靁
拼音:léi
释义:1.同“雷”。
组词
春靁 含靁 惊靁拼音
léi笔顺
一 丶 ㇇ 丨 丶 丶 丶 丶 丨 𠃍 一 丨 一 丨 𠃍 一 丨 一 丨 𠃍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léi的字 拼音为lei的字基础解释
“雷”的异体字。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靁-中華大字典1、靁讀音:盧回切,音罍,灰韻。釋文:
❶雷本字。見《說文》。
〔按~、从雨畾。畾、乃象其回轉之形。故籒文作嘂。古文作肈。俱於~間有回。回、~聲也。又古器多以回爲~。据此。畾、非三田也。韻書有畾字。訓田間。誤矣。許書有畕無畾。凡字有畾聲者。皆當云~省聲也。互詳雷字〕。
❷歎聲也。《文選馬融賦》:~歎頽息。
❸龜屬。《周禮龜人》:西龜曰~屬。
❹胘~。地名。《史記匈奴傳》:北益廣田至胘~爲塞。
〔注〕:胘~。地名。在烏孫北。
2、靁讀音:力救切,音澑,宥韻。釋文:龜名。見《集韻》。
3、畾讀音:盧回切,音雷,灰韻。魯水切,音壘,紙韻。釋文:田間地謂之~。見《集韻》。
4、韡釋文:古雷字。見《集韻》。
5、雷讀音:盧囘切,音罍,灰韻。釋文:
❶本作靁。《說文》:靁。洿昜薄動生物者也。从雨畾。象囘轉形。《段注》:薄音博。迫也。陰陽迫動、卽謂靁也。迫動、下文所謂回轉也。回生萬物者也。二月陽盛。靁發聲。故以畾象其回轉之形。非三田也。
〔按今地文學家謂天空電氣所發之聲也。正負二電相合時。暫成眞空。周圍空氣補之。遂生漲縮力。激成聲浪而爲~。與舊說合。參閱電字〕。
❷火也。見《論衡雷虛》。
❸土之氣也。其音宮也。見《春秋繁露五行五事》。
❹硠也。如轉物有所硠~之聲也。見《釋名釋天》。
❺諸侯之箽也。見《初學記天部洪範五行傳》。
❻狀聲曰~。《漢書中山靖王勝傳》:聚蟁成~。
❼狀威曰~。《詩常武》:如~如霆。
❽山名。《明一統志》:~山在台州府臨海縣西三十里
〔又〕:~首。山名《書禹貢》:壺口~首。〔在今山西蒲坂縣南〕。
❾澤名。《史記五帝紀》:舜漁~澤~。澤之人皆讓居。
〔按卽~夏澤也。在今山東菏澤縣東北〕。
❿塘名。卽漢~陂。《隋書焬帝紀》:唐平江南之後。改葬~塘。
〔按明一統志。~塘在袁州府城東北七里〕。
⓫城門名。《漢書王尊傳》:毋持布鼓過~門。
〔按明一統志。~門、卽今紹興府城五雲門〕。
⓬漢侯國名。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⓭州名。唐置。屬嶺南道。當今廣東海康縣西。
⓮鼓名。《周禮鼓人》:以~鼓鼓神祀。
〔注〕:~鼓、八面鼓也。
⓯琴名。《西溪叢話》:洛中董氏蓄一~琴。
〔又〕:忽~。胡琴名。《南部新書》:胡琴大曰大忽~。小曰小忽~。
⓰~同。出言每同也。《禮記曲禮》:毋~同。
〔注〕:~之發聲。物無不同時應者。
⓱黔~。神名也。《司馬相如賦》:左玄冥而右黔~。
〔注〕:黔~、天上造化神也。
⓲骨~。鰐魚別名。見《洽聞記》。
⓳地~。水~。竝軍器名。魚~。兵艦名。
⓴姓也。漢郞中~被。
〔又〕:方~。複姓。《國語晉語》:靑陽。方~氏之甥也。
〔注〕:方~。西陵氏之姓。
6、雷讀音:盧對切,音纇,隊韻。釋文:
❶推石自高而下也。《周禮職金注》:槍~椎椁之屬。
〔按卽所謂礌石。左襄十年傳注。~、卽硏也。兵法、守城用礌石。以擊攻者〕。
❷擊鼓也。《古樂府》:官家出遊~大鼓。〔俗作擂〕。
7、雷讀音:魯水切,音壘,紙韻。釋文:推石下也。見《集韻》。
8、䨓釋文:古雷字。見《集韻》。
9、簁釋文:古雷字。見《說文》。
靁
【戌集中】【雨字部】 靁
◎【玉篇】與雷同。【詩·召南】殷其靁。【釋文】靁,亦作雷。【楚辭·九歌】靁塡塡兮雨冥冥。【前漢·中山靖王傳】聚蟁成靁。【註】師古曰:靁,古雷宇。言衆蚊飛聲有若雷也。
◎又【周禮·春官·大司樂】靁鼓靁鼗。
◎又地名。【史記·匈奴傳】北益廣田,至胘靁爲塞。【註】胘靁,地名,在烏孫北。
◎又【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西龜曰靁屬。【釋文】力胃反,又如字。【爾雅·釋魚】龜左倪不類。【疏】倪,庳也,不發聲也,謂行時頭左邊向下者名類,周禮西龜曰靁屬是也。
★又【集韻】力救切,音溜。龜名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éi
1、[惊靁]jīng léi
见“惊雷”。
2、[春靁]chūn léi
见“春雷”。
3、[含靁]hán léi
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