咍
拼音:hāi
释义:1.〈书〉笑;讥笑。2.欢笑,喜悦。3.同“咳”。
组词
咍咍 咍噱 咍口 咍乐 咍台 咍吁 嘲咍 孩咍 气咍咍 软咍咍拼音
hāi笔顺
丨 𠃍 一 𠃋 丶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hāi的字 拼音为hai的字基础解释
1.讥笑:为众人所~。 2.欢笑;喜悦:欢~。 3.同“咳”。详细解释
(形声。从口,台声。本义:饥笑,嗤笑) 同本义
休为贫士叹,任受众人咍。——唐· 杜甫《秋日荆南述怀》
欢笑
欢咍温噱。——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咍口(笑口);咍咍(欢笑的样子);咍噱(欢笑)
表示伤感、后悔或惊异,常写成“咳”
该死,糟了 。
如:咍,我怎么这么糊涂!
怎么 。
如:咍,真有这种怪事儿
表示招呼
咍,怎么不回过脸儿来。——《西厢记》
〈动〉
〈形〉
〈叹〉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咍咍-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咍咍ㄏㄞ ㄏㄞhāi hāi喜笑的樣子。唐.皇甫湜〈吉州刺史廳壁記〉:「昔民嗷嗷,今民咍咍。」《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三.難陀出家緣起》:「難陀聞語笑咍咍,如今有幸得相遇,今日方來相頂謁,只我如今便是陀。」
咍咍-汉语大词典咍咍1.欢笑貌。
●唐皇甫湜《吉州刺史厅壁记》:“昔民嗷嗷,今民咍咍。”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四摺:“不由我不临风回首笑咍咍。”
●明高濂《玉簪记·南侵》:“我这里笑咍咍把弓刀整。”
2.戏曲中加强乐曲节奏的衬词。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这个将军﹞生得邓虏沦敦着大肚……一部赤髭须。也么咍咍。”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āi
1、[咍口]hāi kǒu
笑口。
2、[鼾咍]hān hāi
犹鼾睡。
3、[咍乐]hāi lè
犹欢乐。
4、[咍噱]hāi jué
犹欢笑。
5、[欢咍]huān hāi
欢快。咍,喜悦,欢笑。
6、[嘲咍]cháo hāi
嘲笑。
7、[咍台]hāi tái
睡觉打鼾声。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许(许璪)上牀便咍臺大鼾。”徐震堮 校笺:“咍臺,睡息声。”宋 陆游《游山》诗:“酒市拥途观嵬峨,僧庐借榻寄咍臺。”
8、[咍笑]hāi xiào
嗤笑,讥笑。
9、[咍吁]hāi yù
叹词。表示因伤感而叹息。
10、[诙咍]huī hāi
谐谑嬉笑。
11、[讙咍]huān hāi
欢笑。讙,通“欢”。
12、[孩咍]hái hāi
憨笑。
13、[软咍咍]ruǎn hāi hāi
亦作“輭咍咍”。犹软绵绵。
14、[驩咍嗢噱]huān hāi wà jué
欢笑不止。驩,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