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
拼音:jì
释义:1.〈书〉希望;希图。2.河北省的别称。3.姓。
组词
冀盼 冀群 冀图 冀心 冀幸 冀求 冀缺 冀阙 冀东湾 冀南币 伊尼冀 马空冀北 群空冀北 冀北空群拼音
jì笔顺
丨 一 ㇀ 丿 乚 丨 𠃍 一 丨 一 一 丨 丨 一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jì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1.希望;希图:希~。~求。~盼。~其成功。 2.河北的别称:~中平原。 3.姓。详细解释
〈动〉
假借为“觊”。希望,期望
吾冀而朝夕修我。——《国语·鲁语》
冀至珠庭焉。——《史记·孝武纪》
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韩非子·五蠹》
冀三横唯余其一。——《世说新语·自新》
冀君实或见恕。——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冀缓急或可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冀其成功;希冀;冀图、冀愿(希图;希望;企望)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冀-汉语大词典冀ji
ㄐ〡ˋ
〔《广韵》几利切,去至,见。〕
1.企图;非分地谋求。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有备矣,不可冀也。”
●三国魏嵇康《释私论》:“公私交显,则行私者无所冀,而淑亮无所负矣。行私者无所冀,则思改其非。”
●宋洪迈《夷坚乙志·张成宪》:“尉即出参告,白郡守,求合两盗为一,冀人数满品,可优得京官。”
2.希望;盼望。
●《楚辞·离骚》:“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南齐书·垣崇祖传》:“淮北士民,力屈胡虏,南向之心,日夜以冀。”
3.犹记,记载。参见“冀阙”。
4.古九州之一。参见“冀州”。
5.古国名。
●春秋时并于晋,为郤氏食邑,故地在今山西省河津县。
●《左传·僖公二年》:“冀之既病。”
杜预注:“冀,国名。平阳皮氏县东北有冀亭。”
●《国语·晋语五》:“臼季使舍于冀野。”
韦昭注:“冀,晋邑。”
6.河北省的简称。
7.姓。
●春秋时晋国有冀芮、冀缺。见《左传·僖公十年》、《国语·晋语八》。
冀
《説文》:“冀,北方州也。从北,異聲。”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録攷釋》:“冀猶小心翼翼之翼,敬也。”按:金文或从飞,異声。《秦公鐘》“冀”作“ਖ਼ڢ\u001D,即“翼”字之别构。
jì 《廣韻》几利切,去至見。脂部。
(1)希望;希图。清徐灝《説文解字注箋·北部》:“冀,从北。北,古背字,蓋從後有所仰望之義。”《華嚴經音義上》引《珠叢》:“冀,謂心有所希求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有備矣,不可冀也。”《楚辭·離騷》:“冀枝葉之峻茂兮,願竢時乎吾將刈。”王逸注:“冀,幸也。”唐柳宗元《弔屈原文》:“願荒忽之顧懷兮,冀陳詞而有光。”
(2)通“翼(yì)”。恭敬。《荀子·修身》:“行而供冀,非漬淖也。”楊倞注:“供,恭也。冀,當為翼。”
(3)通“記”。记载。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冀,叚借為記。”《史記·商君列傳》:“居三年,作為築冀闕宫庭於咸陽,秦自雍徙都之。”司馬貞索隱:“冀闕即魏闕也。冀,記也。出列教令,當記於此門闕。”
(4)冀州,古九州之一。《説文·北部》:“冀,北方州也。”《書·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孔傳:“陶唐帝堯氏都冀州,統天下四方。”孔穎達疏:“天子王有天下,非獨冀州一方,故以‘冀方’為都冀州統天下四方。”《左傳·昭公四年》:“冀之北土,馬之所生,無興國焉。”
(5)古代国名。在今山西省河津市东北。《左傳·僖公二年》:“冀為不道,入自顛軨,伐鄍三門。冀之既病,則亦唯君故。”杜預注:“冀,國名,平陽皮氏縣東有冀亭。”
(6)古县名。秦置,地在今甘肃省甘谷县。《漢書·地理志下》:“天水郡……冀。”《後漢書·橋玄傳》:“時上邽令皇甫楨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於冀市,一境皆驚。”又今河北省南部有冀州市,位于滏阳河流域。
(7)河北省的简称。
(8)姓。《廣韻·至韻》:“冀,姓。”《字彙·八部》:“冀,姓。晋大夫冀苪。”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ì
1、[希冀]xī jì
希望。
2、[冀求]jì qiú
希望获得。
3、[冀望]jì wàng
希望。
4、[冀北]jì běi
1.《左传·昭公四年》:“冀 之北土,马之所生。”《南齐书·王融传》:“秦 西 冀 北,实多骏驥。”因以谓良马产地,并指人才荟萃之所。唐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 一过 冀 北之野,而马羣遂空…… 东都 固士大夫之 冀 北也。” 2.指游牧地区。明 夏完淳《大哀赋》:“徙帐幕南,空羣 冀 北。”
5、[中冀]zhōng jì
古指 冀州 涿鹿 地区。相传 黄帝 杀 蚩尤 于此。
6、[冀图]jì tú
希图:~东山再起。
7、[晞冀]xī jì
希冀;希望。晞,通“希”。唐 元稹《祭亡友文》:“天不降年,志亦没地。我辈犹在,尚可晞冀。”
8、[冀钞]jì chāo
亦称“冀南币”。1939年10月抗 日 根据地冀南银行发行的货币,流通于 晋、冀、鲁、豫 边区。1948年5月后成为 华北 解放区本位币,同年底停止发行。
9、[徼冀]jiǎo jì
希求。徼,通“侥”。
10、[冀缺]jì quē
亦作“兾缺”。郤缺 的别名。春秋 时 晋 人。因其父 芮 封 冀,故又称 冀缺。臼季 见其耕于 冀 野,夫妻相敬如宾,荐之于 晋文公。后代 赵盾 为政。谥 成子。参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国语·晋语五》。晋 陶潜《劝农》诗之四:“冀缺 携儷,沮 溺 结耦。”唐 欧阳詹《出门赋》:“慜 灵輙 於困穷,举 兾缺 於垄亩。”
11、[规冀]guī jì
犹言图谋。
12、[豫冀]yù jì
预先希望,期待。
13、[邀冀]yāo jì
希求。
14、[幸冀]xìng jì
希望;希求。
15、[供冀]gòng jì
恭敬谨慎。供,通“恭”。
16、[冀方]jì fāng
古泛指中原地区。
17、[冀愿]jì yuàn
企望;希望。《三国志·吴志·周鲂传》:“此臣得以经年冀愿,逢值千载之一会。”清 葆光子《物妖志·杂类·王上舍》:“君果有心,冀愿垂顾。”
18、[冀盼]jì pàn
满怀希望的盼望,有点类似与静候佳音的意思。
19、[冀阙]jì quē
古时宫庭外的门阙。《史记·商君列传》:“居三年,作为筑冀闕宫庭於 咸阳。”司马贞 索隐:“冀闕,即魏闕也。冀,记也。出列教令,当记於此门闕。”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王粲<怀德>》:“崤 函 復丘墟,冀闕缅纵横。”
20、[非冀]fēi jì
非分的希望。
21、[企冀]qǐ jì
企望。
22、[无冀]wú jì
没有希望。
23、[期冀]qī jì
期望;希冀。
24、[荣冀]róng jì
谓对荣华富贵的欲望。
25、[河冀]hé jì
古指 黄河 流域 冀州 一带。
26、[侥冀]yáo jì
侥望。《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三年》:“诚且愿保目前,不敢復有侥冀。”宋 洪迈《夷坚乙志·成都镊工》:“吾虽至愚,然闻得道者,非积阴功至行,不可侥冀。”
27、[冀群]jì qún
谓 冀 北的马群。喻良材。
28、[冀志]jì zhì
犹冀心。
29、[觖冀]jué jì
犹希冀。《新唐书·豆卢钦望传》:“钦望 居宰相积十餘年,方 易之、三思 等怙势宣烝,窥间王室,戮忠戚,觖冀非常,不能有所裁抑,独谨身谆谆自全。”
30、[赤冀]chì jì
古代传说中臼的发明者。
31、[冀幸]jì xìng
1.见“冀幸”。 2.亦作“冀倖”。犹侥倖;希冀。
32、[冀野]jì yě
唐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 一过 冀 北之野,而马羣遂空。”因以“冀野”指人材聚积之地。
33、[谬冀]miù jì
妄想。高旭《甘肃大旱感赋》:“歌舞太平年,粉饰相沿久。匿灾梗不报,谬冀巧不朽。”
34、[冀心]jì xīn
侥幸的心理,非分之想。
35、[冀马]jì mǎ
古 冀州 之北所产的马,亦泛指马。
36、[冀南币]jì nán bì
见“冀钞”。
37、[冀东湾]jì dōng wān
位于渤海湾北部,东经115°54′~119°15′、北纬大约38.5~42°40′之间,海岸线260.7公里。
38、[伊尼冀]yī ní jì
犹里长。
39、[如虎添冀]rú hǔ tiān jì
如同老虎长了翅膀。比喻强大的事物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