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yǐ

释义:1.停止。2.治愈。3.罢免。4.副词。已经;。5.太;过。

组词

已经 已往 惊叹不已 不能自已 迫不得已 如此而已 兴奋不已 情非得已 木已成舟

拼音

笔顺

𠃍
头部稍小,底部较宽。两个横向笔画平行,竖弯钩的竖长度适中,弯转自然,钩底要平,出钩向上。

同音字

拼音为yǐ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基础解释

1.停止:争论不~。 2.副词。已经:早~知道。 3.文言副词。太:不为~甚。吾得仲父~难矣。 4.后来;不多时:其母…见长蛇数丈入榻下,~忽不见。 5.古又同“以”。

详细解释

〈动〉

  1.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2. 同本义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不已

  3. 完成,完毕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损》。注:“竟也。”

    且曰吾已。——《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决竟也。”

    有司已于事而竣。——《国语·齐语》。注:“毕也。”

    又如:已矣(完了,逝去)

  4. 治愈

    已大风、挛踠、瘘疠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重病)。大风,麻风病。挛踠,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瘘,脖子肿。疠,恶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副〉

  1. 已经 ——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

    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如:已装不卸(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3. 以前 。

    如:已先(从前;先前);已事(往事)

  4. 罢了,算了 。

    如:已乎(算了)

  5. 太 ——表示程度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 ——表示行为的频率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 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世说新语》

  7. 最终,终归

    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荀子》

  8. 已而,然后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已已-汉语大词典

已已已,休止。迭用以加重语气。
●《三国志·蜀志·费诗传》:“达曰:‘诸葛亮见顾有本末,终不尔也。’尽不信冲言,委仰明公,无复已已。”
●晋王羲之《杂帖》:“岂图凶问奄至,痛惋情深,半年之中,祸毒至此,寻念相催,不能已已。”
●朱自清《中国歌谣》引《粤东笔记》:“﹝粤歌,﹞辞必极其艳,情必极其至,使人喜悦悲酸而不能已已。”

已已-辞源3

【已已】已,休止。疊用以加重語氣。三國志 蜀 費詩傳:“降人 李鴻來詣 (諸葛)亮,…… 鴻曰:‘……(孟達)盡不信 (王)沖言,委仰明公,無復已已。’”晉書 魯褒傳 錢神論:“親之如兄,字曰孔方,…… 洛中朱衣,當途之士,愛我家兄,皆無已已。”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已经]yǐ jīng

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任务~完成。他~来了。天~黑了,他们还没有收工。我今年~七十了。

2、[早已]zǎo yǐ

1.很早已经;早就:你要的东西,我~给你准备好了。 2.早先;以前:现在大家用钢笔写字,~都用毛笔。

3、[而已]ér yǐ

罢了:如此~,岂有他哉。我只不过是说说~,你不必过于认真。

4、[不已]bù yǐ

继续不停:鸡鸣~。赞叹~。

5、[已然]yǐ rán

1.已经:事情~这样,就想开些吧! 2.已成事实;已经这样:宁防患于未然,毋补救于~。

6、[已婚]yǐ hūn

长篇小说,主人公宋斯如是个软件工程师,已婚,事业上小有成就,但婚姻生活遇到危机。面对着家庭、事业、爱情、亲情等的种种问题,如何面对?《已婚》娓娓道来,令人沉思。作者,雍穆贝勒,本名李浩,中文毕业,做过高中教师,读书网编,记者,现供职电台。并获十六届全国青年征文大赛“未来作家奖”。

7、[自已]zì yǐ

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多用于否定式):不能~。思乡之情难以~。

8、[已故]yǐ gù

已经去世的长辈或者他人。

9、[业已]yè yǐ

已经(多用于公文):~调查属实。~准备就绪。

10、[知已]zhī yǐ

彼此非常了解的亲密朋友。

11、[久已]jiǔ yǐ

很久以前已经;早就:这件事我~忘了。

12、[已往]yǐ wǎng

以前;从前:今天的农村跟~大不一样了。

13、[无已]wú yǐ

1.没有休止;没有穷尽:钦佩~。 2.必不得已。

14、[所已]suǒ yǐ

同“所以”

15、[三已]sān yǐ

谓三度或多次罢官。语出《论语·公冶长》:“令尹 子文 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唐 刘禹锡《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诗:“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清 姚莹《与余小坡书》:“夫不有身为贵卿,三已之不愠者乎!”

16、[已降]yǐ xiáng

犹以来。

17、[既已]jì yǐ

1.已经。《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晋 陆机《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 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南朝 宋 颜延之《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宋 欧阳修《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蓟、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 3.既然已经。宋 苏轼《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

18、[已否]yǐ fǒu

亦作“已不”。与否。

19、[已若]yǐ ruò

见“已诺”。

20、[云已]yún yǐ

1.犹言而已,罢了。《汉书·叙传下》:“敞、义 依 霍,庶几云已。”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若此人等,无益於治,可为庶几而已也。”汉 班固《幽通赋》:“恐魍魎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 2.犹言完了,休止。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之三:“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南朝 宋 袁淑《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

21、[则已]zé yǐ

便罢了。则: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就”“便”“才”等。已:止,罢了。

22、[已而]yǐ ér

1.不久;继而:突然雷电大作,~大雨倾盆。 2.罢了(bà·le)。

23、[蚤已]zǎo yǐ

早就;很早已经。蚤,通“早”。

24、[辍已]chuò yǐ

停止。

25、[已矣]yǐ yǐ

1.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2.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26、[已事]yǐ shì

往事。

27、[休已]xiū yǐ

犹言停止。

28、[已之]yǐ zhī

引申为罢免。

29、[已后]yǐ hòu

同以后。

30、[已夫]yǐ fū

罢了。

31、[已就]yǐ jiù

1.已成。 2.已经如此,既成事实。

32、[已业]yǐ yè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

33、[已不]yǐ bù

见“已否”。

34、[已乃]yǐ nǎi

副词。旋即,不久。

35、[何已]hé yǐ

1.为什么。《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杨倞 注:“‘已’与‘以’同。问何以谓之人而贵於禽兽也。”《汉书·冯唐传》:“唐 对曰:‘齐 尚不如 廉颇、李牧 之为将也。’上曰:‘何已?’”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已、无尽。《说郛》卷一一七引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我居四十年,昨厚貺,相感何已!”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恩遇》:“小臣得承圣教,忭幸何已。”

36、[极已]jí yǐ

穷尽;终止。

37、[亡已]wáng yǐ

无已。没完没了。

38、[防已]fáng yǐ

防已的别名很多,如汉防已,木防已,小防己,粉防已,广防己,粉寸已等,最常用的商品名有汉防己和木防己两种。汉防已:又名粉防己。为植物粉防己的根。

39、[勿已]wù yǐ

犹无已。不得已;不能止。

40、[已定]yǐ dìng

1.既定。 2.一定。

近义词

反义词

1、[]wèi

1.副词。1.不:~便。~知可否。2.没;没有:~见此人。 2.地支的第八位。 3.未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三点到十五点。

相关字词

已的反义词 已的近义词 已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已能组什么词
  • 已能组什么词语
  • 已可以组什么词
  • 已可以组什么词语
  • 已字可以组什么词
  • 已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已字能组什么词
  • 已字能组什么词语
  • 已字开头的成语
  • 已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