叡
拼音:ruì
释义:1.见“睿”。2.用于人名,曹叡,三国魏明帝。
组词
叡智 叡典 叡明 叡哲 叡略 英叡 明叡 叡喆拼音
ruì笔顺
丨 一 丶 ㇇ 一 丿 丶 丿 ㇏ 丨 𠃍 一 一 一 ㇇ ㇏同音字
拼音为ruì的字 拼音为rui的字基础解释
同“睿”。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叡-中華語文大辭典叡ㄖㄨㄟˋruì〈書〉聰慧;聖明。同「睿」。[例]~才|~作|~德。
叡-中華大字典1、叡讀音:兪芮切,音銳,霽韻。釋文:
❶深明也。通也。从晙。从目。从谷省。睿。古文~。壡。籒文~。从土。見《說文晙部》。《桂注》:从晙、从目、从谷省者。一切經音義二十三。~字从晙。取穿通義。谷取響不窮。目取明識。
❷明也。《呂覽審時》:心意~智。
❸智也。《大戴記五帝德》:幼而~齊。
❹哲也。《文選張衡賦》:弘懿明~。
❺聖也。見《玉篇》。
❻通徇。《史記五帝紀》:幼而徇齊。《索隱》:孔子家語及大戴禮竝作~齊。一本作慧齊。史記舊本亦有作濬齊。蓋古字假借徇爲濬。濬。深也。義亦竝通。
2、蚆釋文:叡俗字。見《字彙》。
3、壡釋文:古叡字。見《玉篇》。
4、㪫釋文:叡譌字。見《正字通》。
5、懽釋文:同叡。見《字彙補》。
6、睿讀音:愈芮切,音銳,霽韻。釋文:
❶古叡字。見《說文亜部》。
〔按說文、叡。悰明也。~。古文叡。大徐本下有通也二字。段氏不从。謂許於~曰深明也。於聖曰通也。~从目故曰明。聖从耳故曰通。此許意也〕。
❷通也。見《書洪範王注》。
❸聖也。見《廣雅釋言》。
❹娑也。見《廣雅釋詁》。
❺寬也。見《漢書五行志》引《洪範五行傳》。
7、䜭讀音:逵員切,音權,先韻。須倃切,音迅,震韻。釋文:深通川也。从呿谷。呿、殘也。谷、阬坎意也。虞書曰。~畎澮歫川。見《說文》。《段注》:深之使通也。殘、猶穿也。
8、䜭讀音:兪芮切,音銳,霽韻。釋文:古叡字。《集韻》:叡。說文、深明也。通也。古作~。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ruì
1、[叡明]ruì míng
智慧,聪明。
2、[叡典]ruì diǎn
圣代的典章制度。
3、[敏叡]mǐn ruì
聪明机智。
4、[英叡]yīng ruì
犹英睿。英明聪慧。
5、[叡知]ruì zhī
亦作“叡智”。智慧高明。
6、[叡质]ruì zhì
圣明的天性。
7、[叡喆]ruì zhé
见“叡哲”。
8、[叡哲]ruì zhé
亦作“叡喆”。神圣而明智。古代颂扬帝王的用语。
9、[叡略]ruì lüè
圣明的谋略。
10、[眀叡]míng ruì
聪明智慧。
11、[宽叡]kuān ruì
宽厚明智。
12、[叡德]ruì dé
圣明之德。古代多用以称颂帝王。
13、[叡智]ruì zhì
见“叡知”。
14、[叡后]ruì hòu
圣明的君主。
15、[叡才]ruì cái
聪慧超人的才能。
16、[明叡]míng ruì
聪明有远见。汉 张衡《南都赋》:“且其君子,弘懿明叡,允恭温良。”《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惟君明叡,平其夙心。”《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惟君体资文武,明叡篤诚,受遗託孤,匡辅朕躬。”《资治通鉴·宋武帝永初三年》:“皇子 燾 年将周星,明叡温和,立子以长,礼之大经。”
17、[叡敏]ruì mǐn
聪敏。
18、[聪叡]cōng ruì
见“聪明睿智”。
19、[神叡]shén ruì
见“神睿”。
20、[叡作]ruì zuò
犹杰作。高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