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
拼音:dài
释义:1.〈方〉土坝。多用于地名。
组词
埭程 埭岸 牛埭 牵埭 塘埭 堰埭 津埭 前埭拼音
dài笔顺
一 丨 ㇀ 𠃍 一 一 亅 丶 ㇀ 丿 ㇏同音字
拼音为dài的字 拼音为dai的字基础解释
坝(多用于地名):石~(在安徽)。钟~(在浙江)。详细解释
堵水的土坝
及到新城,策埭于城北。——《晋书·谢安传》
又如:埭岸(堤岸);埭程(过堰钱。古时在江河水流湍急、沿路险阻处设埭,用牛或人力助船过埭,借以收税)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埭-中華語文大辭典埭埭ㄉㄞˋdài防水的土壩。多用於地名。如石埭,在安徽;鐘埭,在浙江。
埭-中華大字典1、埭讀音:待戴切,音代,隊韻。釋文:
❶以土堨水也。見《玉篇》。
❷往來舟舶征儃之所。《玉篇》引《晉中興書》:求以牛車牽~。取其海稅。
❸石~。縣名。《寰宇記》:貴池之源。有兩石橫亙溪上如~。因以名縣。〔卽今安徽石~縣〕。
2、繿釋文:埭俗字。見《正字通》。
3、麅讀音:待戴切,音代,隊韻。釋文:埭或字。《集韻》:埭。壅水也。或从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ài
1、[塘埭]táng dài
塘坝。
2、[埭程]dài chéng
过堰钱。古时在江河水流湍急、船路险阻处设埭,用牛或人力助船过埭,借以收税,南北朝 叫牛埭税,唐 代称埭程。
3、[埭岸]dài àn
堤岸。
4、[牵埭]qiān dài
牵引船过坝。古时河流水浅不利行船处,筑土坝,中间留航道,两岸立转轴,船过时用粗绳连结转轴,用人或牛推动转轴,将船引过去。埭,用土堵水,即土坝。
5、[石埭]shí dài
石筑的堤岸。
6、[堰埭]yàn dài
壅水的土坝。用于提高上游水位,以便水运或灌溉。
7、[津埭]jīn dài
水道船舶往来征税处。
8、[前埭]qián dài
方言。上次。
9、[牛埭]niú dài
设有用牛力拉船装置的土坝。
10、[陂埭]bēi dài
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