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shè

释义:1.房屋;住所。2.旅馆。3.谦称自己的亲属(一般用于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人)。4.谦称自己的家。5.饲养家畜的窝、棚、圈。6.量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组词

宿舍 农舍 退避三舍 左邻右舍 魂不守舍 神不守舍 打家劫舍 舍利 寒舍 旅舍

拼音

shè

笔顺

丿 𠃍
“人”撇捺舒展。下部横向笔画大致均匀,“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同音字

拼音为shě的字 拼音为she的字

基础解释

1.房屋。2.舍间。3.养家畜的圈。4.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5.姓。6.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详细解释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2. 同本义

    舍,市居曰舍。——《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

    天子赐舍。——《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

    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

    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孟子·离娄上》

    至舍,四支僵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旅舍(旅馆);舍馆(住所;客舍);舍长(守护客馆的负责人)

  3. 房屋(住宅)

    将适舍。—《礼记·曲礼》。注:“主人家也。”

    舍之上舍。——《战国策·齐策》。注:“甲第也。”

    神归其舍。——《鬼谷了·本经阴符》

    舍南舍北皆春水。——《杜甫《客至》

    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怀都舍。——《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庐舍(简陋的房屋);茅舍(茅屋);舍园(宅内庭院);舍中(家中);宿舍;茅舍;牛舍;校舍;舍匿(用房子藏匿。即“窝藏”)

  4. 营寨;营房

    于是徙舍而走平陵。——《孙膑兵法·擒庞涓》

  5. 中国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

    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杜预注:“一舍,三十里。”

  6. 公子;少爷 。

    如:舍人(公子;少爷)

〈代〉

  1.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

    屈到舍下暂住,细细请教何如?——《长生殿·弹词》

    又如:舍弟(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舍妹(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妹妹);舍下(谦称自己的居室)

〈动〉

  1. 置;安置

    舍相如广成传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唐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舍匿(窝藏);舍藏(窝藏)

  2. 住宿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庄子·山木》

    又如:舍次(临时住宿);舍止(停驻,居留)

  3. 休息;止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4. 安排住宿

    少间白至,乘骏马如龙,生另舍舍之。——《聊斋志异·白于玉》

  5. 宿营

    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左传·庄公三年》

  6. 另见 shě

〈动〉

  1. 放在一边;丢开

    捨,释也。从手,舍声。——《说文》

    捨,置也。——《广雅》

    舍车而徒。——《易·贲》

    又如:舍手(放开手;放下手);舍置(丢开);舍脸(沉下脸)

  2. 放弃;舍弃

    万物捨此而求生。——《老子》注经传多以舍为之

    不如舍。——《易·屯》

    舍命不渝。——《诗·郑风·羔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求则得之,舍者失之。——《孟子·告子上》

    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未可知也。——《韩非子·难二》

    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资治通鉴》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又如:舍己成人(牺牲自己利益,成全别人);舍却(抛开);舍实求虚(放弃实在的东西,而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所在);舍拼(舍弃;不顾一切干);舍筏(舍弃渡人的船筏);舍业(放弃学业;舍弃产业);舍己芸人(舍弃自己的田地,去耕耘别人的田地。比喻荒废自己本分内的工作而替他人做事)

  3. 废止、停止

    耕者少舍。——《礼记·月令》。注:“止也。”

    舍我穑事。——《书·汤誓》。释文:“废也。”

    舍药物可也。——《左传·昭公九年》。服注:“止也。”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又如:舍业(停止学习)

  4. 布施,施舍

    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儒林外史》

    又如:舍个数(在神佛面前许个愿);舍贫(接济穷人);舍宅(施舍住宅作寺院);舍施(施舍)

  5. 通“赦”。免罪或免罚;释放

    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圣王之所不畜也。——《荀子·荣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韩诗外传·卷九》

    夫人请之,吾舍之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舍禁(解除封山泽的禁令);舍纵(宽赦,放纵);舍眼(睁眼;抬眼)

  6. 发,发射

    不失其驰,舍矢如破。——《诗·小雅·车攻》

    又如:舍拔(发箭);舍放(发射,放射)

  7. 另见 sh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舍-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舍-中華語文大辭典

舍1ㄕㄜˋshè1.居住的房屋;住所。[例]校~∣旅~∣宿~︱廬~。2.飼養禽畜的窩、棚、圈。[例]雞~︱牛~∣豬~。3.謙稱自己的家。[例]寒~∣敝~∣~下。4.謙稱自己的親屬,一般用於比自己輩分低或同輩中年紀小的人。[例]~親︱~姪∣~表妹。5.量詞。古代用於計算行軍里數,以三十里為一舍。[例]退避三~。6.姓。舍2ㄕㄜˇshě1.〈書〉丟下;放棄。[例]鍥而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2.〈書〉施捨。[例]今則慈悲為本,常樂為宗,施~惟機(《南齊書‧卷五十四‧高逸列傳》)。3.〈書〉犧牲。[例]二者不可得兼,~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4.〈書〉除了。[例]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我其誰也(《孟子‧公孫丑下》)?‖通「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è

1、[房舍]fáng shè

房屋,房间。

2、[宿舍]sù shè

企业、机关、学校等供给工作人员及其家属或供给学生住的房屋。

3、[舍弟]shè dì

对自己弟弟的谦称。

4、[寒舍]hán shè

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请光临~一叙。

5、[舍友]shè yǒu

舍友:同一个宿舍住着的朋友。

6、[旅舍]lǚ shè

旅馆。

7、[鸡舍]jī shè

用来养鸡的场所或房屋。

8、[农舍]nóng shè

农民住的房屋。

9、[屋舍]wū shè

房子。出自陶渊明诗句“屋舍俨然”。

10、[精舍]jīng shè

1.讲学的处所;收斋。 2.僧道居住或说法布道的处所。 3.指心,古人认为心是精神所居之处。

11、[舍去]shè qù

喻离开住所到别处。

12、[圈舍]juàn shè

养牲畜、兽类的棚、舍。

13、[村舍]cūn shè

农家房舍。唐 司空图《浙川》诗之一:“山田渐广猿频到,村舍新添燕亦多。”宋 陆游《步至今村》诗:“荒堤经雨多牛跡,村舍无人有椎声。”清 万寿祺《冬日晚登东山》诗:“十年豺虎人家少,几处牛羊村舍低。”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园田村舍景,无与 江 南异。”

14、[馆舍]guǎn shè

1.旧指招待宾客供应食宿的房舍。 2.泛指房屋。

15、[比舍]bǐ shè

1.邻舍,邻居。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五:“李娥,年六十岁,病卒,埋於城外,已十四日。娥 比舍有 蔡仲 闻 娥 富,谓殯当有金寳,乃盗发冢求金。”明 何景明《师问》:“又告之曰:某未有高官也,未有高第也,其道德则可师也。於是,虽比舍弗从之矣。” 2.指所住屋舍相邻。 3.犹言家家户户。明 宋濂《礲硿子碣》:“大疫起,比舍駢首卧。”

16、[书舍]shū shè

1.书馆。 2.书房。

17、[客舍]kè shè

旅馆;供旅客住宿的房屋。

18、[瓦舍]wǎ shè

瓦市。宋 吴自牧《梦粱录·瓦舍》:“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城内外剏立瓦舍,招集妓乐,以为军卒暇日娱戏之地。”《水浒传》第一一○回:“燕青 慌忙拦道:‘李大哥 你怎地好闯!勾栏瓦舍,如何使得大惊小怪。’”鲁迅《坟·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 临安 ﹞瓦舍的技艺人也多有,其主意大约是在于磨炼技术的。”

19、[棚舍]péng shè

常用现成材料盖的带顶的简单构筑物,供牲畜或农场工临时住用。

20、[邻舍]lín shè

邻居:街坊~。左右~。

21、[狗舍]gǒu shè

狗或狗群的棚舍;饲养狗的场所;不适于人类居住的房屋或住所。

22、[舍下]shè xià

舍间。

23、[舍监]shè jiān

旧时学校里指导学生生活、行为的人叫舍监。

24、[庐舍]lú shè

简陋的房屋;田舍。

25、[宅舍]zhái shè

宅子;住舍。

26、[居舍]jū shè

住宅,住处。

27、[弃舍]qì shè

1.亦作“弃捨”。舍弃,丢开。 2.见“弃舍”。

28、[寓舍]yù shè

住所。宋 王明清《<玉照新志>序》:“因揭寓舍之斗室,屏跡杜门,思索旧闻,凡数十则,缀辑之,名曰《玉照新誌》。”明 王錡《寓圃杂记》卷上:“松江 将 董用和 在京师时,其寓舍与 于侍郎 谦 相对。”清 谭献《复堂词录》序:“光绪 八年九月,谭献 书於 安庆 樅阳门 内寓舍。”

29、[舍亲]shè qīn

谦辞,对人称自己的亲戚。

30、[吠舍]fèi shè

古印度四个种姓的第三级。原包括社会的基本生产者农民和手工业者,也有商人。后专指商贾和富有的手工业者。

31、[私舍]sī shè

私人住宅。

32、[圜舍]huán shè

圆形小屋。

33、[兴舍]xīng shè

犹取舍,兴废。

34、[舍妹]shè mèi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家的妹妹。

35、[墅舍]shù shè

犹别墅。

36、[廨舍]xiè shè

廨署。

37、[舍毒]shè dú

一种虫毒。

38、[舍园]shè yuán

宅内庭院。《史记·儒林列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 董仲舒 不观於舍园,其精如此。”

39、[野舍]yě shè

1.周代天子外出时的住所。 2.村野房舍。

40、[上舍]shàng shè

1.上等的馆舍。《战国策·齐策一》:“靖郭 君 善 齐貌辨 ……於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日暮进食。”姚宏 注:“上舍,上传也。”《史记·张仪列传》:“楚怀王 闻 张仪 来,虚上舍而自馆之。”唐 刘禹锡《酬湖州崔郎中见寄》诗:“凭君虚上舍,待予乘兴行。” 2.宋 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见《宋史·选举志三》。明 清 因以“上舍”为监生的别称。《清平山堂话本·阴骘积善》:“此人若回来寻时,可使他来京师上庠 贯道斋,寻问 林上舍。”清 戴名世《先君序略》:“面峰 府君之幼子为 默斋 府君,始以国子上舍为 处州 经歷。” 3.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 即时去请 刘斋长、何上舍 到来。”清 昭槤《啸亭续录·史书氏族》:“邑令亦素有嫌隙,因诬君通海上,置诸狱中。君素勇健,夜毁梏,踰垣出,匿某上舍家,久之,亡走 滇南。”

shě

1、[舍弃]shě qì

丢开;抛弃;放弃:~舒适的生活,主动要求到边远地区工作。

2、[舍得]shě de

愿意割舍;不吝惜:你~把这本书送给他吗?。他学起技术来,真~下工夫。

3、[取舍]qǔ shě

要或不要;选择:~得宜。对文化遗产,应该有批判地加以~。

4、[施舍]shī shě

出于怜悯或积德思想,把财物送给穷人或寺庙。

5、[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又说弃本逐末。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轻重倒置。《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弃本逐末。”

6、[恋恋不舍]liàn liàn bù shě

形容舍不得离开:孩子们~,抱住他不放他走。

7、[不舍]bù shě

1.见“不舍”。 2.亦作“不捨”。不停止。 3.不放弃;不忍离开。 4.不饶恕。

8、[舍命]shě mìng

不顾性命;拼命:~抢救国家财产。

9、[割舍]gē shě

舍弃;舍去:难以~旧情。

10、[老舍]lǎo shě

(1899—1966)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1924年起赴英国伦敦大学任教,创作了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发表小说《骆驼祥子》,描述了人力车夫祥子三次买车三次破产的苦斗人生,表现了主人公的奋进、困惑、痛苦、麻木、崩溃的心灵历程。1949年后,创作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老舍语言朴实、幽默,富有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是“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有《老舍文集》。

11、[难舍]nán shě

不忍舍弃。

12、[舍身]shě shēn

原指佛教徒牺牲肉体表示虔诚,后来泛指为祖国或为他人而牺牲自己:~为国。

13、[舍手]shě shǒu

放开手;放下手。

14、[舍与]shě yǔ

施舍给。

15、[舍却]shě què

抛开。

16、[舍]shě ā

见"舍拚"

17、[舍筏]shě fá

舍弃渡人的船筏。谓佛法如筏,既已渡人到彼岸,法便无用,不可再执着。语本《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知我説法,如筏喻者。法尚应捨,何况非法。”唐 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不作解缨客,寧知捨筏喻。身世已悟空,归途復何去。”后多以喻学习古人诗文要摆脱方法上的束缚,方能有所创造。

18、[舍施]shě shī

犹施舍。谓以财物、人力资助寺院或救济贫民。

19、[抛舍]pāo shě

抛掉;舍弃:怎么也~不下骨肉亲情。

20、[舍拔]shě bá

发箭。

21、[舍纵]shě zòng

宽赦,放纵。

22、[依舍]yī shě

依仗。依赖。依靠。相依为命。

23、[舍贫]shě pín

施舍财物给贫困的人。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可怜见俺无捱无倚,无主无靠,卖了亲儿,无人养济。长街市上可有那等捨贫的爹爹妳妳呵!”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有那等捨贫的财主波,救济俺老两口儿佛囉。”

24、[扫舍]sǎo shě

扫舍有如下几种:每年新年各地的家庭都会开始扫房这个习俗就是扫舍,从唐代开始就这个习俗。

25、[舍业]shě yè

1.停止学习。《左传·昭公九年》:“辰在子卯,谓之疾日,君彻宴乐,学人舍业。” 2.舍弃家产。《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 在 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舍业厚遇之。”司马贞 索隐:“舍业者,捨弃其家产而厚事宾客也。”

26、[舍宅]shě zhái

谓施舍住宅作寺院。

27、[舍匿]shě nì

窝藏。

28、[舍脸]shě liǎn

不顾面子向人求助(多指出于不得已)。

29、[舍禁]shě jìn

解除封山泽的禁令。古十二荒政之一。

30、[舍放]shě fàng

发射,放射。

31、[舍眼]shě yǎn

犹睁眼。

32、[舍不得]shě bu de

很爱惜,不忍放弃或离开,不愿意使用或处置:妈妈~孩子出远门。他从来~乱花一分钱。

33、[舍姆娘]shě mǔ niáng

“舍姆娘”为吴语词汇,准确来说是产妇。

34、[四舍五入]sì shě wǔ rù

常用的一种近似计算法。根据需要,将计算所得的数保留到某一位,剩下的部分,头一个数字不大于4时舍去不计,不小于5时舍去后向前一位进1。舍去整数部分时,舍去几位整数就要添上几个0。

35、[舍近求远]shě jìn qiú yuǎn

舍弃近的寻找远的,形容做事走弯路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也说舍近图远。

36、[舍我其谁]shě wǒ qí shuí

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37、[舍己为人]shě jǐ wèi rén

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38、[舍生忘死]shě shēng wàng sǐ

也说舍死忘生。形容不顾个人生命危险。

39、[舍车保帅]shě jū bǎo shuài

象棋用语,比喻在某些斗争中,为了保全主要的人物,出了问题就把责任推到次要人物的身上。

40、[求田问舍]qiú tián wèn shě

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近义词

shě

1、[]diū

1.遗失;失去:钱包~了。~了工作。 2.扔:不要随地~果皮。 3.搁置;放:技术~久了就生疏了。只有这件事~不开。

2、[]qì

1.放弃;扔掉:抛~。舍~。遗~。~权。~之可惜。 2.姓。

反义词

shě

1、[]dé

1、[]de

1、[]děi

1.得到。不入虎穴,焉~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3.适合。4.得意。5.完成。衣服还没有做~。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1.助动词。需要。修这座水库~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4.舒服;满意。

2、[]rù

1.进去。与“出”相对:~场。~冬。 2.参加:~伍。~团。 3.合乎;合于:~情~理。 4.收入:岁~。 5.入声。

3、[]qǔ

1.拿到手里:~款。~行李。把电灯泡~下来。 2.得到;招致:~乐。~暖。自~灭亡。 3.采取;选取:~道。录~。可~。给孩子~个名儿。 4.姓。

相关字词

舍的反义词 舍的近义词 舍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舍能组什么词
  • 舍能组什么词语
  • 舍可以组什么词
  • 舍可以组什么词语
  • 舍字可以组什么词
  • 舍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舍字能组什么词
  • 舍字能组什么词语
  • 舍字开头的成语
  • 舍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