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坟五典
拼音
sān fén wǔ diǎ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ān的字 拼音为fén的字 拼音为wǔ的字 拼音为diǎn的字 拼音为san的字 拼音为fen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拼音为dian的字基础解释
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详细解释
- 【解释】: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 【出自】:《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按字解释
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
五典:指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
词典解释
三坟五典-汉语大词典三坟五典传说中的古书名。
●《文选·张衡<东京赋>》:“昔常恨三坟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
薛综注:“三坟,三皇之书也;五典,五帝之书也。”
●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三坟五典,公能读之。”
●《文学源流》:“三坟五典,名存而已。”
参见“三坟”。
三坟五典
【拼音】:sān fén wǔ diǎn
解释
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五典:指少昊、颛顼、高辛、唐、虞的书。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出处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示例
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鲁迅《忽然想到》六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最早的古籍
出处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引证
现代-鲁迅-六-《华盖集·忽然想到》: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汉-张衡--《东京赋》:昔常恨三坟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
宋-陆游--《婺州稽古阁记》:而三坟五典自楚倚相以后不闻有能尽读者,世所共叹也。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折-《风云会》:尚书者,上古三坟五典,洪荒莫考。
汉-孔安国--《尚书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夫《礼仪》损益,公能言之,故与熊安生详定齐礼;三坟五典,公能读之,故与薛道衡侍学储后。
故事
现代-鲁迅-六-《华盖集·忽然想到》: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汉-张衡--《东京赋》:昔常恨三坟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
宋-陆游--《婺州稽古阁记》:而三坟五典自楚倚相以后不闻有能尽读者,世所共叹也。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折-《风云会》:尚书者,上古三坟五典,洪荒莫考。
汉-孔安国--《尚书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夫《礼仪》损益,公能言之,故与熊安生详定齐礼;三坟五典,公能读之,故与薛道衡侍学储后。
造句
sān fén wǔ diǎn
1、三坟五典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此人胸罗万象,三坟五典,奇门遁术,各派武功俱都通晓。
3、函谷关令尹喜原为周代楚康王之大夫,自幼博览三坟五典,精研河洛易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4、不仅仅对易经有着独到的了解,远古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有着非同寻常的理解。
5、当此之时也,无三光五岳之名,无三皇五帝之作,无三坟五典之书,列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之说也。
6、从三坟五典,中间发生了一件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这就是文字的诞生。
7、三坟五典的作品值得珍藏。
8、他博学多才,精通三坟五典。
9、三坟五典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