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
拼音:jí
释义:1.接近;靠近。2.到;开始从事。3.介词。引进动作行为靠近的处所、环境等。4.目前;当下。5.副词。表示前一件事发生了,后一件事紧接着发生,相当于“便”;。6.表示事实如此,相当于“就”。7.就是(表示判断)。8.连词。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兼让步,相当于“即使”。
组词
即使 即兴 稍纵即逝 即便 立即 即将 转瞬即逝 不即不离 一触即发 若即若离拼音
jí笔顺
𠃍 一 一 𠄌 丶 𠃌 丨左高右低,左部分横向笔画间距均匀,横折稍斜,竖提端正。“卩”横折钩稍短,与左部底端大致平齐,竖画正直。
同音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1.靠近;接触:若~若离。可望而不可~。 2.到;开始从事:~位。 3.当下;目前:~日。~期。成功在~。 4.就着(当前环境):~景。 5.姓。 6.就是:荷花~莲花。非此~彼。 7.就;便:一触~发。招之~来。闻过~改。 8.即使:~无他方之支援,也能按期完成任务。详细解释
(会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同本义
即,就食也。——《说文》
席末取粮即稻。——《仪礼·公食礼》
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易·鼎》。高亨注:“《说文》:‘即,就食也。’此用其本义。”
基本义是接近、靠近、走向,与“离”对举。
将即席。——《礼记·曲礼》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卫风·氓》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范缜《神灭论》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若即若离
登上;走上
公即位。——《春秋·桓公元年》
山行即桥。——《史记·河渠书》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传·隐公元年》
又如:即阼(即位。皇帝登极叫即阼。因古时新天子登基,有升登东阶而主祭的仪式,所以叫即阼。阼:东阶);即真(正式就皇帝位。后世以官职由代理而改为实授,也称即真);即禽(打猎,在野外猎取禽兽);即祚(皇席即位登基)
虽然
小即小,天生的口不曾合。——《西厢记诸宫调》
假若
即有不称。(如果不能称将军之职。意即打败仗。)——汉· 刘向《列女传》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汉· 贾谊《论积贮疏》
即使
公子即合符。(即,即使。)——《史记·魏公子列传》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汉· 贾谊《论积贮疏》
即谋单于。——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即捕得三两头。——《聊斋志异·促织》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即或
同“则”。那就
即患秦兵之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死即已。——《史记·陈涉世家》
死即举大名。
即更刮目相待。(即,就。)——《资治通鉴·汉纪》
就在某时某处;乘,趁
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史记·项羽本纪》
即时诛灭。——《汉书·李广苏建传》
即如前年…一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即忙(连忙;赶紧);即拜(就在所在地授予官职);即早(及早;趁早)
当
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南朝齐· 谢朓《赋贫民田》
又如:即此(就此;只此)
一…就 。
如:气断即死;闻过即改
随之立刻就 。
如:降即免死;即早(及早,趁早)
立刻,当即
王即临之。——晋· 干宝《搜神记》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处即刺杀虎。——《世说新语·自新》
即书诗四句。——宋· 王安石《伤仲永》
又如:即速(立刻;赶快)
那就是说,那就是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
梁父即 楚将 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即此爱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即如忠烈遗骸。——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身外即战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即是
目前,现在 。
如:即目(眼前所见);即事诗(以眼前事物为题材的诗)
今,当天 。
如:即今(如今);即目(如今)
烛头烬
左手执烛,右手折即。——《管子》
姓
〈动〉
〈介〉
〈副〉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即即-汉语大词典即即1.充实。
●《汉书·礼乐志》:“硙硙即即,师像山则。”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即即,充实也。”一说硙硙即即,为居高思谦之义。
参阅王先谦补注。
2.凤鸟鸣声。
●汉王充《论衡·讲瑞》:“雄曰凤,雌曰皇。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
同:卽卽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í
1、[即使]jí shǐ
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以进一步证实或加强主句的意思):~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
2、[即日]jí rì
1.当天:本条例自~起施行。 2.最近几天;近日:本片~放映。
3、[即刻]jí kè
立刻:~出发。
4、[即席]jí xí
1.在宴会或集会上:~讲话。~赋诗。 2.入席;就位。
5、[不即不离]bù jí bù lí
《圆觉经》:“不即不离,无缚无脱。” 原为佛教用语。现多用来指对人或事物保持一定距离,不亲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6、[即可]jí kě
可以了的意思。
7、[即将]jí jiāng
将要;就要:理想~实现。展览会~闭幕。
8、[立即]lì jí
立刻:接到命令,~出发。
9、[即便]jí biàn
连词。即使。
10、[随即]suí jí
随后就;立刻:你们先走,我~动身。
11、[即时]jí shí
副词。立即;即刻。
12、[当即]dāng jí
立即;马上就:接到命令,~出发。
13、[在即]zài jí
(某种情况)在最近期间就要发生:毕业~。大赛~。
14、[即兴]jí xìng
未经事前酝酿,就眼前的情景、感受(而创作、表演、讲话):~诗。
15、[即期]jí qī
立即;近期;短时间内。
16、[即位]jí wèi
1.就位。 2.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
17、[旋即]xuán jí
立刻,随即:他喝完水,~坐在桌前看起书来。
18、[迅即]xùn jí
立即:~处理。~出发。
19、[即景]jí jǐng
就眼前的景物(做诗文或绘画):~诗。~生情。西湖~。
20、[即令]jí lìng
连词。即使。
21、[即事]jí shì
就眼前的事物、情景(做诗文或绘画):~诗。
22、[即或]jí huò
连词。即使。
23、[即若]jí ruò
连词。即使。
24、[庚即]gēng jí
立即、马上、立刻。
25、[即立]jí lì
见“即位”。
26、[即今]jí jīn
今天;现在。
27、[速即]sù jí
犹立即。
28、[即路]jí lù
启程;上路。
29、[赶即]gǎn jí
赶紧;立即。《廿载繁华梦》第二四回:“﹝ 冯少伍 ﹞便赶即回城。”《市声》第六回:“步青 不等他请客条子到来,赶即走到 陆 寓。”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四七回:“他匆匆忙忙的行过了礼,赶即乘车先回。”
30、[即留]jí liú
见“即溜”。
31、[顿即]dùn jí
立刻;立即。
32、[然即]rán jí
犹然则。
33、[即序]jí xù
见“即叙”。
34、[即刑]jí xíng
就刑。谓处死。《左传·襄公十四年》:“卫 人使 人叔仪 对,曰:‘群臣不佞,得罪於寡君。寡君不以即刑,而悼弃之,以为君忧。君不忘先君之好,辱弔群臣,又重恤之。敢拜君命之辱,重拜大貺。’”
35、[即夜]jí yè
当夜。
36、[刻即]kè jí
立即。
37、[即禽]jí qín
犹打猎。
38、[离即]lí jí
不急不忙,时断时续。
39、[即声]jí shēng
就是模仿身边发生极快的声音,将此声音引申用到生活用语中,如“踏声”指脚踏瞬间即逝,踏声而去,马踏飞逝。
40、[即此]jí cǐ
就此、只此。
近义词
jí
1、[就]jiù
1.凑近;靠近:迁~。避难~易。 2.到;开始从事:~位。~业。~寝。~学。~职。 3.被;受:~歼。~擒。 4.完成;确定:成~。功成名~。生铁铸~的,不容易拆掉。 5.趁着(当前的便利);借着(有时跟“着”字连用):~便。~近。~手儿。~着灯光看书。 6.一边儿是菜蔬、果品等,一边儿是主食或酒,两者搭着吃或喝:花生仁儿~酒。 7.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话题的范围:他们~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工作经验来说,他比别人要丰富些。 8.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我~来。您稍等一会儿,饭~好了。 9.表示事情发生得早或结束得早:他十五岁~参加革命了。大风早晨~住了。 10.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想起来~说。卸下了行李,我们~到车间去了。 11.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前面常用“只要、要是、既然”等或者含有这类意思):只要用功,~能学好。他要是不来,我~去找他。谁愿意去,谁~去。 12.表示对比起来数目大,次数多,能力强等:你们两个小组一共才十个人,我们一个小组~十个人。他三天才来一次,你一天~来三次。这块大石头两个人抬都没抬起来,他一个人~把它背走了。 13.放在两个相同的成分之间,表示容忍:大点儿~大点儿吧,买下算了。 14.仅仅;只:以前~他一个人知道,现在大家都知道了。 15.表示加强肯定:我~知道他会来的,今天他果然来了。我~不信我学不会。那~是他的家。幼儿园~在这个胡同里。 16.表示假设的让步,跟“就是”2相同:你~送来,我也不要。
2、[便]biàn
2、[便]pián
1.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2.简单的,礼节上非正式的。3.便利的时候。4.就。5.排泄屎尿或排泄出来的屎尿。
1.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2.封建统治者所亲近宠爱的人。3.善于用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反义词
jí
1、[离]lí
1.相距,隔开:距~。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 2.离开,分开:分~。~别。~家。~散(sàn)。~职。~异。~间(jiàn)。支~破碎。 3.缺少:办好教育~不开教师。 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 5.古同“罹”,遭受。 6.古同“缡”,妇女的佩巾。 7.〔~~〕形容草木茂盛,如“~~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