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
拼音:fēng
释义:1.见“酆都”。地名,在重庆市。今作“丰都”。2.见“酆都城”。迷信传说中是人死后灵魂栖息的地方,即阴间。3.(Fēng)姓。
组词
酆都 酆广 酆匣 酆琅 酆都城拼音
fēng笔顺
丨 一 一 一 丨 一 一 一 丨 ㇄ 丨 一 丨 𠃍 一 丶 丿 ㇀ ㇌ 丨同音字
拼音为fēng的字 拼音为feng的字基础解释
姓。详细解释
古地名。酆城
酆,周文王所都,在京兆 杜陵西南,从邑,丰声。——《说文》
毕原酆郇。——《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康有酆宫之朝。——《左传·昭公四年》
周文王灭崇侯虎后曾都于此。后为周武王之弟的封国。故地在今陕西省户县北
姓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酆-中華語文大辭典酆ㄈㄥfēnɡ1.用於地名。酆都,縣名,在重慶(現改為「丰都」)。2.姓。
酆-辞源3【酆】21画 2712·7 fēng ㄈㄥ 敷隆切,平,東韻,敷。冬部。㊀地名。亦作“豐”。在今 陝西 户縣(舊 鄠縣)東。本 商 崇侯虎邑。文王滅 崇作 豐邑。武王封其弟爲 酆侯。左傳 僖二四年:“管 蔡 郕 霍…… 畢 原 酆 郇,文之昭也。”參閲 史記 周紀。㊁水名。同“灃水”。見該條。㊂姓。周文王子 酆侯之後。春秋有 酆舒,南朝 宋有 酆去奢。見 明 陳士元 姓觿一。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fēng
1、[酆都]fēng dū
地名,在重庆。今作丰都。
2、[酆琅]fēng láng
声音宏大貌。
3、[北酆]běi fēng
见“北罗酆”。
4、[酆广]fēng guǎng
丰厚而广大。
5、[酆宫]fēng gōng
1.周文王 宫名。在今 陕西省 户县 北。《左传·昭公四年》:“成 有 岐阳 之蒐,康 有 酆宫 之朝。”杜预 注:“酆 在 始平 鄠县 东,有 灵臺,康王 於是朝诸侯。”一说,为 文王 庙。见 杨伯峻 注。南朝 宋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悵 钧臺 之未临,慨 酆宫 之不县。” 2.道教语。指冥狱。唐 陆龟蒙《次追和清远道士诗韵》:“吾闻 酆宫 内,日月自昏旦。”清 唐孙华《王鹤尹挽诗》之二:“文章世上浑无用,合向 酆宫 颂帝晨。”参见“酆都”。
6、[酆剑]fēng jiàn
见“酆城剑”。
7、[酆匣]fēng xiá
丰城 狱中掘得的剑匣。
8、[酆狱]fēng yù
酆城狱。
9、[酆城剑]fēng chéng jiàn
1.相传 晋 张华 与 雷焕 登楼仰观天文。焕 谓斗牛之间颇有异气,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地在 豫章 丰城郡。于是 华 补 焕 为 丰城 令。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牛斗间气不复见。焕 送一剑与 华,留一自佩。其后 华 诛,失剑所在。焕 死,其子 华 持剑行经 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会合 张华 曾失去的一剑,化成长达数丈的两条巨龙。事见《晋书·张华传》。唐 元稹《景申秋》诗之八:“鮫绽 酆城 剑,虫凋鬼火书。”亦作“酆城龙劒”。 2.比喻优异的才识。金 元好问《赠答平阳仇舜臣》诗:“沧海驪珠能几见,酆城 龙劒不终藏。”亦省作“酆剑”。唐 杜甫《重送刘十弟判官》诗:“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经过辨 酆 剑,意气逐 吴 钩。”
10、[北罗酆]běi luó fēng
即 罗酆山。道家谓山上有六天鬼神主断人间的生死祸福。山在北方癸地,故称“北罗酆”。简称“北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