咿
拼音:yī
释义:1.见“咿呀”。①形容某些物体摩擦时发出的声音。隔壁传来咿咿呀呀的胡琴声。②形容小孩子学话的声音。2.见“咿唔”。拟声词,形容读书的声音。
组词
咿唔 咿呀 咿喔 咿呦 咿轧 呜咿 咿哇 哑咿 咿咿呀呀 咿哩呱喇 咿哩哇啦 咿呖呜剌 咿呀学语 咿咿哑哑 喔咿嚅唲拼音
yī笔顺
丨 𠃍 一 丿 丨 𠃍 一 一 丿同音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见下 。详细解释
形容哭、笑和物动之声 。
如:咿轧(咿咿哑哑。描摹物件相互磨擦转动的声音);咿喔(强笑声;禽鸟声;摇橹声);咿噢(悲泣声);咿哑(物体转动或摇动声;小儿学语或低哭声;管弦声);咿咿(呼唤鹅鸭声;形容凄恻、微弱的声音)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咿咿-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咿咿ㄧ ㄧyī yī①狀聲詞:⑴形容蟲鳴聲。唐.劉禹錫〈秋聲賦〉:「草蒼蒼兮人寂寂,樹槭槭兮蟲咿咿。」⑵形容豬叫聲。宋.晁補之〈荳葉黃〉詩:「豕母從豚兒,豕啼豚咿咿。」⑶形容雞鳴聲。元.高明《琵琶記.伯喈辭官辭婚不准》:「三唱天雞,咿咿喔喔。」⑷形容淒惻的聲音。唐.韓愈〈貓相乳〉:「母且死,其鳴咿咿。」②形容淒涼的景象。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明月灣〉:「清光悄不動,萬象寒咿咿。」
咿咿-汉语大词典咿咿1.象声词。多形容凄恻、微弱之声。
●唐韩愈《猫相乳》:“母且死,其鸣咿咿。”
●唐刘禹锡《秋声赋》:“草苍苍兮人寂寂,树槭槭兮虫咿咿。”
●清东轩主人《述异记·石坊画纪》:“一人在危石崩陷中,视之咿咿有声,乃数石柱驾虚,是人适处其中。”
2.呼唤鹅鸭声。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鸟兽呼音》:“﹝留都(南京)﹞呼鹅鸭曰咿咿。”
3.凄清貌。
●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明月湾》:“清光悄不动,万象寒咿咿。”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ī
1、[咿呀]yī yā
1.形容某些物体摩擦时发出的声音:芦苇荡里传出~的桨声。隔壁传来咿咿呀呀的胡琴声。 2.形容小孩子学话的声音:~学语。
2、[咿噢]yī ō
象声词。悲泣声。
3、[咿咬]yī yǎo
象声词。多形容稚嫩之音。
4、[咿呦]yī yōu
象声词。多形容啼呼、鸣叫、摩擦等声。
5、[咿哇]yī wā
象声词。
6、[郁咿]yù yī
亦作“郁吚”。鸟鸣声。
7、[咿喔]yī wō
1.象声词。强笑声。 2.象声词。禽鸟声。 3.象声词。摇橹声。
8、[咿唔]yī wú
拟声词。读书声。唔(wú)。
9、[哑咿]yǎ yī
小儿语声,借指小儿。
10、[咿嚘]yī yōu
形容人叹息、呻吟或吟咏声。
11、[咿哑]yī yā
1.拟声词。 2.摇桨声。 3.孩子学话的声音。哑(yā)。
12、[嗢咿]wà yī
形容语声。多用于听不懂或听不清的言辞。
13、[懊咿]ào yī
内心悲伤。懊,通“噢”。
14、[嚘咿]yōu yī
1.动物啼叫。 2.小儿语。
15、[咿嘤]yī yīng
1.象声词。鸟兽啼叫声。 2.象声词。人低语、呻吟或吟唱声。
16、[咿呜]yī wū
象声词。
17、[咿嗢]yī wà
象声词。形容言语难懂。
18、[咿轧]yī zhá
象声词。
19、[呜咿]wū yī
象声词。
20、[卡哇咿]kǎ wā yī
日语的译词,形容女孩可爱。
21、[咿咿哑哑]yī yī yā yā
象声词。
22、[咿哩呱喇]yī lǐ guā lǎ
1.象声词。形容大声说话。
23、[咿呖呜剌]yī lì wū là
象声词。
24、[喔咿嚅唲]ō yī rú ér
指老着脸皮向人媚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