嗁
拼音:tí
释义:1.亦作“渧”。“啼”的古字。同“啼”。2.号呼。3.啼哭。4.鸟兽叫鸣。
组词
泣嗁 嗁呼 嗁嘑拼音
tí笔顺
丨 𠃍 一 丿 丿 丨 一 ㇇ 丿 一 乚 丿 ㇈同音字
拼音为tí的字 拼音为ti的字基础解释
同“啼”。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嗁-漢語大字典嗁
同“啼”。《説文·口部》:“嗁,號也。”段玉裁注:“嗁,俗作啼。”《正字通·口部》:“嗁,啼本字。”《後漢書·第五倫傳》:“永平五年,坐法徵,老小攀車叩馬,嗁呼相隨。”宋洪邁《踏莎行》:“杜鵑嗁月一聲聲,等閒又是三春盡。”
嗁
【丑集上】【口字部】 嗁
★【唐韻】【正韻】杜兮切【集韻】【韻會】田黎切,𠀤音題。【說文】號也。【前漢·五行志】豕人立而嗁。【後漢·梁冀傳】作愁眉嗁妝。 【廣韻】同啼㖒。【集韻】或作㖷渧諦。
◎又通作謕。【前漢·嚴助傳】孤子謕號。
★又叶田離切。【魏武帝·苦寒行】樹木何蕭索,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嗁。 【集韻】通作啼。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í
1、[鹃嗁]juān tí
见“鹃啼”。
2、[嗁号]tí hào
啼哭呼叫。
3、[泣嗁]qì tí
哭泣。
4、[嗁嘑]tí hū
见“嗁呼”。
5、[嗁呼]tí hū
亦作“渧3嘑”。哭喊,哭叫。《后汉书·第五伦传》:“永平 五年,坐法徵,老小攀车叩马,嗁呼相随。”宋 陆游《喜小儿辈到行在》诗:“书窗涴壁谁忍嗔,嗁嘑也復可怜人。”清 梅曾亮《<石瑶臣传>书后》:“夫嗁呼抢攘之时,见一人则帖然服者,惟婴儿於慈母则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