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
拼音:kè
释义:1.用小刀或尖东西雕(花纹、图案、文字、标记等)。2.形容程度深。3.(待人)冷酷;苛求。4.雕刻的物品。5.量词。古代用漏壶计时,水由播水壶滴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插有立箭,箭上刻有标记,一昼夜共分为一百刻;后代用钟表计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6.短暂的时间;时候。
组词
立刻 时刻 刻苦 刻着 片刻 雕刻 碑刻 刻薄 镌刻 铭刻拼音
kè笔顺
丶 一 𠃋 丿 丿 丶 丨 亅“亥”上点居中,撇向笔画平行,间距均匀,下点位置恰当。“刂”竖画短,竖钩长,两笔端正,距离适中。
同音字
拼音为kè的字 拼音为ke的字基础解释
1.雕刻:~图章。 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 3.时间:即~。立~。 4.形容程度深:深~。~苦。 5.刻薄:尖~。苛~。 6.同“克”。详细解释
(形声。从刀,亥声。本义:雕刻,在木头上雕刻)
同本义
刻,镂也。——《说文》
金谓之镂,木谓之刻。——《尔雅·释器》
器不刻镂。——《礼记·哀公问》
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礼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又
刻桓宫桷。
泛指在各种材料上的雕刻
用胶泥刻字,旋刻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是日观道中石刻,其远方刻尽漫失。——清· 姚鼐《登泰山记》
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明· 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刻图章;刻刀(雕刻所用的刀具);刻木(在木质器物上雕刻);刻饰(雕刻装饰);刻铭(在金石等器物上镂刻文字);刻划(雕刻;刻印);刻篆(指雕刻的文字、花纹)
绘画;修饰
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 西子也?——《世说新语·轻诋》
又如:刻句(推敲锻炼词句);刻桷(有绘饰的方椽);刻章琢句(修饰琢磨章句);刻励(琢磨推敲)
划,割 。
如:刻蜡板;刻截(割断);刻漆(割漆)
严格要求 。
如:刻己(严格要求自己);刻求(严格要求);刻责(严格要求);刻绳(限制要求)
限定
指日刻期,应时有验。——《白石神君碑》
又如:刻纳(限期归还)
伤害
山坐金,反自刻。——刘安《淮南子》
又如:刻虐(侵害);刻害(侵害,残害);刻贼(伤害;残害);刻烂(毁伤溃烂)
铭记 [engrave on one's mind]
刻骨攫新句。——刘得仁《陈情上知己》
又如:刻骨镂心(喻永志不忘。多用表达感激之情);刻心(谓铭记于心)
时间单位,一小时的四分之一
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如:六点一刻
刻薄;苛刻
性刻害,好发人阴私。——《汉书·杨恽传》
诜居官颇刻敛。——《唐书·孟诜传》
又如:刻峭(苛刻;严酷);刻碎(苛刻繁琐);刻诛(严酷的刑罚);刻酷(苛刻;严酷)
急迫 。
如:刻下(即刻;眼下);刻有(现有);刻不待时(时间紧迫)
刻苦 。
如:刻励(刻苦勤勉);刻厉(刻苦自励)
〈动〉
〈名〉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刻刻-汉语大词典刻刻每时每刻。
●《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茅盾《追求》二:“老徐的看法是:时局刻刻会突变。”
刻刻ㄎㄜˋ ㄎㄜˋkè kè時時刻刻。《醒世恆言.卷一九.白玉孃忍苦成夫》:「大恩未報,刻刻於懷。銜環結草,生死不負。」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kè
1、[立刻]lì kè
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马上:请大家~到会议室去。同学们听到这句话,~鼓起掌来。
2、[刻字]kè zì
用小刀在木、石等上雕刻出文字。
3、[雕刻]diāo kè
1.在木、石、玉、金属、象牙等材料上雕琢或刻画出形象或图案。 2.雕刻而成的艺术品。 3.指雕塑。
4、[刻不容缓]kè bù róng huǎn
时间一点都不容许耽搁。形容形势紧迫,必须立即行动。
5、[刻苦]kè kǔ
1.肯下苦工夫;很能吃苦:~钻研。学习~。 2.俭朴:他生活一向很~。
6、[刻意]kè yì
用尽心思:~求工(工:精巧)。
7、[时刻]shí kè
1.特定的时间。 2.指具体的某一时间。 3.经常;每时每刻。
8、[深刻]shēn kè
1.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的:~剖析。这篇文章内容~,见解精辟。 2.内心感受程度很深的:印象~。~的体会。
9、[一刻]yī kè
数量词。指短暂的时间;一会儿:~千金(形容时光非常宝贵)。他~也没有忘记全厂职工的嘱托。
10、[此刻]cǐ kè
这时候:~台风已过,轮船即将起航。
11、[即刻]jí kè
立刻:~出发。
12、[片刻]piàn kè
极短的时间;一会儿:~不离。稍等~。
13、[苛刻]kē kè
(条件、要求等)过高,过于严厉;刻薄:这个条件太~,接受不了。
14、[刻画]kè huà
1.刻或画:不得在古建筑物上~。 2.用文字描写或用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形象、性格):~入微。鲁迅先生成功地~了阿Q这个形象。
15、[石刻]shí kè
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等石制品或石壁,也指上面刻的文字、图画。
16、[篆刻]zhuàn kè
中国传统刻制印章的艺术。因多用各种篆书字体刻制,故名。
17、[刻板]kè bǎn
1.在木板或金属板上刻字或图(或用化学方法腐蚀而成),使成为印刷用的底版。也作刻版。 2.比喻呆板没有变化:表情~。别人的经验是应该学习的,但是不能~地照搬。
18、[刻度]kè dù
量具、仪表等上面刻画的表示量(如尺寸、温度、电压等)的大小的条纹。
19、[复刻]fù kè
指木刻书籍的重行刻印。
20、[镌刻]juān kè
雕刻:大殿柱子上~着一副对联。
21、[刻薄]kè bó
(待人、说话)冷酷无情;过分苛求:尖酸~。待人~。
22、[顷刻]qǐng kè
极短的时间:一阵狂风吹来,江面上~间掀起了巨浪。
23、[木刻]mù kè
版画的一种。指用刀在木版上刻画,再用纸拓印出来的一种画。木刻用的颜料分油质、水质两大类。还有黑白、单色、套色之分。
24、[铭刻]míng kè
1.在器物上铸刻文字或图案,也指刻在器物上的文字。 2.铭记。
25、[碑刻]bēi kè
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拓印~。
26、[刻印]kè yìn
1.刻写和油印。 2.有。 3.雕刻印章。
27、[刻划]kè huá
1.雕刻;刻印。 2.用文字等描摹表现。
28、[蚀刻]shí kè
1.利用硝酸等化学药品的腐蚀作用来制造铜版、锌版等印刷版的方法。亦指用这种印刷版印成的书画 2.上个月一直忙于作蚀刻 3.利用硝酸等化学药品的腐蚀作用来制造铜版、锌版等印刷版的方法。亦指用这种印刷版印成的书画。 萧乾 《美国点滴》:“下端是一幅蚀刻,用小手弹着钢琴的是七岁的 莫扎特 。”
29、[刻刀]kè dāo
雕刻所用的刀具。
30、[刻本]kè běn
用木刻版印成的书本。中国刻版印书大约兴于唐代,盛行于两宋。对传播和保存中国文化遗产起了很大作用。
31、[镂刻]lòu kè
1.雕刻:~花纹。岁月在他的额头~下深深的皱纹。 2.深深地记在心里;铭记:动人的话语~在她的心中。
32、[刻石]kè shí
1.在石上雕刻。《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 东行郡县,上 邹嶧山。立石,与 鲁 诸儒生议,刻石颂 秦 德。”唐 白居易《蜀路石妇》诗:“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清 龚自珍《说刻石》:“古者刻石之事有九。”李季《菊花石》二:“林家湾 前柳成荫,柳下住着刻石人。” 2.即石刻。指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等。亦指石雕像或刻于石上的文字、图画等。《南史·范云传》:“云 以山上有 秦始皇 刻石,此文三句一韵,人多作两句读之,并不得韵。”宋 何薳《春渚纪闻·坡谷前身》:“世传 山谷道人 前身为女子,所説不一。近见 陈安国 省干 云:山谷 自有刻石,记此事於 涪陵江 石间。”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达夫 游记说内洞石壁上‘唐 宋 人的题名石刻很多,我所见到的,以 庆历 四年的刻石为最古’。”
33、[尖刻]jiān kè
尖酸刻薄:语言~。他为人~。
34、[题刻]tí kè
题字刻石。
35、[私刻]sī kè
1.私人刻印。叶德辉《书林清话·明人私刻坊刻书》:“明 刻精本已具於前,其他私刻坊刻之书,以年代相近,存於今者,视 宋 元 刻本为多。” 2.犹刻薄,吝啬。明 方孝孺《条侯传论》:“彼 景帝 者,私刻忍人也,欲封其后之兄,而 亚夫 不从。”《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诸弟子曰:‘吾师甚是私刻,我等伏侍数十年,尚无丝毫秘诀传授,想你来之何益?’”
36、[竹刻]zhú kè
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文字图画的艺术。
37、[刻写]kè xiě
把蜡纸铺在誊写钢版上用铁笔书写:~蜡纸。
38、[刻线]kè xiàn
用尖的器具(如划线器或圆规)在木头、金属或砖块上刻线条。
39、[刊刻]kān kè
刻(木板书)。
40、[刻碑]kè bēi
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或图画将字或画书写或复写于平整的石板(或石壁)上,然后镌刻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