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sì

释义:1.古代指犀牛(一说雌性犀牛)。

组词

寝兕 豺兕 兕爵 兕觥 兕觵 兕虎 兕甲 虎兕出柙

拼音

笔顺

𠃍 丿

同音字

拼音为sì的字 拼音为si的字

基础解释

古代指犀牛(一说雌性犀牛)。

详细解释

〈名〉

  1. (象形。本义:雌性犀牛) 同本义

    兕,如野牛而青,象形。——《说文》

    唐叔射兕于徒林。——《国语·晋语》

    兕甲寿二百年。——《考工记·函人》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兕-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兕 sì
名犀牛一类的动物。一说是雌犀。《季氏将伐颛臾》:“虎~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兕-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兕 sì
雌性的犀牛。
《論語·季氏》:
虎~出於柙。
枚乘《七發》:
~虎並作。(並作:同時出現。)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寝兕]qǐn sì

卧着的独角犀。常画于帝王车轮上以壮威。

2、[蛟兕]jiāo sì

蛟龙与兕牛。

3、[兕虎]sì hǔ

1.兕与虎。泛指猛兽。 2.孔子在陈绝粮,弟子有怨意,因召子路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於此?”见《史记·孔子世家》。后用为道衰不遇之典实。

4、[兕中]sì zhōng

古代行射礼时用来盛计数筹码的器具。因形似伏兕,故名。

5、[犀兕]xī sì

1.犀牛和兕。《左传·宣公二年》:“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列子·仲尼》:“吾之力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晋 左思《吴都赋》:“乌菟之族,犀兕之党。”清 唐孙华《进呈御览诗一百韵》:“犀兕齐山积,牛羊遍谷横。” 2.指犀兕的皮。《荀子·议兵》:“楚 人鮫革犀兕以为甲,坚如金石。”晋 葛洪《抱朴子·用刑》:“摜犀兕之甲,以涉不测之渊。” 3.指以犀兕皮制的甲或盾。《商君书·弱民》:“脇蛟犀兕,坚若金石。”朱师辙 解诂:“胁,两旁也。蛟,借为‘鮫’。言 楚 兵披鮫鱼犀兕之甲,坚若金石。”

6、[匪兕]fěi sì

《诗·小雅·何草不黄》:“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朱熹 集传:“言征夫非兕非虎,何为使之循旷野,而朝夕不得閒暇也。”兕,兽名。后因以“匪兕”为感叹徭役的典实。

7、[青兕]qīng sì

青兕牛。古代犀牛类兽名。一角,青色,重千斤。

8、[苍兕]cāng sì

1.传说中的水兽名。 2.古代掌管舟楫的官。苍兕,善奔突,能覆舟,故以此名官为警。 3.借指水军。

9、[兕先]sì xiān

复姓。

10、[石兕]shí sì

状似犀牛的巨石。

11、[豺兕]chái sì

1.豺与兕。皆凶兽。 2.比喻凶猛的敌人。

12、[仓兕]cāng sì

1.传说中的一种水兽。 2.用以比喻勇猛的军队。

13、[虎兕]hǔ sì

虎与犀牛。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14、[野兕]yě sì

犀牛的一种,性凶悍。

15、[逸兕]yì sì

奔跑的犀牛。

16、[水兕]shuǐ sì

一种形状像牛的水兽。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二:“吠勒国 贡文犀四头,状如水兕。”《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占城,在西南海上……其乘,象、马;其食,稻米、水兕、山羊。”

17、[兕爵]sì jué

古代以兕角制的酒杯。《左传·昭公元年》:“穆叔、子皮 及 曹 大夫兴,拜,举兕爵曰:‘小国赖子,知免於戾矣。’饮酒乐。”

18、[兕觵]sì gōng

即兕觥。《左传·成公十四年》:“古之为享食也,以观威仪、省祸福也。故《诗》曰:‘兕觵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傲,万福来求。’”今本《诗·小雅·桑扈》作“兕觥”。唐 牛僧孺《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丑凸隆胡準,深凹刻兕觵。”

19、[兕甲]sì jiǎ

1.兕革制的铠甲。 2.指士兵。

20、[酌兕]zhuó sì

酌酒。兕,兕觥,饮酒器。

21、[随兕]suí sì

传说中的恶兽名。

22、[兽兕]shòu sì

泛指猛兽。

23、[兕觥]sì gōng

古代酒器。腹椭圆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一般成带角兽头形。盛行于 商 代和 西周 前期。后亦泛指酒器。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兕的反义词 兕的近义词 兕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兕能组什么词
  • 兕能组什么词语
  • 兕可以组什么词
  • 兕可以组什么词语
  • 兕字可以组什么词
  • 兕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兕字能组什么词
  • 兕字能组什么词语
  • 兕字开头的成语
  • 兕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