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
拼音:luán
释义:1.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组词
八鸾 凤鸾 回鸾 鸾翅 鸾堤 鸾车 鸾带 伯鸾 白鸾绫 鸾鹤舆 镜中鸾 鸾渚客 鸾凤友 乘鸾女 凤彩鸾章 乘鸾跨凤 别鹤孤鸾 伯鸾德耀 颠鸾倒凤 凤泊鸾飘 鞭笞鸾凤拼音
luán笔顺
丶 一 丨 丨 丿 丶 丿 𠃌 丶 ㇉ 一同音字
拼音为luán的字 拼音为luan的字基础解释
传说中凤凰 一类的鸟。详细解释
(形声。从鸟,羉( luán)声。本义:鸟名。凤凰的一种。雄性的长生鸟)
同本义
鸾,赤神灵之精也。——《说文》
又
赤色,五采,鸡形,鸣中五音。
周成王时 氐羌献鸾鸟。——《周书·王会》。注:“大于凤。”
鸾鸟,凤皇属也。——《广雅》
离为鸾。——《春秋元命苞》
女床之山,有鸟名曰鸾鸟。——《山海经·西山经》
鸣女床之鸾鸟,舞 丹穴之凤凰。—— 张衡《东京赋》
又如:鸾俦(佳侣。鸾凤凰一类的神鸟);鸾帚(用鸾尾制成的拂尘供仙人所用);鸾皇(鸾和皇,都是凤凰之类的神鸟。皇,通凰);鸾鸟(神鸟名。凤凰之属);鸾凤(鸾鸟和凤凰。比喻贤能,俊美或良善的人);鸾音鹤信(鸾鹤传来的音信。指上天的信息)
指车衡上的金属铃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诗·小雅·庭燎》
通“銮”。
四牡彭彭,八鸾锵锵。——《诗·大雅·丞民》
锡、鸾、和铃,昭其声也。——《左传·桓公二年》
又如:鸾带(缀有小铃铛的带子);鸾仗(装饰有金属铃的帝王坐车);鸾车(装有金铃的车子。行走时声如鸾鸣)
有鸾饰的车子
后会鸾驾反旆,群虏寇攻。——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
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逸周书·月令》
鸾车速风电,龙马无鞭策。——李白《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又如:鸾辂(帝王的车驾。同鸾路);鸾路(即鸾辂);鸾軿(贵族妇女乘坐的有帷幕的车)
指夫妇 。
如:鸾凤(喻夫妇);鸾凤和鸣(形容乐声美妙和谐;亦比喻夫妻感情和谐);鸾交凤友(比喻男女情谊)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鸾-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鸞
鸾-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鸾 luán
① 名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山海经·西山经》:“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鸟。” ② 名通“銮”,一种铃,常饰于帝王的车子上。《诗经·小雅·蓼萧》:“和~雍雍。”
【鸾凤和鸣】比喻夫妻和谐。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 懿氏卜妻 敬仲 。 其妻占之, 曰: ‘吉。 是谓凤皇于飞, 和鸣锵锵。 ’”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uán
1、[鸾凤]luán fèng
1.鸾鸟与凤凰。 2.比喻贤俊之士。 3.比喻夫妻:~和鸣(夫妻和美,旧时常用作结婚的贺词)。
2、[青鸾]qīng luán
1.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多为神仙坐骑。北周 庾信《谢赵王赉干鱼启》:“文鳐夜触,翼似青鸞。”唐 李白《凤凰曲》:“嬴 女吹玉簫,吟弄天上春。青鸞不独去,更有携手人。”王琦 注引《艺文类聚》:“《决疑註》曰:……多赤色者凤,多青色者鸞。”元 杨暹《刘行首》第二折:“跟着我骑白鹤,上青霄;跨青鸞,远市朝。”清 陈珮《哭程夫人》诗:“忽驾青鸞返碧虚,琼花吹折痛何如。” 2.即青鸟。借指传送信息的使者。宋 赵令畤《蝶恋花》词:“废寝忘餐思想徧。赖有青鸞,不必凭鱼雁。”清 纳兰性德《月上海棠·中元塞外》词:“青鸞杳,碧天云海音絶。” 3.相传 罽宾王 于 峻祁之山,获一鸾鸟,饰以金樊,食以珍羞,但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见《艺文类聚》卷九十引 南朝 宋 范泰《鸾鸟诗序》。后因以“青鸞”借指镜。闽 徐夤《上阳宫词》:“妆臺尘暗青鸞掩,宫树月明黄鸟啼。”明 汤三江《题唐玄宗还宫感旧·双调夜行船序》套曲:“侍儿扶傍粧臺,懒把青鸞高照。”清 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青鸞不用羞孤影,开匣常如见故人。” 4.亦作“青鑾”。銮铃。天子之车衡上有鸾,鸾口衔铃,故以“青鑾”借指天子车驾。南朝 齐武帝《耕藉诏》:“鸣青鸞於东郊,冕朱紘而莅事。”南朝 梁 江淹《倡妇自悲赋》:“侍青鑾以云耸,夹丹輦以霞飞。” 5.指女子。唐 王昌龄《萧驸马宅花烛》诗:“青鸞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宋 柳永《木兰花》词:“坐中年少暗消魂,争问青鸞家远近。”明 杨珽《龙膏记·错媾》:“偷看,分明旧识青鸞,却做双栖新燕。”清 吴骞《扶风传信录》:“二十八日生归,见惟空室,悵悢若失,乃为诗曰:‘灵琐知何处,青鸞杳不回。’”
3、[回鸾]huí luán
1.旧俗指婚后三日女偕婿归省父母。又称双回门。 2.舞曲名。详“回鸞舞”。 3.古代舞曲名。 4.犹回銮。
4、[鸾发]luán fā
鸾髻。
5、[鸾歌]luán gē
鸾鸟鸣唱。南朝 陈 张正见《重阳殿成金石会竟上诗》:“鸞歌 鳷鹊 右,兽舞射熊前。”亦比喻美妙的声音或歌乐。唐 元稹《莺莺传》:“龙吹过庭竹,鸞歌拂井桐。”五代 和凝《宫词》之五:“凤吹鸞歌晓日明,丰年观稼出神京。”
6、[琼鸾]qióng luán
玉制的车铃。鸞,通“鑾”。
7、[和鸾]hé luán
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撗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鸞”。
8、[鸾液]luán yè
鸦片。
9、[鸾庭]luán tíng
指宫廷。
10、[鸾缄]luán jiān
指书信。
11、[鸾丝]luán sī
丝带的美称。
12、[鸾旗]luán qí
亦作“鸞旂”。天子仪仗中的旗子。上绣鸾鸟,故称。
13、[栖鸾]qī luán
栖宿着凤鸾。
14、[鸾幕]luán mù
帷幕的美称。
15、[鸾辔]luán pèi
车驾的美称。
16、[鸾帚]luán zhǒu
传说中仙人用鸾尾所制的扫帚。
17、[鸾辙]luán zhé
鸾车的辙迹。借指仙车。
18、[鸾旂]luán qí
见“鸞旗”。
19、[鸾经]luán jīng
道教的经卷。
20、[鸾轸]luán zhěn
天子的车乘。
21、[鸾盖]luán gài
敬词。犹尊驾。
22、[鸾路]luán lù
即鸾辂。
23、[彩鸾]cǎi luán
1.即鸾鸟。 2.传说中的仙女。与书生文箫相恋,归锺陵为夫妇。见元林坤《诚斋杂记》。 3.即鸾鸟。传说中的神鸟。
24、[鸾和]luán hé
鸾与和。古代车上的两种铃子。
25、[鸾环]luán huán
用翠鸟之羽做成的环形饰物。
26、[鸾舞]luán wǔ
鸾鸟起舞。比喻和乐。
27、[鸾鞾]luán xuē
华美的舞靴。
28、[丹鸾]dān luán
神话传说中毛羽红色的鸾鸟。元 马祖常《息斋风竹图道士华山隐得之命予赋之》诗:“往年家住篔簹谷,丹鸞之实美如粟。”
29、[鸾驷]luán sì
鸾驾的车。指仙车。
30、[鸾封]luán fēng
鸾镜之匣关闭。谓失情侣。
31、[鸾台]luán tái
1.宫殿高台的美称。《文选·曹植<应诏>诗》:“朝发鸞臺,夕宿兰渚。”李善 注:“鸞臺、兰渚,以美言之。”唐 王勃《九成宫颂》:“翊鸞臺之广宴,扈鸳砌之仙游。” 2.唐 时门下省的别名。后借指朝廷高级政务机构。《新唐书·百官志二》:“垂拱 元年改门下省曰鸞臺。”宋 梅尧臣《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诗:“幅狭不堪作詔命,聊备麤使供鸞臺。”清 朱彝尊《送曹郡丞贞吉之官徽州》诗:“凤沼趍晨久,鸞臺典籍荣。” 3.妆台。《敦煌曲子词·天仙子》:“燕语鶯啼惊觉梦,羞见鸞臺双舞凤。”宋 张先《木兰花·席上赠同邵二生》词:“弄妆俱学閒心性,固向鸞臺同照影。”明 高明《琵琶记·再报佳期》:“鸞臺罢妆,鹊桥初驾,佳期近也,请仙郎到河。”
32、[鸾鹤]luán hè
1.亦作“鸞鸖”。鸾与鹤。相传为仙人所乘。 2.借指神仙。
33、[鸾鸡]luán jī
鸾鸟。《山海经·西山经》:“﹝多文鰩鱼﹞常行西海,其音如鸞鸡,其味酸甘。”郝懿行 笺疏:“鸞鸡疑即鸞也。
34、[鸾辂]luán lù
天子王侯所乘之车。《吕氏春秋·孟春纪》:“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鸞輅,驾苍龙。”高诱 注:“輅,车也。鸞鸟在衡,和在軾,鸣相应和。后世不能復致,铸铜为之,饰以金,谓之鸞輅也。”《梁书·长沙嗣王业传》:“天监 元年,追崇丞相,封 长沙郡王,諡 宣武,给九旒、鸞輅、輼輬车。”清 纳兰性德《忆江南》词:“江 南忆,鸞輅此经过。”
35、[鸾笺]luán jiān
亦作“鸞牋”。
36、[玉鸾]yù luán
1.玉銮。车铃的美称。 2.白色的鸾鸟。 3.喻雪。
37、[鹓鸾]yuān luán
1.比喻朝官。 2.比喻贤者。 3.唐时六厩之一。
38、[鸾鸣]luán míng
1.鸾铃鸣响。 2.鸾凤和鸣。比喻夫妻和美。 3.弹琴的一种指法。
39、[鸾鹄]luán hú
鸾与鹄。比喻贤臣。
40、[鸾舆]luán yú
古代天子乘坐的车子。也代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