臯
拼音:gāo
释义:1.同“皋”。
组词
霜臯 亭臯 平臯 神臯 挈臯 九方臯 如臯雉 柏成子臯拼音
gāo笔顺
丿 丨 𠃍 一 一 一 丶 ㇀ 丿 丶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gāo的字 拼音为gao的字基础解释
同“皋”。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臯-辞源3【臯】12画 2640·9 gāo ㄍㄠ 古勞切,平,豪韻,見。宵部。同“皋”。見“皋”。
臯-中華大字典1、臯釋文:俗皋字。見《玉篇》。
2、咎讀音:巨九切,音舅,有韻。釋文:
❶災也。从人从各。各者相違也。見《說文》。《桂注》:莊二十一年左傳。鄭伯效尤。其亦將有~。
❷殃也。《呂覽侈樂》:棄寶者必離其~。
❸惡也。《書西伯戡黎序》:殷始~周。
❹過也。《詩伐木》:寧適不來。微我有~。
❺罪也。《詩北山》:或慘慘畏~。
❻謗也。見《方言》。
❼病也。見《爾雅釋詁》。
❽猶極也。《書大傳》:用~于下。
❾通舅。《荀子臣道》:晉之~犯。
〔注〕:~與舅同。
❿通臼。《國語晉語》:宜~。
〔注〕:~或作臼。古字通用。
3、咎讀音:居勞切,音高,豪韻。釋文:
❶~繇。人名。《漢書百官公卿表》:~繇作士。〔卽皋陶。~皋古通〕。
❷廧~如。國名。《左僖二十三年傳》:狄人伐廧~如。
〔注〕:赤狄別種。〔當在山西太原境。路史作廧~〕。
❸~鼓。大鼓也。《後漢馬融傳》:伐~鼓。〔即鼛鼓〕。
4、甿讀音:姑勞切,音高,肴韻。釋文:同睪。澤也。見《洪武正韻》。
5、甿讀音:胡刀切,音號,豪韻。釋文:通嘷。鳴也。《史記歷書》:秭鳺先~。《索隱》:秭鳺先~。謂子鳺鳥、春氣發動。則先出野澤而鳴也。
6、甿讀音:直格切,音澤,陌韻。釋文:通澤。《史記天官書》:其色大圜黃~。
7、皋讀音:居勞切,音高,豪韻。〔俗作臯〕。釋文:
❶气~白之進也。从白本。禮。祝曰~。登謌曰奏。故~奏皆从本。周禮曰。詔來鼓~舞。見《說文本部》。《段注》:當作~、氣白之進也。~者複舉字之未删者也。~謂气白之進。故其字从白本。气白之進者。謂進之見於白气滃然者也。引伸爲凡進~之稱。則如禮祝曰~是也。
〔按通訓定聲。此字當作澤邊地也。从白。白者日未出時初發微光也。壙野得日光最早。故从白。从本聲〕。
❷澤也。《詩鶴鳴》:鶴鳴于九~。
〔箋〕:~、澤中水溢出所爲坎。
❸長聲也。《禮記禮運》:升屋而號吿曰。~某復。
〔注〕:~者、引聲之言也。
❹緩也。《左哀二十一年傳》:齊人謌曰。魯人之~。
〔疏〕:緩聲而長引之。是~爲緩也。
❺曲也。《離騷》:步余馬于蘭~兮。
〔注〕:澤曲曰~。
〔按廣雅釋言。~。局也。朱駿聲云。局、卽曲也〕。
❻高也。《禮記明堂位》:天子~門。〔
〔注〕:~之言高也。
〔按詩緜傳云。王之郭門曰~門。諸侯之宮外門曰~門〕。
❼形况之詞。《荀子大略》:孔子望其壙。~如也。
❽月名。《爾雅釋天》:五月爲~。
❾~~。頑不知道也。《詩召旻》:~~訿訿。
〔又〕:不治之貌。《爾雅釋訓》:~~琄琄。刺素食也。
❿漢~。臺名。〔白居易詩〕:心搖漢~珮。
〔按今俗謂漢口曰漢~〕。
⓫~比。虎皮也。《左莊十年傳》:䝉~比而先犯之。〔朱駿聲云。疑䝉彪豼也〕。
⓬~蘭。山名。《漢書武帝紀》:西至~蘭。
⓭~舟。吳地也。《左襄十四年傳》:吳人自~舟之隘要而擊之。
⓮~牢。猶牢籠也。《後漢馬融傳》:~牢陵山。
⓯~陶。舜臣。《書舜典》:帝曰~陶。
〔又〕:鼓木也。《考工記韗人》:爲~陶。
⓰乾~。鸚鵡別名。《埤雅》:乾~斷食則坐歌。
⓱寒~。鸜鵒別名。《本草綱目》:天寒欲雪。羣飛如吿。故名寒~。
⓲同鼛。《詩鼓鐘傳》:鼛。大鼓也。
〔疏〕:鼛、卽~。古今字異耳。
⓳通羔。《禮記檀弓》:季子~葬妻。
〔疏〕:史記弟子傳及論語作子羔與此文子~字不同者。古時通用也。
⓴通獆。《左宣二年傳》:晉趙盾殺其君夷~。〔公羊作獆〕。
㉑姓也。~陶之後。
〔又〕:~落。複姓。赤狄别種。
8、皋讀音:乎刀切,音嗥,豪韻。後到切,音號,嘯韻。釋文:呼也。《周禮大視》:來瞽令~舞。
〔注〕:~讀爲卒呼之嗥。來嗥者、皆謂呼之入。《釋文》:~、音嗥。戶高反。劉戶報反。
9、皋讀音:攻乎切,音姑,虞韻。釋文:橐~。縣名。漢置。屬九江郡。故城在今安徽巢縣西北。卽春秋吳邑。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āo
1、[臯鼓]gāo gǔ
击奏膜鸣乐器。
2、[云臯]yún gāo
1.犹云海,云天。宋 永颐《苧渎夜泊》诗:“夜歌新诗喜达旦,起看征雁飞云皋。” 2.唐 代 庐山 僧名。唐 白居易《送后集往庐山东林寺兼寄云皋上人》诗:“旧僧独有 云皋 在,三二年来不得书。”
3、[亭臯]tíng gāo
见“亭皋”。
4、[滍臯]zhì gāo
滍水 畔的水田。《文选·张衡<南都赋>》:“若其厨膳则有 华薌 重秬,滍 皋香秔。”李善 注:“滍 皋,滍水 之泽也。”明 王志坚《表异录·饮食类》:“滍 皋香粳,都广 膏稷,皆言米。”
5、[夔臯]kuí gāo
见“夔皋”。
6、[挈臯]qiè gāo
亦作“挈皋”。即桔槔。汲水的工具。亦指形似桔槔的焚柴祭天之具。《汉书·郊祀志上》“通权火”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张晏 曰:“权火,烽火也,状若井挈皋矣。”《文选·扬雄<甘泉赋>》“燎薰皇天,皋摇 泰壹”李善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皋,挈皋也。积柴於挈皋头,置牲玉於其上,举而烧之,欲近天也。”胡韫玉《译师梨诗》:“万籟尽寥寂,唯闻喧挈皋。”参见“桔槔”。
7、[烟臯]yān gāo
烟雾迷蒙的水边高地。
8、[田臯]tián gāo
田地。
9、[神臯]shén gāo
见“神皋”。
10、[絜臯]jié gāo
即桔槔。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
11、[九臯]jiǔ gāo
见“九皐”。
12、[颉臯]jié gāo
见“頡皋”。
13、[庭臯]tíng gāo
1.亭皋。水边的平地。 2.厅事,府署。
14、[诺臯]nuò gāo
见“诺皋”。
15、[伊臯]yī gāo
见“伊皋”。
16、[平臯]píng gāo
见“平皋”。
17、[霜臯]shuāng gāo
深秋的沼泽地。
18、[九方臯]jiǔ fāng gāo
见“九方皋”。
19、[如臯雉]rú gāo zhì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 贾大夫 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孔颖达 疏:“《诗》云:‘鹤鸣于九皋’。是皋为泽也。如,往也。为妻御车以往泽也。”后用为取悦美妻之典实。《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闻得 罗敷 未有夫,支机肯许问津无?他年得射如皋雉,珍重今朝僕射姑。”
20、[柏成子臯]bǎi chéng zǐ gāo
见“柏成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