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
拼音:yì
释义:1.古代称围棋。2.〈书〉下棋。3.(Yì)姓。
组词
对弈 弈赫 弈局 弈具 弈棋 弈弈 琴弈 博弈 博弈论 游弈使 重复博弈 存量博弈 博弈实体 博弈犹贤 序列博弈拼音
yì笔顺
丶 一 丿 亅 丿 丶 一 丿 丨同音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1.围棋。 2.下棋:对~。~棋。 3.姓。详细解释
(形声。从攻( gǒng),亦声。本义:下棋) 同本义
弈,围棋也。——《说文》
棋局谓之弈。——《小尔雅》
视君不如弈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今夫弈之为数。——《孟子》
使弈秋诲二人弈。——《孟子·告子上》
又如:弈思(下棋的思路)
古代指围棋
不有博弈者乎?——《论语·阳货》
射者中,弈者胜。——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弈局(棋局,棋盘);弈具(指棋盘,棋子);弈枰(棋盘);弈楸(棋盘);弈谱(棋谱)
大 。
如:弈弈(高大的样子);弈业(大业);弈赫(盛大显赫的样子)
〈动〉
〈名〉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弈弈-汉语大词典弈弈1.忧愁貌。弈,通“奕”。
●《诗·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弈弈。”
2.光彩闪耀貌。
●汉张衡《东京赋》:“六玄虬之弈弈,齐腾骧而沛艾。”
●南朝齐谢朓《永明乐》之六:“络络结云骑,弈弈泛戈船。”
●唐孟郊《寄院中诸公》诗:“弈弈秋水傍,骎骎绿云蹄。”
3.引申为炯炯明亮貌。
●《北史·齐琅邪王俨传》:“琅邪王眼光弈弈,数步射人,向者暂对,不觉汗出。”
4.美盛貌。
●《文选·陆机<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奕奕冯生,哲问允迪。”
李周翰注:“弈弈,美盛貌。”
●《隋书·乐志下》:“班马萧萧,归旌弈弈。”
5.高大貌。
●宋王安石《送陈谔》诗:“朱门弈弈行多惭,归矣无为恶蓬荜。”
弈弈丨ˋyì1.圍棋。[例]博~。2.下棋。[例]對~|~棋。3.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ì
1、[对弈]duì yì
下棋。
2、[弈棋]yì qí
下棋。
3、[琴弈]qín yì
弹琴和弈棋。
4、[弈赫]yì hè
盛大显赫貌。弈,通“奕”。
5、[弈世]yì shì
累世,世世代代。弈,通“奕”。
6、[弈叶]yì yè
弈世。
7、[弈棊]yì qí
见“弈棋”。
8、[角弈]jiǎo yì
犹下棋。
9、[猴弈]hóu yì
北宋理学大家周敦颐所作寓言故事,以猴子棋艺高强却败在对果子的渴望上的故事,来说明虽然能力过硬,但在运用时要专心致志,切不可心不在焉、分心他用的道理,比喻做事不能一心两用。
10、[戏弈]xì yì
下棋。
11、[弈具]yì jù
指棋盘、棋子。
12、[弈思]yì sī
谓下棋时的思路。
13、[弈枰]yì píng
棋盘。
14、[弈谱]yì pǔ
棋谱。
15、[弈局]yì jú
棋局,棋盘。
16、[弈楸]yì qiū
棋盘。
17、[弈业]yì yè
大业。弈,通“奕”。
18、[弈弈]yì yì
1.忧愁貌。弈,通“奕”。《诗·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弈弈。” 2.光彩闪耀貌。汉 张衡《东京赋》:“六玄虬之弈弈,齐腾驤而沛艾。”南朝 齐 谢朓《永明乐》之六:“络络结云骑,弈弈泛戈船。”唐 孟郊《寄院中诸公》诗:“弈弈秋水傍,駸駸緑云蹄。” 3.引申为炯炯明亮貌。《北史·齐琅邪王俨传》:“琅邪王 眼光弈弈,数步射人,向者暂对,不觉汗出。”宋 苏轼《书刘庭式事》:“昨日有人自 庐山 来云,庭式 今在山中监 太平观,面目弈弈有紫光,步上下峻岅,往復六十里如飞,絶粮不食,已数年矣。” 4.美盛貌。《文选·陆机<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奕奕 冯生,哲问允迪。”李周翰 注:“弈弈,美盛貌。”《隋书·乐志下》:“班马萧萧,归旌弈弈。” 5.高大貌。宋 王安石《送陈谔》诗:“朱门弈弈行多惭,归矣无为恶蓬蓽。”
19、[游弈使]yóu yì shǐ
唐 代武官名,负责率领游兵巡逻。《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先去 大中 十载,大 唐 差册立 迴鶻 使御史中丞 王瑞章 持节而赴单于,下有押衙 陈元弘 走至 沙州 界内,以游弈使 佐承珍 相见。”《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二年》:“於 牛头 朝那山 北,置烽候千八百所,以左玉鈐衞将军 论弓仁 为 朔方 军前锋游弈使,戍 诺真水 为逻衞。”胡三省 注:“游弈使,领游兵以巡弈者也。”
20、[重复博弈]chóng fù bó yì
重复博弈是一种特殊的博弈,在博弈中,相同结构的博弈重复多次,甚至无限次。其中,每次博弈称为“阶段博弈”。在每个阶段博弈中,参与人同时行动。因为其他参与人过去的行动的历史是可以观测的,因此在重复博弈中,每个参与人可以使自己在每个阶段选择的策略依赖于其他参与人过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