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舍
拼音
shī shě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ī的字 拼音为shě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she的字基础解释
出于怜悯或积德思想,把财物送给穷人或寺庙。详细解释
见“ 施舍 ”。
亦作“ 施捨 ”。给人财物。
《左传·宣公十二年》:“老有加惠,旅有施舍。”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古人言‘施舍’者有二义……《左传》之‘施舍’皆赐予义。” 宋 叶适 《郭氏种德庵记》:“大父施捨惠助,一乡所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伯皋 ,平生忠厚志诚,奉佛甚谨,性喜施捨。” 艾青 《乞丐》诗:“乞丐伸着永不缩回的手,乌黑的手,要求施舍一个铜子。”
亦作“ 施捨 ”。犹兴废。
《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施舍之道,宜无殊典。” 李贤 注:“施舍,犹兴废也。”
犹客舍。
《国语·周语中》:“国无寄寓,县无施舍。” 韦昭 注:“施舍,宾客负任之处也。”
免予服役。
《周礼·地官·小司徒》:“掌建邦之教法……凡征役之施舍,与其祭祀饮食丧纪之禁令。” 郑玄 注:“施,当为‘弛’。” 贾公彦 疏:“施舍者,贵与老幼废疾不科役,故言弛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施舍-中華語文大辭典施舍施舍1ㄕ ㄕㄜˇshīshě布施財物給他人。也作「施捨」(★今不用)。[例]與其求人~,不如自食其力。施舍施舍2ㄕ ㄕㄜˋshīshè〈書〉供旅客休息住宿的地方。[例]國無寄寓,縣無~,民將築臺於夏氏(《國語‧周語中》)。
施舍-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施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shī shě
1、那个富人经常把钱财施舍给穷人。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shī shě
1、[捐赠]juān zèng
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图书。
2、[恩赐]ēn cì
旧指封建帝王的赏 赐。今指出于怜悯而给予的施舍(多含贬义)。
3、[布施]bù shī
佛教用语。指把财物施舍给别人。也指僧尼给人讲解佛经。
4、[赈济]zhèn jì
用钱或衣服、粮食等救济(灾民或贫困的人)。
5、[救济]jiù jì
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困难的人:~费。~粮。~难民。
6、[赠送]zèng sòng
无代价地把东西送给别人:~生日礼物。
反义词
shī shě
1、[劫掠]jié lüè
抢劫、掠夺(财物或人)。
2、[乞求]qǐ qiú
请求给予:~施舍。~宽恕。
3、[募化]mù huà
(和尚、道士等)求人施舍财物:四方~。
4、[求乞]qiú qǐ
请求人家救济;讨饭: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