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膏
拼音
lóng gā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óng的字 拼音为gāo的字 拼音为long的字 拼音为gao的字基础解释
1.传说中龙的脂膏。晋 王嘉《拾遗记·方丈山》:“燕昭王 二年,海人乘霞舟,以雕壶盛数斗膏,以献 昭王。王坐 通云之臺,亦曰 通霞臺,以龙膏为灯,光耀百里,烟色丹紫。国人望之,咸言瑞光,世人遥拜之。” 2.指蜡烛。明 陈汝元《金莲记·觐圣》:“凤蜡炼成愁脉脉,龙膏惹起口嘵嘵。”清 张鉴《冬青馆古宫词》之二二:“点尽龙膏玉漏催,衰蝉落叶总酸辛。” 3.指灵妙的仙药。明 杨珽《龙膏记·叙传》:“暖金盒内,藏着巧姻缘,就里龙膏起死,闺中秀再整芳颜。”明 杨珽《龙膏记·投膏》:“我偶遇异人,授我龙膏,可以起死回生。” 4.美酒名。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中:“龙膏酒,黑如纯漆,饮之令人神爽。此本 乌弋山离国 所献。”宋 李觏《麻姑山赋》:“御龙膏之酒,倚云和之瑟。”清 陈维崧《采桑子·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词之三:“百幅霞綃,十斛龙膏,何必 蓬山 访碧桃。”详细解释
传说中龙的脂膏。
晋 王嘉 《拾遗记·方丈山》:“ 燕昭王 二年,海人乘霞舟,以雕壶盛数斗膏,以献 昭王 。王坐 通云之臺 ,亦曰 通霞臺 ,以龙膏为灯,光耀百里,烟色丹紫。国人望之,咸言瑞光,世人遥拜之。”
指蜡烛。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觐圣》:“凤蜡炼成愁脉脉,龙膏惹起口嘵嘵。” 清 张鉴 《冬青馆古宫词》之二二:“点尽龙膏玉漏催,衰蝉落叶总酸辛。”
指灵妙的仙药。
明 杨珽 《龙膏记·叙传》:“暖金盒内,藏着巧姻缘,就里龙膏起死,闺中秀再整芳颜。” 明 杨珽 《龙膏记·投膏》:“我偶遇异人,授我龙膏,可以起死回生。”
美酒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龙膏酒,黑如纯漆,饮之令人神爽。此本 乌弋山离国 所献。” 宋 李觏 《麻姑山赋》:“御龙膏之酒,倚云和之瑟。” 清 陈维崧 《采桑子·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词之三:“百幅霞綃,十斛龙膏,何必 蓬山 访碧桃。”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龙膏-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龙膏
【出典】 晋·王嘉《拾遗记》:“海人乘霞舟,以雕囊盛数升龙膏,献燕昭王。王坐通云之堂,然龙膏为灯火,色曜百里,烟色如丹。”(据《初学记》卷二五引)
【释义】 传说战国时,海人向燕昭王献龙膏,王用以燃灯,光照百里。宋词中借以泛指灯脂。
【例句】 频剔银灯,别听牙板,尚有龙膏堪续。(毛滂《剔银灯·同公素赋,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674)这里用龙膏堪续表示珍惜聚会,劝人继续夜饮。
龙膏1.传说中龙的脂膏。
●晋王嘉《拾遗记·方丈山》:“燕昭王二年,海人乘霞舟,以雕壶盛数斗膏,以献昭王。王坐通云之台,亦曰通霞台,以龙膏为灯,光耀百里,烟色丹紫。国人望之,咸言瑞光,世人遥拜之。”
2.指蜡烛。
●明陈汝元《金莲记·觐圣》:“凤蜡炼成愁脉脉,龙膏惹起口哓哓。”
●清张鉴《冬青馆古宫词》之二二:“点尽龙膏玉漏催,衰蝉落叶总酸辛。”
3.指灵妙的仙药。
●明杨珽《龙膏记·叙传》:“暖金盒内,藏着巧姻缘,就里龙膏起死,闺中秀再整芳颜。”
●明杨珽《龙膏记·投膏》:“我偶遇异人,授我龙膏,可以起死回生。”
4.美酒名。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龙膏酒,黑如纯漆,饮之令人神爽。此本乌弋山离国所献。”
●宋李觏《麻姑山赋》:“御龙膏之酒,倚云和之瑟。”
●清陈维崧《采桑子·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词之三:“百幅霞绡,十斛龙膏,何必蓬山访碧桃。”