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qiáo

释义:1.高耸。多用以形容树木。2.木名。参见“喬梓”。3.矛柄靠近矛头结缨处。一说喬通“鷮”,指野鸡毛做成的矛缨。参阅陈子展《诗经直解》、程俊英《诗经译注》。4.装假;虚构。5.形容某种恶劣的表现。有势利、刁滑、虚伪、做作等贬义。6.任性易怒。参见“喬性”。7.姓。汉有乔扈。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拼音

qiáo

笔顺

丿 丿 𠃍 𠃌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qiáo的字 拼音为qiao的字

基础解释

1.形容樹幹高大且樹枝往上盤旋的。《說文解字》:“喬,高而曲也。”《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唐•宋之問《題張老松樹詩》:“中有喬松樹,使我長歎息。”2.罵人的話。惡劣的意思。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原來是個不曉事的喬男女。”3.假裝、詐偽。如:“喬裝”、“喬扮”。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一齣》:“分明是長吁氣,喬說是歌遶畫梁飛。”4.矛柄近刃處用來懸掛羽毛的地方。《詩經•鄭風•清人》:“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5.三國時吳國的大喬、小喬。唐•杜牧《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6.姓。如元代有喬吉。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喬-中華語文大辭典

喬乔ㄑ丨ㄠˊqiáo1.高;高大。[例]~遷|~木。2.假裝;偽裝。[例]~裝|~扮。3.姓。

喬-漢語大字典


〔乔〕
《説文》:“喬,高而曲也。从夭,从高省。《詩》曰:‘南有喬木。’”段玉裁注:“會意。以其曲,故从夭。”
(一)qiáo 《廣韻》巨嬌切,平宵羣。又舉喬切。宵部。
(1)高而上曲。《説文·夭部》:“喬,高而曲也。”《爾雅·釋木》:“句如羽喬。下句曰朻,上句曰喬。”《詩·小雅·伐木》:“代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唐宋之問《題老松樹》:“中有喬松樹,使我長歎息。”《徐霞客遊記·黔遊日記一》:“崖上喬幹密枝,漫空籠翠。”
(2)矛柄靠近矛头悬缨处。《詩·鄭風·清人》:“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遥。”鄭玄箋:“喬,矛矜近上及室題所以縣羽毛。”馬瑞辰通釋:“《毛詩》作喬……謂重以鷮羽為飾也。”
(3)詈词。宋元以后,曲中用乔者甚多,常随文为释,含有坏、窝囊、糊涂、狡猾、怯懦无用等贬义。元石君寳《秋胡戲妻》第三折:“則道是峩冠士大夫,原來是不曉事的喬男女。”元馬致遠《青杏子·悟迷》:“喬公事,心頭再不掛。”《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堪笑喬才你好差,端的是个野莊家。”
(4)做作;装假。如:乔装打扮。元佚名《連環計》第三折:“父子每都要帽光光,做出這喬模樣。”明凌濛初《紅拂擇配》第一齣:“分明是長嘘氣,喬説是歌遶畫梁飛。”《紅樓夢》第八十回:“寳蟾又喬裝躲閃,連忙縮手。”
(5)通“驕(jiāo)”。骄傲。《禮記·樂記》:“衛音趨數煩志,齊音敖辟喬志。”陸德明釋文:“喬,徐音驕,本或作驕。”孔穎達疏:“言齊音既敖很辟越,所以使人意志驕逸也。”
(6)姓。《通志·氏族略三》:“喬氏,即橋氏也。後周文帝作相,命橋氏去木,義取高遠。一云匈奴貴姓,世為輔相。宋朝有喬惟嶽,給事中。”按:东汉有云中太守乔扈。
(二)jiǎo 《集韻》舉夭切,上小見。宵部。
〔喬詰〕意不平。《集韻·小韻》:“喬,喬詰,意不平。”《莊子·在宥》:“於是乎天下始喬詰卓鷙,而後有盜跖曾史之行。”陸德明釋文:“崔云:喬詰,意不平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喬的反义词 喬的近义词 喬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喬能组什么词
  • 喬能组什么词语
  • 喬可以组什么词
  • 喬可以组什么词语
  • 喬字可以组什么词
  • 喬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喬字能组什么词
  • 喬字能组什么词语
  • 喬字开头的成语
  • 喬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