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
拼音:xiū
释义:1.〈书〉吵;乱说话;喧扰。2.见“咻咻”,拟声词。①形容喘气的声音。②形容某些动物的叫声。
组词
咻咻 咻气 呀咻 楚咻 嘘咻 嘲咻 气咻咻 楚人咻 众楚咻 一傅众咻 众楚群咻拼音
xiū笔顺
丨 𠃍 一 丿 丨 一 丨 丿 ㇏同音字
拼音为xiū的字 拼音为xiu的字基础解释
吵;乱说话;喧扰。详细解释
嘘气;喘气
众口同一咻。——清· 黄遵宪《纪事》
又如:咻气(呼气;喘气)
形容喘气声或某些动物的叫声 。一般叠用
草中咻咻有寒兔,孤隼下击千丈驰。——苏轼《江上值雪》
又如:咻咻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咻咻-中華語文大辭典咻咻ㄒ丨ㄡ ㄒ丨ㄡxiūxiū1.擬聲詞:(1)模擬呼吸、喘氣的聲音。[例]~的鼻息|他跑步跑到氣喘~。(2)模擬動物鳴叫的聲音。[例]小狗~地叫著。(3)模擬炮彈飛過的聲音。2.〈書〉形容悲傷哀切。[例]無以解憂兮,我心~(《紅樓夢‧第八十七回》)。
咻咻-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咻咻ㄒㄧㄡ ㄒㄧㄡxiū xiū①狀聲詞。形容呼吸、喘氣聲。宋.蘇軾〈江上值雪效歐陽體次子由韻〉:「草中咻咻有寒兔,孤隼下擊千夫馳。」②形容悲傷哀切。《紅樓夢.第八七回》:「北堂有萱兮,何以忘憂。無以解憂兮,我心咻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iū
1、[咻咻]xiū xiū
1.形容喘气的声音:~的鼻息。~地喘气。 2.形容某些动物的叫声:小鸭~地叫着。
2、[嘿咻]hēi xiū
该词起源于台湾,是一种台湾俚语,通常指性交,是代替形容性交的一种文明用词。
3、[咻噢]xiū ō
病痛呻吟声。
4、[咻气]xiū qì
呼气;喘气。
5、[咻豢]xiū huàn
谓安抚。
6、[咻呴]xiū hǒu
呵气使温暖。形容温和;仁慈。
7、[嘘咻]xū xiū
形容喘气的样子。
8、[嘲咻]cháo xiū
谓大声嘲笑。
9、[燠咻]yù xiū
见“燠休”。
10、[噢咻]ō xiū
1.亦作“噢休”。谓抚慰病痛。 2.安抚;笼络。
11、[呀咻]yā xiū
喧嚣。宋 苏轼《决囚经历》诗:“烟煤已狼籍,吏卒尚呀咻。”元 黄溍《独石》诗:“颇闻去年夏,水激龙腾湫。走避登屋山,夜半齐呀咻。”
12、[咆咻]páo xiū
见“咆烋”。
13、[楚人咻]chǔ rén xiū
《孟子·滕文公下》:“有 楚 大夫於此,欲其子之 齐 语也……一 齐 人傅之,众 楚 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 齐 也,不可得矣。”赵岐 注:“咻之者,嚾也。”楚 人咻,谓周围 楚 音喧嚷。比喻所处环境不好,做事不能有所成就。
14、[一齐众咻]yī qí zhòng xiū
咻,喧闹。
15、[齐傅楚咻]qí fù chǔ xiū
齐傅楚咻楚国人想学齐国方言,虽然有一个齐国人来教,但因为身在楚地,周围都是楚国方言的干扰,所以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