厖
拼音:máng
释义:1.〈书〉大;厚重。2.(Máng)姓。3.另见厖páng“庞”。4.纷乱;杂乱。
组词
厖褫 厖错 厖大 厖洪 厖儿 厖鸿 厖澒 厖厚 厖眉 厖昧 尼厖古 眉厖齿鲵 奇厖福艾 金玦衣厖拼音
máng笔顺
一 丿 一 丿 乚 丿 丿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páng的字 拼音为pang的字基础解释
1.石头大的样子。 2.古通“尨”。 3.丰厚;厚重。 4.有;拥有。 5.杂;乱。 6.长毛狗,亦泛指犬。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厖-中華語文大辭典厖厖ㄇㄤˊmánɡ1.〈書〉大。[例]天錫皇帝,~臣碩輔(唐‧韓愈〈元和聖德詩〉)。2.〈書〉雜亂;紛亂。[例]推賢讓能,庶官乃和,不和政~(《書經‧周官》)。3.〈書〉厚重;豐厚。[例]故夫天不崇大,則覆幬不廣;地不深厚,則載物不博;人不敦~,則道數不遠(《後漢書‧卷四十三‧朱樂何列傳‧朱暉》)。4.〈書〉昏庸愚昧。5.姓。
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厖mánɡ
①书大;厚重。
②(Máng)名姓。另见978页páng“庞¹”。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áng
1、[厖大]máng dà
广大。
2、[敦厖]dūn máng
1.亦作“敦庬”。丰厚,富足。《左传·成公十六年》:“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民生敦厖,和同以听。”杜预 注:“敦,厚也;厖,大也。”孔颖达 疏:“言人之生计,若财物足,皆丰厚而多大。”《国语·周语上》:“夫民之大事在农……敦庬纯固,於是乎成。”宋 黄庭坚《送彦孚主簿》诗:“君但隐几笑,诸老嘆敦厖。” 2.敦厚。汉 王充《论衡·自纪》:“没华虚之文,存敦厖之朴。”《后汉书·孔融传》:“古者敦庬,善否不别,吏端刑清,政无过失。”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以硕大敦厖之德,生於文明之运,矢厥謨猷,出入隆显。”
3、[厖澒]máng hòng
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含浑然广大之意。
4、[厖厚]máng hòu
宽厚。
5、[鸿厖]hóng máng
广大而厚重。宋 欧阳修《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诗:“上摩青苍以晻靄,下压后土之鸿厖。”清 王汝璧《伐蛟行》:“是何神兽非土垹,天龙遗卵胎鸿厖。”
6、[骏厖]jùn máng
亦作“骏蒙”。亦作“骏庞”。犹言笃厚。
7、[厖儿]máng ér
脸盘儿。
8、[厖蒙]máng mēng
愚昧。
9、[厖洪]máng hóng
洪大;广大。
10、[灵厖]líng máng
指枸杞根。古代道书言,千载枸杞,其形如犬,故得枸名。
11、[厖然]máng rán
敦厚貌。
12、[丰厖]fēng máng
见“丰庞”。
13、[厖杂]máng zá
混乱驳杂。
14、[厖眉]máng méi
花白眉毛。形容人的老态。厖,通“尨”。
15、[厖昧]máng mèi
蒙昧。厖,通“蒙”。
16、[厖褫]máng chǐ
大福。
17、[厖淆]máng xiáo
杂乱。
18、[厖错]máng cuò
杂乱。
19、[赘厖]zhuì máng
见“赘庞”。
20、[吠厖]fèi máng
见“吠尨”。
21、[厖鸿]máng hóng
1.洪大;广大。 2.高大。 3.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含浑然广大之意。
22、[尼厖古]ní máng gǔ
复姓。
23、[眉厖齿鲵]méi máng chǐ ní
眉毛花白,齿落更生细齿。形容老寿。唐 柳宗元《永州万石亭记》:“明日,州邑耋老,雜然而至,曰:‘吾儕生是州,蓺是野,眉厖齒鯢,未嘗知此。’”
24、[奇厖福艾]qí máng fú ài
谓相貌奇伟多福。
25、[金玦衣厖]jīn jué yī máng
比喻君父离弃其子。语本《左传·闵公二年》:“衣之尨服,远其躬也;佩以金玦,弃其衷也。服以远之,时以閟之;尨,凉;冬,杀;金,寒;玦,离。”清 钱谦益《王奉尝烟客七十寿序》:“使天下后世,通知两朝慈孝,君父无金玦衣厖之嫌,储贰无黄臺瓜蔓之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