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qī

释义: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2.旧俗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组词

七佛 七教 七观 七大 七精 七诰 七觉 七尺 七宝茶 七大夫 七观帖 七宝花 七觉分 嘎七马八 搅七念三 夹七夹八 钢七郎当 九宗七祖 才高七步 伯伦七辈 嘉靖七子

拼音

笔顺


横画稍长,左低右高。竖弯钩稍靠左,转折处圆转自然,钩底要平。

同音字

拼音为qī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基础解释

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 3.姓。

详细解释

〈数〉

  1.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说文》

    其数七。——《礼记·月令》

    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汉书·律历志》

    七主星。——《大戴礼记·易本命》

    七日得。——《易·既济》。虞注:“震为七。”

    凡攻木之工七。——《周礼·考工记》

    有子七人。——《诗·邶风·凯风》

    又如:七宝(佛经上指金、银、琉璃、砗磲、玛璃、珍珠、玫瑰);七出(旧指休妻的七种理由:无子,淫泆报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七年;七秩(七十大寿);七雄(指战国时秦、韩、魏、楚、燕、齐、赵七国)

  3. 七次 。

    如:诸葛亮七擒孟获

〈名〉

  1. 文体名。亦称七体,骚体的一种 。

    如:七体(沿袭汉·枚乘《七发》而成的一种文体;汉·傅毅有《七激》,刘广有《七兴》,曹植有《七启》,张协有《七命》)

  2. 旧时人死后每七天为一祭,直到四十九天为止 。

    如:头七,二七,…

  3. 姓(明代有七希贤)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七七 -中国文化史辞典

舊俗,人死後每隔七日為忌日,須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日止。這是佛教在我國流行後產生的一種風俗。《魏書·胡國珍傳》:“又詔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僧齋。”宋司馬光《書儀·齋僧》:“世俗信浮屠誑誘,於始死及七七日、百日、期年、再期、除喪,飯僧設道場,或作水陸大會。”

七七-中華語文大辭典

七七七七ㄑ丨 ㄑ丨qī-qī民俗中,人死後每隔七日祭悼亡魂一次,至四十九日停止,共做七個七,稱為「七七」。也作「斷七」、「盡七」。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七手八脚]qī shǒu bā jiǎo

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2、[七律]qī lǜ

律诗的一种。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见〖律诗〗。

3、[七夕]qī xī

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神话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在这天晚上相会。

4、[七上八下]qī shàng bā xià

也说七上八落。形容心神不定。

5、[七八]qī bā

1.七八成。表示将近达到某种极限。 2.差不多;大概。 3.七乘八,五十六。

6、[十七]shí qī

十分之七。

7、[七大]qī dà

佛教指地、水、火、风、空、见、识七种周遍一切的要素。其中前“五大”为色、声等境,“见大”为眼、耳等根,“识大”为视、听等识。

8、[三七]sān qī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30—60厘米,掌状复叶轮生茎顶,伞形花序顶生,花小,淡黄绿色。根状茎和肉质根供药用,有散瘀、止血、消肿、镇痛等作用。

9、[七星]qī xīng

1.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鸟七宿的第四宿,有星七颗。 2.指北斗星。 3.七个星形的黑子或饰物。 4.古乐器名,属管乐。

10、[七彩]qī cǎi

日光光谱的七种颜色,即红、橙、黄、绿、蓝、靛、紫,泛指很多种颜色:~云霞。

11、[七月]qī yuè

《诗·豳风》中的一首。反映 西周 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全诗八章八十八句,为《国风》中第一长篇。南朝 齐 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无衣无褐,必盈《七月》之叹。”宋 梅尧臣《依韵吴冲卿秋虫》:“今者《秋虫》篇,不异《七月》章。”清 王鸣盛《蛾术编·诗序》:“盖,《诗》有咏古而意在伤时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类是也。”

12、[七一]qī yī

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1921年7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41年党中央决定以召开这次大会的7月份的第一天,即7月1日,为党的生日。

13、[二七]èr qī

1.即十四。《周礼·考工记·匠人》:“夏后氏 世室,堂脩二七,广四脩一。”郑玄 注:“夏 度以步,令堂脩十四步。”《吕氏春秋·审时》:“得时之菽,长茎而短足,其荚二七以为族。”高诱 注:“二七,十四实也。”南朝 陈后主《东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鬟鬢低。” 2.见“二七斋”。

14、[七杀]qī shā

1.凶神。元 无名氏《桃花女》第三折:“今日他出门之时……又犯着金神七杀上路,又犯着太岁,遭这般凶神恶煞,必然板殭身死了也。”明 王锜《寓圃杂记》卷上:“﹝ 李 某﹞有子登 景泰 二年进士,立进士坊。阴阳家以为动七杀之地,其家连死五人。” 2.人命案件的七种情况。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总论》:“人命有真有假,真者不离乎七杀:曰劫杀,曰谋杀,曰故杀,曰鬭殴杀,曰误杀,曰戏杀,曰过失杀。”

15、[七旬]qī xún

通常七旬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时间,另一种是年龄!旬:指时间是十天为一旬,指年龄是十岁为一旬,年过七旬就是年龄超过70岁了。

16、[七宝]qī bǎo

1.佛教语。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如:《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碯、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经》以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为七宝;《大阿弥陀经》以黄金、白银、水晶、瑠璃、珊瑚、琥珀、砗磲为七宝;《恒水经》以白银、黄金、珊瑚、白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为七宝。 2.佛教语。七种王者之宝。 3.泛指多种宝物。 4.用以形容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 5.比喻卓异杰出的人物。 6.指七种特殊的功用。 7.称以各种佐料合成之物。参见“七宝茶”、“七宝五味粥”、“七宝羹”。

17、[七百]qī bǎi

《左传·宣公三年》:“成王 定鼎於 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后用“七百”称颂封建王朝运祚绵长。南朝 梁 沉约《梁明堂登歌·歌赤帝》:“匪惟七百,无絶终始。”《南齐书·郁林王纪》:“三灵之眷方永,七百之基永固。”《隋书·音乐志下》:“开我皇业,七百同盛。”

18、[七贤]qī xián

1.指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个名士。 2.指东汉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七人。 3.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 4.泛指七位贤人。

19、[五七]wǔ qī

1.人死后三十五天。旧时丧礼,人死后每七日祭祀或唪经,有头七、三七、五七等。 2.约计数目之词。

20、[头七]tóu qī

指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或第七天。

21、[七雄]qī xióng

指 战国 时 秦、楚、燕、齐、韩、赵、魏 七强国。

22、[七绝]qī jué

绝句的一种。一首四句,每句七个字。见〖绝句〗。

23、[七窍]qī qiào

指耳、目、口、鼻七孔:~生烟(形容十分气愤,好像耳目口鼻均冒火)。

24、[七出]qī chū

古代社会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条款。这是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残酷迫害的借口。

25、[一七]yī qī

1.旧时称人死后的头一个第七天。故亦称头七。 2.犹一周。泛指七天。

26、[七九]qī jiǔ

1.步枪的一种。 2.农历冬至日起第五十五天至第六十三天,称为“七九”。

27、[四七]sì qī

1.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二十八年。《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 先在长安时,同舍生 彊华 自 关中 奉赤伏符,曰:‘刘秀 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鬭野,四七之际火为主。’”李贤 注:“四七,二十八也,自 高祖 至 光武 初起,合二百二十八年,即四七之际也;汉 火德,故火为主也。”《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四七之期必尽,百六之数溘屯。”原注:“齐 初践祚计止於二十八年。” 2.二十八。四乘七所得。亦指人年二十八岁。《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四七,筋骨坚,髮长极,身体盛壮。” 3.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 东汉 开国功臣 云台 二十八将。《文选·张衡<东京赋>》:“我 世祖 忿之,乃龙飞 白水,凤翔参墟,授鉞四七,共工 是除。”李善 注:“四七,二十八将也。”《文选·左思<魏都赋>》:“相兼二八,将猛四七。”张载 注:“四七者,汉 光武 二十八将也。”清 王闿运《拟李鸿章陈苗事折子》:“援(马援)之智勇,冠於四七。”参见“二十八将”。 4.二十八。四乘七所得。指二十八宿。《后汉书·刘瑜传》:“盖诸侯之位,上法四七,垂文炳燿,关之盛衰者也。”李贤 注:“四七,二十八宿也。诸侯为天子守四方,犹天之有二十八宿。《汉官仪》曰:‘天子建侯,上法四七也。’”前蜀 杜光庭《蜀王葛仙化祈雨醮词》:“伏以四七在天,垂文定位;三八镇地,设象分灵。” 5.旧俗,人死后每隔七天为忌日,祭奠一次。第四个忌日称“四七”。《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鲍廷璽 哭着应道:‘小的父亲死了。’向道臺 道:‘没了几时?’鲍廷璽 道:‘明日就是四七。’”参见“七七”。

28、[七政]qī zhèng

1.古天文术语。说法不一:(1)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2.古代兵法指人、正、辞、巧、火、水、兵七者。

29、[七煞]qī shà

凶神。明 朱权《臞仙肘后神枢·年方凶神》:“浮天空亡,金神七煞,破败五鬼。”老舍《二马》第三段十四:“自然娶个后婚儿寡妇,不十分体面,可是娶外国寡妇,或者不至于犯七煞,剋夫主!”

30、[七曜]qī yào

也作七耀。古人以日、月与火、水、木、金、土五大行星为七曜。

31、[七古]qī gǔ

古诗的一种。每篇句数不拘,每句七字。

32、[七音]qī yīn

1.古乐理以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音。《左传·昭公二十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陆德明 释文:“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也。” 2.等韵之学,以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七种发音为七音。《通志·总序》:“天籟之本,自成经纬,纵有四声以成经,横有七音以成纬。”明 宋濂《<洪武正韵>序》:“人之生也则有声,声出而七音具焉。所谓七音者,牙、舌、唇、齿、喉及舌、齿各半是也。”参阅《通志·七音略》。

33、[七疝]qī shàn

一个病名。

34、[七闽]qī mǐn

指古代居住在今 福建省 和 浙江省 南部的 闽 人,因分为七族,故称。

35、[七辇]qī niǎn

唐 代宫廷的七种辇车。

36、[七羽]qī yǔ

古代燕乐中的羽声七调。

37、[七恶]qī è

1.基础理论名词。

38、[美七]měi qī

美七是汉语词汇,典出于【全唐诗】的七律《封泰山乐章·舒和》。

39、[七燿]qī yào

见“七曜”。

40、[七海]qī hǎi

佛教指一小世界中位于 妙高山 与七金山之间的七大海水。传说海上盛开香花。亦名内海,与外海即咸海相对。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七的反义词 七的近义词 七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七能组什么词
  • 七能组什么词语
  • 七可以组什么词
  • 七可以组什么词语
  • 七字可以组什么词
  • 七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七字能组什么词
  • 七字能组什么词语
  • 七字开头的成语
  • 七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