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拼音:lì
释义:1.站立。2.竖起。3.建立。4.订立。5.存在;生存。6.旧指确定某种名分或地位。7.副词。马上;立刻。
组词
立正 成家立业 顶天立地 安身立命 独立 成立 自立 站立 起立 直立拼音
lì笔顺
丶 一 丶 丿 一上点居中,上横宜短,点撇距离适中,下横宜长。整体布局松而不散。
同音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li的字基础解释
1.站1:~正。肃~。坐~不安。 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竿见影。把梯子~起来。 3.直立的:~柜。~轴。~领。 4.建立;树立:~功。~志。 5.制定;订立:~法。~约。~个字据。 6.指君主即位。 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嗣。~皇太子。 8.存在;生存:自~。独~。 9.立刻:~奏奇效。~候回音。 10.姓。详细解释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同本义
立,侸也。——《说文》
君子以立不易方。——《易·恒》
哙遂入,披帷西乡立。——《史记·项羽本纪》
持璧却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立有间。——《韩非子·喻老》
卖油翁释担而立。—— 宋· 欧阳修《归田来》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挺立(直立);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立托(依托);立容(站立时的仪态容表);立戟(卫士持戟侍立守卫);立谈(停立交谈)
耸立;树立;建立;竖起
大石侧立千尺。——苏轼《石钟山记》
乃立宗庙于薛。——《战国策》
且立石于基墓门。——张溥《五人墓碑记》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之不彰雅。——《世说新》
又如:立事(建功立业);立方(立德);立言(指著书立说);立业(建树功烽);立勋(建立功勋);立石(树立碑石);立权(树立权威);立眉嗔目(竖眉瞪眼);立德(树立德业);立德立言(儒家认为,为了匡时济世,应树立圣人之德,宣谕圣人之言);立碑垂成(刻文于石碑留作规戒)
设置;设立
故立君。——《吕氏春秋·荡兵》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贾谊《过秦论》
又如:立元(建立年号);立仗(设立仪仗);立本(建立根本;确立根基);立表下漏(设置日晷、漏刻以计时);立事(设置治事小臣);立制(建立制度)
制定;订立 。
如:立文书;立军令状;立券(订立契约);立格(订出标准)
确定;决定
人之立志。——清· 澎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人患志之不立。——《世说新语·自新》
复立楚国之社稷。——《史记·陈涉世家》
足以立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立限(确定期限);立计(决意;打算);立报(立志报效);立愿(立定意向);立语,立说(立论)
存在;生存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
又如:立命(修身养性以立天命);立品(培养品德);立行(建德修行);立计(立业;谋生);立身(处世为人)
立身;立足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立崖岸(做出高傲不凡、难以亲切的样子);立士(能自立的士人);立身(立足;安身);立行(行为举动);立脚(安身;立身)
登位,即位
湣王立。——《韩非子·内储说上》
当立者乃公子。——《史记·陈涉世家》
又
陈胜自立为将军。
又
陈涉乃立为王。
又如:立子(古代帝王或诸侯选立太子或世子);立君(确立君王);立政(确立为政之道);立朝(指帝王在位);立极(登帝位;秉国政)
扶立;确定某种地位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史记》
又如:立人(扶持、造就人);立子(立庶子为太子或世子);立王(所立的君王;在位的君王);立后(册立皇后);立朝(指在朝为官);立储(立为太子)
推荐 。
如:立主(竭力主张);立贤无方(推举贤人不以常法)
指出仕 。
如:立班(上朝时依品秩站立);立幕(管理文案的差役)
显现 。
如:立挣(发怔;发呆);力睁(目瞪口呆)
停止;停留 。
如:立车(停车);立定(站住)
通“莅”。临,到
乃为坛场大水之上,而与王立之焉。——《韩非子·内储说上》
立事者贱者劳而贵者逸。——《淮南子·泰族》
通“粒”。进食
五种天不宜,其立后而手实。——《管子·地员》
通“位”。爵次、位次
代立不忘社稷。——《商君书·更法》
立时;立刻
上大怒,立命斥出。——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指物作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赵立奉璧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立定(马上,立即);立马造桥(立即兑现,不容拖延);立成(立刻完成);立便(立刻;立时)
〈名〉
〈副〉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立-中華語文大辭典立ㄌ丨ˋlì1.直著身子,腳踩在實處;物體垂直地豎在實處。[例]~定∣坐~不安|金雞獨~︱扎槍(紅纓槍)~在地上。2.使直立;豎起。[例]~竿見影︱~錐之地。3.建立;設置。[例]~功|~業|~案︱~個戶頭。4.訂立;制定。[例]~合同|~軍令狀∣~法︱~憲。5.直立的。[例]~領︱~柱|~櫃︱~刀。6.生存;存在。[例]自~︱中~︱獨~自主|勢不兩~。7.立刻。[例]~即∣當機~斷|~見功效。8.舊指君主即位。[例]~君︱新君初~。9.舊指確立某種地位或名分。[例]~嗣|~太子︱~皇后。10.姓。11.二一四部首之一。
立-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147.【立】
一站著。論語微子:“子路拱而立。”莊子養生主:“提刀而立。”“立待”,比喻事情很快就要到來。賈誼過秦論中:“故其亡可立而待。”
引申爲建立,設立,樹立。戰國策齊策四:“立宗廟于薛。”禮記禮運:“以設制度,以立田裏。”
二登上帝王或諸侯的位置。賈誼過秦論下:“子嬰立。”
引申爲使登上某一個位置。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立章邯爲雍王。”左傳襄公三年:“將立之而卒。”
三副詞。立刻,馬上。史記項羽本紀:“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現代變爲雙音詞“立刻”,“立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ì
1、[立正]lì zhèng
军事或体操口令,命令队伍(也可以是一个人)在原地站好。
2、[自立]zì lì
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谋生。孩子小,在经济上还不能~。
3、[独立]dú lì
1.单独地站立:~山巅的苍松。 2.脱离原来所属单位,成为另一单位:民俗研究室已经~出去了,现在叫民俗研究所。 3.军队在编制上不隶属于高一级的单位而直接隶属于更高级的单位,如不隶属于团而直接隶属于师的营叫独立营。 4.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别的政权的统治而自主地存在:宣布~。 5.不依靠他人:~生活。~工作。经济~。
4、[立时]lì shí
立刻:他~醒悟过来。剧团一到,~就来了许多的人。
5、[当机立断]dāng jī lì duàn
汉陈琳《 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形容剑的锋利。后以“当机立断”比喻 把握时机,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
6、[立马]lì mǎ
立刻:事情打听清楚了,~给我个回话。
7、[建立]jiàn lì
1.开始成立:~政权。~新的工业基地。 2.开始产生;开始形成:~友谊。~邦交。
8、[成立]chéng lì
1.(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2.(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这个论点理由很充分,能~。
9、[立即]lì jí
立刻:接到命令,~出发。
10、[设立]shè lì
成立;建立(组织、机构等):~监察小组。新住宅区~了学校、医院和商店。
11、[立刻]lì kè
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马上:请大家~到会议室去。同学们听到这句话,~鼓起掌来。
12、[立体]lì tǐ
1.属性词。具有长、宽、厚的(物体):~图形。 2.几何体。 3.属性词。上下多层次的;包括各方面的:~交叉。~气候。~战争。 4.属性词。具有立体感的:~声。~电影。
13、[树立]shù lì
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榜样。~典型。~助人为乐的风尚。
14、[立案]lì àn
1.在主管机关注册登记;备案:办厂须向主管机关~。 2.设立专案:~审查。 3.指把案件纳入诉讼处理的程序。
15、[创立]chuàng lì
初次建立:~新的学术体系。
16、[立足]lì zú
1.站得住脚,能住下去或生存下去:~未稳。~之地。 2.处于某种立场:~基层,面向群众。
17、[立法]lì fǎ
国家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制定或修改法律:~机关。~程序。立了法就要严格执行。
18、[公立]gōng lì
属性词。政府设立的:~学校。
19、[立场]lì chǎng
1.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 2.特指政治立场:~坚定。
20、[确立]què lì
稳固地建立或树立:~明确的人生目的。
21、[立交]lì jiāo
立体交叉:~桥。~工程。
22、[站立]zhàn lì
站1:他默默地~在烈士墓前。中国人民~起来了。
23、[国立]guó lì
属性词。由国家设立的(用于学校、医院等):~大学。
24、[开立]kāi lì
创立。《后汉书·明帝纪》:“是岁,大有年。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
25、[私立]sī lì
1.私自设立:~公堂。 2.属性词。私人设立的:~学校。
26、[立项]lì xiàng
某项建设工程、研究课题等经有关部门批准立为项目。
27、[中立]zhōng lì
处于对立的双方之间,不倾向于任何一方:严守~。
28、[对立]duì lì
1.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中的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相互斗争:~面。~物。~的统一。不能把工作和学习~起来看。 2.互相抵触;敌对:~情绪。
29、[立志]lì zhì
立定志愿:~做一名教师。
30、[孤立]gū lì
1.同其他事物不相联系:不能~地看问题。 2.脱离大多数,得不到同情和支持:处境~。 3.使失去支持、援助:~敌人。
31、[而立]ér lì
《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年届~。~之年。
32、[订立]dìng lì
双方或几方把商定的事项用书面形式(如条约、合同等)肯定下来:~卫生公约。两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了贸易协定。
33、[直立]zhí lì
笔直地站着或竖着。
34、[立意]lì yì
1.打定主意:他~要出外闯一闯。 2.命意:这幅画~新颖。作文时要注意审题~。
35、[立柱]lì zhù
建筑物里直立着的柱。
36、[矗立]chù lì
高耸地立着:大街两旁~着高楼大厦。电视发射塔~在山顶上。
37、[立功]lì gōng
建立功绩:~受奖。一人~,全家光荣。在救灾中他可立了大功。
38、[立德]lì dé
树立德业。《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 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 幽 厉 之为天子,不如 仲尼 之为陪臣也。”清 钱谦益《户科给事中孔吉授徵仕郎》:“夫给事中在帝左右,古多用履素立德者为之。”
39、[立业]lì yè
1.建立事业:建功~。 2.置办产业:成家~。
40、[耸立]sǒng lì
高高地直立:奇峰~。
近义词
反义词
lì
1、[坐]zuò
1.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请~。咱们~下来谈。他~在河边钓鱼。稳~江山。 2.乘;搭:~船。~火车。 3.(房屋)背对着某一方向:这座大楼是~北朝南的。 4.把锅、壶等放在炉火上:~一壶水。火旺了,快把锅~上。 5.(~儿)同“座” 6.因……犯罪,触犯法律 7.枪炮由于反作用而向后移动;建筑物由于基础不稳固而下沉:步枪的~劲儿不小。这房子向后~了。 8.瓜果等植物结实:~果。~瓜。 9.指定罪:连~。反~。 10.形成(疾病):打那次受伤之后,就~下了腰疼的病根儿。 11.表示无缘无故:孤蓬自振,惊砂~飞。
2、[倒]dǎo
2、[倒]dào
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
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3.反过来,相反地。4.向后,往后退。5.却。
3、[破]pò
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了。纸戳~了。袜子~了一个洞。 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釜沉舟。势如~竹。~开西瓜。 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成两张五角的。 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记录。 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城池。大~敌军。 6.花费:~钞。~费。~工夫。 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一语道~。案子已经~了。 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衣服。房子很~了。 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