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
拼音:zhì
释义:1.皮肤上生的斑痕或小疙瘩,多呈青色、红色或黑褐色,不痛不痒。2.(Zhì)姓。
组词
黑痣 痣疣 朱砂痣拼音
zhì笔顺
丶 一 丿 丶 ㇀ 一 丨 一 丶 ㇂ 丶 丶同音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1.皮肤上生的斑痕或小疙瘩,多呈青色、红色或黑褐色,不痛不痒。 2.(Zhì)姓。详细解释
皮肤上一种先天性的色素沉着区
痣,黑子。——《广韵》
初,贵嫔生而有赤痣在左臂,治之不灭。——《梁书·高祖丁贵嫔传》
又如:痣疣(痣和疣。都是赘生在皮肤上的不痛不痒的小疙瘩。比喻多余而无用的东西)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痣-中華語文大辭典痣痣ㄓˋzhì1.皮膚上有色的斑塊。形狀不一,有的平整,有的突起。2.姓。
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痣疒712ㄓˋzhì名皮膚上所生的圓形斑點,可能是色素沉澱或血管性、表皮性的增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ì
1、[黑痣]hēi zhì
皮肤的黑色或棕色斑点或乳头状突起,由黑色素细胞聚集而成。
2、[痣疣]zhì yóu
痣和疣。都是赘生在皮肤上的不疼不痒的小疙瘩。比喻多馀而无用的东西。《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好的细节,是作品的肌腱;多馀的细节,则犹如赘生于肌体的痣疣。”
3、[朱砂痣]zhū shā zhì
人皮肤上生的红色小痣。
4、[合和痣]hé hé zhì
合和痣的释义是掌心痣的一种称呼。
5、[双生痣]shuāng shēng zhì
靠近人中的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