥亵的话。

37、[疥骚]jiè sāo

疥搔。

38、[骚句]sāo jù

诗句。

39、[赶骚]gǎn sāo

詈语。指女性出外玩耍、招摇。

40、[骚虐]sāo nüè

骚扰虐杀。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骚的反义词 骚的近义词 骚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骚能组什么词
  • 骚能组什么词语
  • 骚可以组什么词
  • 骚可以组什么词语
  • 骚字可以组什么词
  • 骚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骚字能组什么词
  • 骚字能组什么词语
  • 骚字开头的成语
  • 骚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