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dǎi

释义:1.捉;捕(用于口语,只限于单用,不用于合成词中)。

组词

逮住 逮捕 不逮 就逮 未逮 逮至 逮逮 逮问 逮系

拼音

dǎi

笔顺

𠃍 丿

同音字

拼音为dǎi的字 拼音为dai的字

基础解释

捉;捕。只限口语单用,不用于合成词。

详细解释

〈动〉

  1. [口]∶捉,特指经过追赶或试图抓住 。

    如:逮蚊子;逮特务;猫逮老鼠

  2. 另见 dài

〈动〉

  1. (形声。从辵( chuò),隶( dài)声。本义:赶上;及;到)

  2. 同本义

    逮,唐逮及也。——《说文》。按,逮者,行相及也。古曰唐逮。

    逮于袁娄而与之盟。——《公羊传·成公二年》

    群后之逮在下。——《书·吕刑》

    逮事父母。——《礼记·曲礼》

    上不及尧、 舜,下不逮 周、 孔,亦一时之懿士。——《世说新语·排调》

    纵轻体以迅赴,景追形而不逮。——曹植《七启》

    政逮于大夫四世矣。——《论语·季氏》

    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逮及(达到,到了某种程度);逮夜(到了晚上);逮至(及至;等到)

  3. 逮捕,抓人(人在捉拿称“逮”,人逃亡而追拿称“捕”)

    以罪过连逮。——《史记·始皇纪》

    逮治党与。——《汉书·王莽传》。注:“捕也。”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明· 高启《博鸡者事》

    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被逮之前一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逮系(拘捕囚禁);逮坐(逮捕问罪);逮狱(逮捕入狱)

  4. 另见 dǎi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逮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逮逮】dìdì同“棣棣”,雍容娴雅的样子。《礼记·孔子闲居》:“威仪~,不可选也。”

逮逮-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逮逮ㄉㄧˋ ㄉㄧˋdì dì富盛而熟習的樣子。《禮記.孔子閒居》:「威儀逮逮,不可選也。」也作「棣棣」。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ǎi

1、[逮住]dǎi zhù

到,及,捉拿。

2、[咨逮]zī dǎi

犹问及。

3、[会逮]huì dǎi

谓依据文书接受逮捕。

4、[钩逮]gōu dǎi

牵累。

5、[引逮]yǐn dǎi

株连被捕。

6、[逮亲]dǎi qīn

谓双亲在世而得以孝养。

7、[逮坐]dǎi zuò

逮捕问罪。

8、[就逮]jiù dǎi

被逮捕。

9、[逮问]dǎi wèn

逮捕问罪。《明史·宦官传二·陈增》:“二十四年,增 始至 山东,即劾 福山 知县 韦国贤,帝为逮问削职。”《清史稿·世宗纪》:“副将军 石云倬 坐不遮击,逮问。”

10、[逮系]dǎi xì

逮捕;拘囚。《汉书·刑法志》:“即位十三年,齐 太仓令 淳于公 有罪当刑,詔狱逮繫 长安。”唐 司空图《释怨》:“或滞爱以罹刑,亦宠迷而逮繫。”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其嗣 小山观察,於 道光 癸未岁,以亏公帑逮繫。”

11、[逮赴]dǎi fù

犹逮送。

12、[沾逮]zhān dǎi

分润。《新唐书·刘晏传》:“灾沴之乡,所乏粮耳……多出菽粟,恣之糶运,散入村閭,下户力农,不能诣市,转相沾逮,自免阻飢。”

13、[证逮]zhèng dǎi

谓逮捕与案情有关连的人。语本《史记·五宗世家》:“请逮 勃 所与姦诸证左。”唐 李商隐《有感》诗之一:“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旧唐书·张又新传》:“及黄枢覆验,乌府追擒,证逮皆明,姦状尽得。”宋 桂万荣《棠阴比事·伟冒范祚》:“大姓 范伟 冒武功令 祚 为祖……数犯法,至徒流,輒以赎免。

14、[逮讯]dǎi xùn

逮捕审讯。

15、[僾逮]ài dǎi

凸光镜、眼镜的别称。

16、[逮通]dǎi tōng

贯通,畅通。

17、[染逮]rǎn dǎi

牵连,连累。《后汉书·皇甫规传》:“及党事大起,天下名贤多见染逮。”《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九年》:“时党人狱所染逮者,皆天下名贤。”胡三省 注:“染,谓狱辞所污染也。逮,谓连及也。”

18、[逮引]dǎi yǐn

牵连诬攀。《新唐书·姚崇传》:“往 周兴、来俊臣 等数治詔狱,朝臣相逮引,一切承反。”《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垂拱二年》:“遂使陛下大开詔狱,重设严刑,有迹涉嫌疑,辞相逮引,莫不穷捕考按。”

19、[逮累]dǎi lèi

犹逮捕。累,通“縲”。

20、[逻逮]luó dǎi

犹逻逼。

21、[袭逮]xí dǎi

犹言纷至沓来。

22、[吸逮]xī dǎi

谓气聚集而不绝。吸,通“翕”。

23、[逮録]dǎi lù

逮捕;拘囚。

24、[霑逮]zhān dǎi

赏赐所及。

25、[逮下]dǎi xià

谓恩惠及于下人。

26、[降逮]jiàng dǎi

下及。

27、[顾逮]gù dǎi

照顾到;注意到。

28、[逮考]dǎi kǎo

逮捕拷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传送 淮南王 不发封餽侍者,皆弃市。”《后汉书·窦武传》:“近者姦臣 牢脩,造设党议,遂收前司隶校尉 李膺、太僕 杜密、御史中丞 陈翔、太尉掾 范滂 等逮考,连及数百人,旷年拘録,事无効验。”

29、[逮鞫]dǎi jū

逮捕审讯。

30、[逮革]dǎi gé

逮捕革职。

31、[逮送]dǎi sòng

逮捕押送。

32、[企逮]qǐ dǎi

犹企及,赶上。

33、[薆逮]ài dǎi

浓阴翳蔽貌。

34、[诬逮]wū dǎi

陷人于罪并加以逮捕。《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七年》:“阿哈玛特 大恨 长卿,以铁冶事诬逮下吏,籍其家,使狱吏杀之。”

35、[未逮]wèi dǎi

不及;没有达到。

36、[流逮]liú dǎi

犹波及。

37、[无逮]wú dǎi

来不及。

38、[访逮]fǎng dǎi

问及。

39、[随逮]suí dǎi

应召;应征。

40、[连逮]lián dǎi

牵连拘捕。

dài

1、[逮捕]dài bǔ

人民法院、人民 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间内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强制措施。逮捕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采取取保 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2、[逮贱]dài jiàn

谓恩惠及于下人。

3、[津逮]jīn dài

1.由津渡而到达。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悬巖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而世士罕有津逮者。”逮,一本作“达”。 2.比喻通过一定的途径而达到或得到。清 鄂尔泰《赠方望溪》诗:“六经治世非土苴,相期津逮闚垠涯。”清 卢见曾《<封氏闻见记>序》:“《年号録》、《钱谱》二书并亡,唯《闻见记》独存,然流传絶少,故《稗海》、《秘笈》诸刻罕津逮焉。” 3.比喻引导(后学)。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二百年来通儒辈出,述作连楹,观玩全书,瑜百瑕一,津逮来学,诚为有裨。”清 王先谦《<天禄琳琅>跋》:“仰见圣学博大,囊括万有,足以津逮儒生,準绳百代。”

4、[力有未逮]lì yǒu wèi dài

指能力做不到。

5、[词不逮理]cí bù dài lǐ

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6、[见不逮闻]jiàn bù dài wén

亲眼见的不及过去听说的好。

7、[力所不逮]lì suǒ bù dài

指能力达不到。

近义词

dǎi

1、[]zhuō

1.握;抓:~笔。~襟见肘。 2.使人或动物落入自己的手中:捕~。活~。~拿。~贼。猫~老鼠。

2、[]bǔ

1.捉;逮:~鱼。~猎。~捉。追~。~到了凶手。 2.姓。

反义词

dǎi

1、[]fàng

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虎归山。把俘虏~回去。 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学。~工。 3.放纵:~任。~声高歌。~言高论。 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牛。~羊。 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逐。流~。 6.发出:~枪。~光。~冷箭。玉簪花~出阵阵的清香。 7.点燃:~火。~爆竹。 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债。~款。 9.扩展:~大。~宽。上衣的身长要~一寸。 10.姓。

2、[]zhuā

1.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一把~住。他~起帽子就往外走。 2.人用指甲或带齿的东西或动物用爪在物体上划过:~痒痒。他手上被猫~破一块皮。 3.捉拿;捕捉:~土匪。老鹰~走了一只小鸡。 4.加强领导,特别着重(某方面):~重点。他分工~农业。 5.抢着做:三~两~就把工作~完了。 6.吸引(人注意):这个演员一出场就~住了观众。

相关字词

逮的反义词 逮的近义词 逮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逮能组什么词
  • 逮能组什么词语
  • 逮可以组什么词
  • 逮可以组什么词语
  • 逮字可以组什么词
  • 逮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逮字能组什么词
  • 逮字能组什么词语
  • 逮字开头的成语
  • 逮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