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
拼音:kěn
释义:1.一点一点地往下咬。2.比喻刻苦钻研或攻克难关。
组词
啃骨头 啃啮 啃气 啃嚼 啃声 嘴啃泥 啃啃哧哧 没牙啃拼音
kěn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丨 一 丨 𠃌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kěn的字 拼音为ken的字基础解释
一点儿一点儿地往下咬:~骨头。~老玉米。~书本。详细解释
(形声。从口,肯声。本义:用牙齿剥食坚硬的东西)
同本义 。
如:啃骨头;啃老玉米
比喻刻苦钻研 。
如:啃书本
同“坑”。坑,害
我的大太爷?那真啃死小人了!——《官场现形记》
咳嗽声
这不是小事,的确该三思而后行。…啃,啃…依我愚见,…啃,啃…暂时压一下,莫忙交到会上。——李劼人《大波》
“龈”
另见 yín
〈动〉
〈象〉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啃-中華語文大辭典啃啃ㄎㄣˇkěn用門牙將較硬的東西一點一點地咬下。[例]~甘蔗|~玉米|~骨頭。
啃-漢語大字典啃
kěn
(1)一点儿一点儿地往下咬。如:啃骨头;老鼠啃地板。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三章:“狗熊嘴大啃地瓜,麻雀嘴小啄芝蔴。”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一部:“大年初一饺子下满锅,王贵还啃糠窝窝。”
(2)象声词。咳嗽声。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九章:“这不是小事,的确该三思而后行……啃,啃……依我愚见,……啃,啃……暂时压一下,莫忙交到会上。”
(3)比喻刻苦钻研或攻克难点。如:啃书本。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采取‘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的战法。”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kěn
1、[啃食]kěn shí
一点一点地咬吃。
2、[啃骨头]kěn gǔ tou
1.用牙剥食骨头上的肉。 2.比喻难做的而又没有什么油水的工作,常和吃肉对举。
3、[啃青]kěn qīng
1.指庄稼未完全成熟就收下来吃。 2.指牲畜吃青苗。
4、[啃老族]kěn lǎo zú
新失业群体,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
5、[啃春]kěn chūn
啃春又称咬春,中国岁时风俗,中国北方京、津等地立春日有吃春饼和生萝卜的习俗。古文中多有记载,明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曰咬春。”清吴伟业《琵琶行》诗:穿宫近侍拜长秋,咬春燕九陪游燕。
6、[啃声]kěn shēng
出声;说话。
7、[啮啃]niè kěn
啃咬。比喻破坏或折磨。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新华文摘》1982年第9期:“绝望象耗子似的在啮啃他们的心,有的人忍受不了,呻吟起来。”
8、[啃秋]kěn qiū
又称咬秋,汉族岁时风俗。即立秋日吃瓜。
9、[啃嚼]kěn jiáo
犹吃。常用作比喻。《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 柘之图 ﹞闻得 珍哥 一块肥肉,合衙内的人没有一个不啃嚼他的,也要寻思大吃他一顿。”《小说选刊》1981年第11期:“然而这极‘左’路线的苦果,却必须由我们、由几千名师生员工来啃嚼。”
10、[啃啮]kěn niè
比喻折磨。
11、[啃噬]kěn shì
本义是以牙磨碎食物,一点一点地咬下来,啃啮,噬嚼。
12、[啃税]kěn shuì
“啃税”一词用作形容靠国家税收供养的机构和人。
13、[啃气]kěn qì
吭声,说话。
14、[嘴啃泥]zuǐ kěn ní
指脸向下跌倒。《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小 俊波,你为什么老是朝前跌个嘴啃泥?”《收获》1982年第4期:“有人从背后把他拦腰抱住,脚下又使了个跘子,叫他摔了个嘴啃泥。”
15、[啃困族]kěn kùn zú
是“啃老族”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父母本来就是不富裕,但他们却有着不切实际的玫瑰梦想,挑三拣四总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更心安理得地游手好闲。
16、[啃嫩族]kěn nèn zú
啃嫩族——儿女赡养老人是中国的国情,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现在出现老年人把后半生的希望完全放在子女身上,要求子女公开其收入并按月上交赡养费,甚至在自己45-50岁时就拒绝工作养家,不顾儿女工作是否稳定,就提出开始养老等之类的事情,将这种情况的老人称为啃嫩族。
17、[没牙啃]méi yá kěn
方言。比喻没有办法对付。《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她板脸,我不害怕,我就怕她讲道理,说得你口服心服没牙啃。”
18、[啃啃哧哧]kěn kěn chī chī
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19、[倒啃甘蔗]dǎo kěn gān zhe
意思是从甘蔗的末尾啃起。喻先苦后乐,有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