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
拼音:jǐ
释义:1.疑问代词。用以询问数目多少。2.数词。表示二到九的不确定的数;。3.在具体的上下文里,代替某个确定的数目。
组词
几年 几何 几时 几百 寥寥无几 曾几何时 相差无几 所剩无几 立体几何 解析几何拼音
jǐ笔顺
丿 ㇈竖撇斜度适中;横折弯钩与竖撇不要相距太近,钩画圆转自然,钩底宜平。
同音字
拼音为jǐ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1.询问数量多少。来了~天?2.表示不定的数目。详细解释
[数]
(会意,本义:微,隐微)
表示肯定观念,意思是“虽少但仍有一些”
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唐· 项斯《江村夜归》
见哥哥如此分析,以为理之当然,绝无几微不平的意思。——《醒世姻缘传》
又如:添几件衣服;给下一个人留下几朵花;几般儿(好几样,好几种;多么地;何等地);几见(极少见到);几微(一点;些微);几回价(几回家。几次地,多次地)
表示否定概念意思是“不多”“没有多少”
韩子亦无几求。——《左传·昭十六年》。注:“言所求少。”
又如:所剩无几
表示疑问,用以询问数目的多少
几为之笑而不陵我?——《左传·昭公十六年》
子来几日矣?——《孟子·离娄上》
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几处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其几千里。——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读书者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唐· 杜牧《阿房宫赋》
未几,敌兵果舁炮至。(未几,没有多久,一会儿。)——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几里路;几天;几何(多少;若干);几化(方言。多少);几多(多少);几许(多少,若干);几数(多少)
〈代〉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 。
如:不知征马几时归;几样(怎样地,多么地)
另见 jī
〈名〉
(象形。本义: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
同本义
几,坐所以凭也。——《说文》
掌五几五席之名物。——《周礼·司几筵》。注:“五几:左右玉雕彤漆素。”
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考工记·匠人》
几杖,所以扶助衰也。——《白虎通·致仕》
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曲礼》
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礼记·檀弓》。疏:“依神也。”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诗·大雅·行苇》
又如:几杖(供老人依靠的小桌子和支撑用的手杖。古代赐几杖,表示敬老的礼节);几席(几和席,为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几榻(靠几与卧榻,常用以泛指日用器具);几簟(几席)
后专指有光滑平面、由腿或其它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小桌子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几案(桌子。因几案用于办公,因以代表公牍文书);几案之才(处理公文的才能);几筵(古代称祭席与灵座;筵席,几席);几上肉(案上的肉,比喻任人宰割)
〈名〉
苗头;预兆
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几。——唐· 苏涣《变律》
又如:几先(预兆,事先)
政务。通“机”
或问为政有几。——《法言·先知》。注:“要也。”
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文心雕龙·情采》
〈副〉
表示非常接近,相当于“几乎”、“差不多”
汉之为 汉,几四十年矣。—— 汉· 贾谊《论积贮疏》
几死者数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几自刭死。(几,“几几乎”的省略写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通“凌”。)——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磴几不可登。——清· 姚鼐《登泰山记》
几自疑身外即战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有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之语。——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几有(几乎有;具有);几首(方言。那边);几虚(几乎徒然);几几乎(几几。几乎,差不多)
〈形〉
(会意。从戌。戌,兵守也。本义:细微,隐微)
同本义
幾,微也,殆也。——《说文》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易·系辞》传
一日二日万几。——《书·皋陶谟》
事父母几谏。——《论语》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系辞》
危险
本不固者末必几。——《墨子》
〈动〉
接近;达到
几,近也。——《尔雅》
月几望。——《易·小畜》
知乐则几于礼矣。——《礼记·乐记》
意几乎后言。——《庄子·天地》
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作此之由乎?——清· 刘开《问说》
夫工艺非细事也,西人之神明规矩亦断非一蹴可几也。——清· 郑应《盛世危言·技艺》
另见 jǐ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几几-辞源3【几₂几₂】鞋受裝飾的樣子。詩 豳風 狼跋:“公孫碩膚,赤舄几几。”傳:“几几,絇貌。”絇是鞋頭上的飾物,有孔,可繫鞋帶。疏:“履赤舄几几然盛服以行禮。”宋 朱熹 集傳:“几几,安重貌。”碩膚,德行盛美之意。
几几-汉语大词典几几1.安重貌。
●《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朱熹集传:“安重貌。”一说,鞋头尖而上翘。
●宋叶适《祭陈君举中书文》:“好恶顺逆,几几恭恭;进退用舍,侃侃雝雝。”
●清姚鼐《淮南盐运通判张君墓志铭》:“群言以礼,士容几几,维邦之祉;群言诡随,士容昌被,邑以敝堕。”
●清陈梦雷《抒哀赋》:“姬公之困鸱鸮兮,婴跋疐而几几。”
参见“几舄”。
2.偕同貌。
●汉扬雄《太玄·亲》:“宾亲于礼,饮食几几。”
范望注:“几几,偕也。”
几几(2)(无)几几(I)犹几乎。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前入魔鬼之网罗,几几地狱,今登光明之善域,赫赫天堂。”
●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余年十五六,即学为诗,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
●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及方法》:“其失业者,固沦落而受天演之淘汰,即有业者亦以工价之贱,几几不能生存于社会矣。”
几几(II)犹几许。
●前蜀贯休《山居》诗之二二:“自古浮华能几几,逝波终日去滔滔。”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ǐ
1、[几时]jǐ shí
疑问代词。什么时候:你们~走?。你~有空儿过来坐吧。
2、[所剩无几]suǒ shèng wú jǐ
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3、[几个]jǐ gè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2.少数的。
4、[几何]jǐ hé
1.多少:价值~。 2.数学的分支学科。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5、[好几]hǎo jǐ
1.用在整数的后面表示有较多的零数:他已经三十~了。 2.用在数量词、时间词前面表示多:~倍。~千两银子。咱们~年没见了。
6、[几经]jǐ jīng
经过多次:~波折。~交涉。
7、[几多]jǐ duō
1.疑问代词。a)询问数量:~人?。这袋米有~重?b)表示不定的数量:在他身上,父母不知花费了~精力,~钱财。 2.多么:这孩子~懂事!
8、[几许]jǐ xǔ
疑问代词。多少:不知~。
9、[未几]wèi jǐ
1.没有多少时候;不久:~即离沪北上。 2.不多;无几:所剩~。
10、[几几]jǐ jǐ
1.犹几乎。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杰归真》:“前入魔鬼之网罗,几几地狱,今登光明之善域,赫赫天堂。”清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余年十五六,即学为诗,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及方法》:“其失业者,固沦落而受天演之淘汰,即有业者亦以工价之贱,几几不能生存於社会矣。” 2.犹几许。前蜀 贯休《山居》诗之二二:“自古浮华能几几,逝波终日去滔滔。” 3.安重貌。《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朱熹 集传:“安重貌。”一说,鞋头尖而上翘。宋 叶适《祭陈君举中书文》:“好恶顺逆,几几恭恭;进退用舍,侃侃雝雝。”清 姚鼐《淮南盐运通判张君墓志铭》:“羣言以礼,士容几几,维邦之祉;羣言诡随,士容昌被,邑以敝堕。”清 陈梦雷《抒哀赋》:“姬公 之困鴟鴞兮,婴跋疐而几几。”参见“几舄”。 4.偕同貌。汉 扬雄《太玄·亲》:“宾亲于礼,饮食几几。”范望 注:“几几,偕也。”
11、[炕几]kàng jǐ
即炕桌。
12、[边几]biān jǐ
见“边机”。
13、[先几]xiān jǐ
预先洞知细微。
14、[几世]jǐ shì
1.汉语词语,含义为:几代(第几代); 2.游戏角色。
15、[几年]jǐ nián
我要编辑词条。
16、[几策]jǐ cè
1.机谋。 2.宋代一种奏议的文体。如苏洵有权书、衡论、几策二十篇。参阅宋苏洵《嘉祐集》卷一。
17、[搁几]gē jǐ
长案桌。
18、[见几]jiàn jǐ
谓从事物细微的变化中预见其先兆。语本《易·繫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金 王若虚《臣事实辨上》:“﹝ 范蠡 ﹞乃又移书同志,诵王之短,而示己之见几。”明 沉宸荃《谒梅子真祠》诗:“明哲早见几,冥鸿避矰弋。”《东周列国志》第四八回:“穆王 笑曰:‘陈 惧我讨罪,是以乞附,可谓见几之士矣。’”
19、[几梴]jǐ chān
见“几筵”。
20、[鹤几]hè jǐ
画鹤为饰的几案。
21、[书几]shū jǐ
小书桌。
22、[素几]sù jǐ
1.古代丧事中用的涂以白土的小几。 2.不加雕饰的小几。
23、[竹几]zhú jǐ
即竹夫人。
24、[几席]jǐ xí
几和席,为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
25、[几般]jǐ bān
1.犹怎样;多么。 2.几回;几种。
26、[几分]jǐ fēn
某一不确定或不特指的东西(如一个数量或程度);一部分,多少。
27、[变几]biàn jǐ
指古代以玉雕彤漆等为饰的几案,有别于素几。
28、[几诃]jǐ hē
呵察,查问。几,通“讥”。
29、[事几]shì jǐ
1.事情,事体。 2.同“事机”。 3.事情的苗头、朕兆。
30、[危几]wēi jǐ
见“危机”。
31、[老几]lǎo jǐ
1.排行第几。 2.用于反问,表示在某个范围内数不上、不够格(多用于自谦或轻视别人):我不行,在他们中间我算~?
32、[舆几]yú jǐ
车子与几案。
33、[几笔]jǐ bǐ
用不多的笔画。
34、[几悟]jǐ wù
机警颖悟。
35、[冯几]féng jǐ
1.靠着几。 2.用以凭靠的几。
36、[几会]jǐ huì
机会。
37、[几密]jǐ mì
重要而须保密的军国之事。
38、[几于]jǐ yú
近于;几乎。
39、[懒几]lǎn jǐ
即懒架。
40、[髹几]xiū jǐ
涂上漆的木几。
jī
1、[几乎]jī hū
1.差一点。 2.差不多,接近。
2、[窗明几净]chuāng míng jī jìng
窗户明亮,桌子干净。形容屋里明亮整洁。几(jī)。
3、[茶几]chá jī
放茶具用的家具,比桌子小。
4、[几率]jī lǜ
概率的旧称。
5、[几案]jī àn
长桌子,也泛指桌子。
6、[条几]tiáo jī
条案。
7、[知几]zhī jī
谓有预见,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
8、[几微]jī wēi
1.细微;细小。 2.征兆;迹象。
9、[几希]jī xī
很微小;相差无几。
10、[香几]xiāng jī
1.香案 2.帘外设香几。——《聊斋志异·促织》 3.陈放香炉的几案。
11、[凭几]píng jī
1.《书·顾命》:“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后以“凭几”指帝后临终付托。宋 苏轼《答许状元启》:“先皇帝未明求衣,久已格於至治,洮盥凭几,尚不忘於选贤。”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隆庆七相之去》:“至 穆宗 凭几,仅 高 张 二公受遗。”《明史·后妃传二·穆宗孝定李太后》:“先生亲受先帝付託,其朝夕纳诲,终先帝凭几之谊。” 2.凭靠几案。唐 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閤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清 龚自珍《明良论二》:“凭几其杖,顾盼指使,则徒隶之人至。” 3.靠在几上。宋 朱熹《答陈才卿书》:“熹 今年足疾为害甚於常年,气全满,凭几不得,缘此礼书不得整顿。”宋 毛幵《满江红·怀家山作》词:“但等閒、凭几看南山,云相逐。”
12、[隐几]yìn jī
1.靠着几案,伏在几案上。 2.几案。
13、[研几]yán jī
亦作“研机”。穷究精微之理。
14、[几至]jī zhì
1.几乎,差不多达到。 2.马上,就要。
15、[几谏]jī jiàn
对长辈委婉而和气的劝告。
16、[明窗净几]míng chuāng jìng jī
形容室内明亮、整洁。
17、[几何中心]jī hé zhōng xīn
画面两条对角线的交叉点。
18、[几不欲生]jī bù yù shēng
几:几乎;欲:想。几乎都不想活了。
19、[堆案盈几]duī àn yíng jī
堆:堆积。案:案头。公文、书信、图书等堆积满案头。原指等待处理的文凭大量积压。后也指书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20、[沉几观变]chén jī guān biàn
沉:沉着;几:事物变化前的前兆。冷静观察事物,随机应变。
21、[见几而作]jiàn jī ér zuò
几:苗头;作:行动。指发现一点苗头就立刻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