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diǎn

释义:1.规范;法则;标准。2.可以作为标准、典范的书籍。3.典故,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4.典礼;仪式。5.〈书〉主持;主管。6.(Diǎn)姓。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期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8.古朴,不俗。

组词

本典 垂典 程典 春典 词典 参典 典簿 典常 典型化 解典铺 刑法典 辞典学 典执法 活字典 赛典赤 词华典赡 典谟训诰 高文典策 古典文学 古典主义 三坟五典 朝章国典 出何经典

拼音

diǎn

笔顺

𠃍 丿
横向笔画平行,间距均匀;两边竖向笔画稍向中斜,下横宜长;撇点位置恰当。

同音字

拼音为diǎn的字 拼音为dian的字

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典-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

780.【典】
一簡冊,重要的文獻,書籍。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三墳:三皇之書。五典:五帝之書。八索:有關八卦的書。九丘:九州之志。)又十五年:“司晉之典籍。”(司:主管。晉:晉國。)
引申爲前代的典章、文物、故事。左傳昭公十五年:“數典而忘其祖。”(數:講說。祖:指先人的事業。)
[會典]記載一代典章制度之類的類書。黃遵憲人境廬詩草自序:“官書會典。”現代有雙音詞“典故”。
又爲應遵守的規則、法則。文心雕龍情采:“孝經垂典,喪言不文。”引申爲禮節,儀式(後起義)。如說“開國大典”,“盛典”。
二法律,法規。偽古文尚書五子之歌:“有典有則,貽厥子孫。”曹操敗軍抵罪令:“但賞功而不罰罪,非國典也。”
〔典刑〕(1)刑法,常刑。尚書舜典:“象以典刑。”後代有成語“明正典刑”(處以死刑)。
(2)舊的法度。詩經大雅蕩:“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
引申爲可學習的楷模,模範。文天祥正氣歌:“典刑在夙昔。”這個意義也寫作“典型”。蘇舜欽代人上申公祝壽詩:“人思奉典型。”
三典雅。指文章有文獻可依,且規範而不粗俗。蕭統答玄圃園講頌啟令:“辭典文豔,既溫且雅。”顏氏家訓文章:“吾家世文章,甚爲典正,不從流俗。”
四守,主管。尚書舜典:“命汝典樂。”漢書霍光傳:“還乃爲典屬國。”三國志吳書是儀傳:“專典機密。”古代官名凡帶“典”字的,都是表示它的職掌。如周禮所載的“典瑞”、“典絲”、“典祀”等。
五典當(dàng),用實物作抵押,向高利貸借錢(後起義)。杜甫曲江詩:“朝回日日典春衣。”

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典八68ㄉㄧㄢˇdiǎn名①五帝時的書,指重要的文獻、簡冊。《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②國家的常法。《周禮.天官.大宰》:「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③可作為依據或模範的書。如:「字典」、「引經據典」。④可遵守的法度、準則。《文選.劉琨.勸進表》:「中興之兆,圖讖垂典,自京畿隕喪,九服崩離,天下囂然,無所歸懷。」⑤典禮、儀式。如:「慶典」、「大典」、「盛典」。⑥前代的故事、制度、文物。如:「用典」、「數典忘祖」。⑦姓。如三國時魏國有典韋。動①掌管、治理。如:「典試」、「典獄」。《三國志.卷六二.吳書.是儀傳》:「到見親任,專典機密。」②以物品質押貸款。如:「典當」。唐.杜甫〈曲江〉詩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形文雅、雅緻。如:「典雅」。南朝梁.蕭統〈答玄圃園講誦啟令〉:「辭典文豔。」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典的反义词 典的近义词 典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典能组什么词
  • 典能组什么词语
  • 典可以组什么词
  • 典可以组什么词语
  • 典字可以组什么词
  • 典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典字能组什么词
  • 典字能组什么词语
  • 典字开头的成语
  • 典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