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hēng

释义:1.鼻子发出痛苦的声音。2.低声发出(乐音);小声吟咏。3.模拟鼻子里发出来的声音。

组词

哼哼 哼唧 哼喝 哼哧 哼哈 打哼 那哼 气哼哼 哼哈二将 哼哼唧唧 不哼不哈

拼音

hēng

笔顺

𠃍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hēng的字 拼音为heng的字

基础解释

1.鼻子发出声音。2.低声唱或吟哦。这几首诗是在旅途上~出来的。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口,亨声。本义:痛苦作声)

  2. 同本义。訇的俗字

    且睡在床上推病,口里哼哼囋囋的不绝。——《西游记》

    又如:哼贲(呻吟。通“唧”);哼儿哈儿(呵斥的声音);哼哼囋囋(痛苦时的呻吟声);哼哼唧唧(象声词。形容病痛的呻吟声);痛得直哼

  3. 低声咏唱或吟哦 。

    如:哼着歌子哄孩子睡觉;他一边走,一边哼曲子

  4. 发喷鼻息声以表示轻蔑、愤怒或惊讶 。

    如:哼喝(呵斥);轻蔑地哼了一声

  5. 另见 hng

〈叹〉

  1. 发出表示怀疑、轻蔑的喷鼻息声 。

    如:哼,谁信你的!

  2. 用以表示不赞成或不相信 。

    如:哼!你也配吗?

  3. 表示怀疑或不满 。

    如:哼!这个坏家伙!

  4. 另见 hēng 注意:hng为h跟单纯的舌根鼻音拼合的音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哼哼-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哼哼ㄏㄥ ㄏㄥhēng hēng狀聲詞:⑴形容痛苦時的呻吟聲。《西遊記.第三三回》:「他在那大路旁妝做個跌折腿的道士,腳上血淋津,口裡哼哼的,只叫『救人!救人!』」⑵形容聲音微細或低語的樣子。《西遊補.第一回》:「八戒在夢裡哼哼的答應道:『師父!你叫悟能做什麼?』」

哼哼-汉语大词典

哼哼1.呻吟。
●《西游记》第三三回:“他在那大路旁妆做个跌折腿的道士,脚上血淋津,口里哼哼的,只叫‘救人!救人!’”
●成荫《打得好》:“昨天老王哼哼了一夜,没睡好。”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江泰还在屋内低微地哼哼。”
2.形容声音微细或低语貌。
●《西游补》第一回:“八戒在梦里哼哼的答应道:‘师父,你叫悟能做什么?’”
●《红楼梦》第二七回:“难道必定装蚊子哼哼就算美人儿了。”
3.低声唱。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一:“听见他娘哼哼得很中听,站在桌前听了一会,把做饭也忘了。”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ēng

1、[哼唱]hēng chàng

小声唱。

2、[哼哼唧唧]hēng hēng jī jī

形容说话装模作样,拿腔拿调。也形容生病时的呻吟声。

3、[哼哧]hēng chī

形容粗重的喘息声:他累得~~地直喘气。

4、[哼唧]hēng ji

低声说话、歌唱或诵读:他~了半天,也没说明白。他一边劳动,一边~着小曲儿。

5、[气哼哼]qì hēng hēng

状态词。形容生气发怒的样子:他~地走了。

6、[哼哼]hēng hēng

1.发出鼻音。 2.鼻子连续不断地发哼声。

7、[哼气]hēng qì

〈方〉出声;吭气。

8、[哼唷]hēng yō

做重体力劳动(大多集体操作)时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

9、[哼喝]hēng hē

犹呵斥。

10、[打哼]dǎ hēng

犹呻吟。

11、[那哼]nà hēng

含义为怎么、如何。

12、[呛哼]qiāng hēng

见“呛啍”。

13、[哼哈二将]hēng hā èr jiàng

佛教的守护庙门的两个神,形象威武凶恶,《封神演义》把他们描写成有法术的监督押运粮草的官,一个鼻子里哼出白气,一个口中哈出黄气。后多用来比喻有权势者手下得力而盛气凌人的人(如果碰巧是两个)。也比喻狼狈为奸的两个人。

14、[不哼不哈]bù hēng bù hā

不言语(多指该说而不说):有事情问到他,他总~的,真急人。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哼的反义词 哼的近义词 哼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哼能组什么词
  • 哼能组什么词语
  • 哼可以组什么词
  • 哼可以组什么词语
  • 哼字可以组什么词
  • 哼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哼字能组什么词
  • 哼字能组什么词语
  • 哼字开头的成语
  • 哼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